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增強評價真實性、科學性、有效性。深化考試招生。探索建立幼兒園服務區制度,努力保障適齡幼兒就近就便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鞏固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和“公民同招”成果,落實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制度。落實普通高中屬地招生和“公民同招”,完善“一依據、一結合”的中考模式,穩步推進綜合素質評價在招生錄取中的使用;深入開展命題質量評估。推進依標命題、難易適度、教考銜接,不斷提高中考命題質量。推進協同育人。推動形成統籌協調、學校積極主導、家庭主動盡責、社會有效支持的協同育人格局,落實各方相應責任及溝通機制。通過AI攝像頭輪巡采集實驗室的使用情況。四川實驗信息管理與實驗教學軟件研發
根據培育時代新人和基礎教育課程教學要求,完善師范生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強化師范生綜合素質和育人能力培養,加大緊缺學科教師培養和補充力度。深入實施新時代中小學名師名校長培養計劃。健全分層分類、階梯式教師成長發展體系。加強教研支撐,健全各級教研體系,推動各地各校常態化有效開展區域教研、網絡教研、校本教研,強化基于教學實際問題和課例案例的研究。推動教師有序交流輪崗。完善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機制,立足學區內、集團內和城鄉間為主實施骨干教師交流輪崗計劃,加快實現縣域內師資均衡配置;支持開展團隊式交流,加快提升薄弱學校、農村學校辦學水平;加強縣域統籌,促進思想、科學、體育、藝術、心理健康等緊缺學科教師校際共享。河南學校實驗教學與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平臺內嵌中小學實驗儀器展演與選型系統。
市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制定具體工作方案,明確相關部門職責,理順工作關系,形成工作合力。中小學校要將實驗教學作為教學工作的重要內容,找準薄弱環節,強化實驗教學管理,落實實驗教學任務,不斷提高實驗教學水平。保障經費。各地根據需要安排相應資金用于實驗室建設和其他實驗教學條件保障。學校應從生均公用經費中安排相應資金用于實驗教學實施。加大對義務教育薄弱環節地區實驗教學經費支持力度。強化督導。要將中小學實驗教學條件保障納入辦學條件改善督導檢查的重要內容;縣級教育督導機構要合理制定實驗教學督導計劃,定期開展對學校實驗教學情況的督導檢查,發現問題、督促整改。
加快新質量學校成長。根據區域質量均衡發展目標,按照3至5年一周期制定新質量學校成長發展規劃,落實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通過高起點舉辦新建學校、改造幫扶基礎相對較好的學校等方式,加快辦好一批條件較優、質量較高、滿意的“家門口”新質量學校。大力加強城鄉學校共同體建設,健全學區和集團辦學管理運行機制,促進骨干教師交流輪崗和質量教育資源共享,加快推進學區內、集團內學校率先實現質量均衡。支持邊境地區建設并辦好“國門學校”。加強寄宿制學校建設。嚴格實驗教學程序和規范。
各地對培養、輸送骨干教師的學校給予獎勵支持,對作出突出貢獻的校長教師在各級評優表彰工作中予以傾斜,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表彰獎勵。推動建立新招聘教師在辦學水平較高的學校跟崗實習制度。實施數字化戰略行動,賦能高質量發展。提升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建設應用水平。豐富平臺質量資源,統籌建設覆蓋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的數字資源,課程教學資源實現覆蓋所有教育部審定教材版本。拓展應用功能,加大在智慧課堂、雙師課堂、智慧作業、線上答疑、網絡教研、個性化學習和過程性評價等方面融合應用。提升應用實效,強化師生應用培訓,增強師生信息素養和實際應用能力。確保實驗教學內容和課時。內蒙古實驗室管理與實驗教學與實驗室信息管理平臺
為區域不同類別學校實驗室裝備條件達標。四川實驗信息管理與實驗教學軟件研發
推廣使用家庭教育指導手冊,開展家庭教育主題宣傳周活動,研發家庭教育指導課程,提升教師家庭教育指導能力,加強社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建設。深入實施專項公益金中小學生校外研學實踐活動項目,打造社會實踐大課堂,加強研學基地建設,積極探索數字化社會實踐育人體系。組織實施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會同發展、財政等部門依據本意見精神,研究制訂實施方案,分解年度任務,明確責任分工,建立健全推進機制,并在2023年9月底前將實施方案報教育部。各地要進一步強化對基礎教育的投入責任,統籌用好補助資金和自有財力,堅持多渠道籌措經費,加大投入力度,優化經費支出結構,有效保障行動計劃實施。及時總結宣傳行動計劃實施的成效、經驗,引導全社會支持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為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創造良好條件、營造良好氛圍。四川實驗信息管理與實驗教學軟件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