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英晶體諧振器分為插件(Dip)和貼片(SMD)插件中又分為HC-49U、HC-49S、HC-49SS、音叉型(柱狀晶振)。HC-49U一般稱49U,有些采購俗稱"高型",而HC-49S一般稱49S,俗稱"矮型",HC-49SS一般稱49SS,俗稱(超矮型,通常是2.5mm封裝高度),音叉型按照體積分可以分為3*9、3*8、2*6、、1*5、、1*4等等。貼片型是按大小和腳位來分類。例如7*5(0705)、6*3.5(0603)、5*3.2(5032)等等。腳位有4pin和2pin之分。而振蕩器也可以分為插件和貼片。插件可以按大小和腳位來分。例如所謂全尺寸的,又稱長方形或者14pin,半尺寸的又稱正方形或者8pin。不過要注意的是,這里的14pin和8pin都是指振蕩器內部主要IC的腳位數。振蕩器本身是4pin。而從不同的應用層面來分,又可分為OSC(普通鐘振)、TCXO(溫補鐘振)、VCXO(壓控鐘振)、OCXO(恒溫鐘振)等等。晶體諧振器是一種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電子器件。青島貼片晶體諧振器廠家
選擇石英晶體諧振器時也應考慮功耗。分立振蕩器的功耗主要由反饋放大器的電源電流和電路的內部電容決定。CMOS放大器的功耗與工作頻率成正比,可以用功耗電容值來表示。比如HC04逆變門電路的功耗電容為90pF。在4MHz和5V電源下工作時,相當于1.8mA電源電流。采用20pF晶體負載電容,整個電源電流為2.2mA,陶瓷諧振儲能電路一般負載電容較大,對應需要的電流也較多。相比之下,晶振模塊一般需要10mA ~60mA的電源電流。硅振蕩器的電源電流取決于其類型和功能,范圍可以從幾微安的低頻(固定)器件到幾毫安的可編程器件。像MAX7375這樣的低功耗硅振蕩器,在4MHz工作時只需要不到2mA的電流。在特定應用中優化時鐘源需要綜合考慮以下因素:精度、成本、功耗和環境要求。寧波2520晶體諧振器售價晶體諧振器負載電容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訂貨規范指標。
石英晶體諧振器芯片有三種常見的形狀:圓形、方形、貼片專門或棒狀(也是方形,但較小)。不同的取向,其壓電特性、彈性特性和強度特性會有所不同,由其制成的諧振器性能也會有所不同。現有的切割方法可分為AT-CUT、BT-CUT、CT-CUT、DT-CUT、FT-CUT、XT-CUT和YT-CUT;每種切割方式對應一個角度,采用哪種切割方式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如果溫度特性較好,應采用AT-CUT,如果晶振要求的頻率較高,應采用BT-CUT。晶片的切割模式、幾何形狀和尺寸決定了晶體諧振器的頻率。
晶體諧振器的原理:晶振用一種能把電能和機械能相互轉化的晶體在共振的狀態下工作,以提供穩定,精確的單頻振蕩。在通常工作條件下,普通的晶振頻率精度可達百萬分之五十。高級的精度更高。有些晶振還可以由外加電壓在一定范圍內調整頻率,稱為壓控振蕩器(VCO)。晶振的作用是為系統提供基本的時鐘信號。通常一個系統共用一個晶振,便于各部分保持同步。有些通訊系統的基頻和射頻使用不同的晶振,而通過電子調整頻率的方法保持同步。晶振通常與鎖相環電路配合使用,以提供系統所需的時鐘頻率。如果不同子系統需要不同頻率的時鐘信號,可以用與同一個晶振相連的不同鎖相環來提供。晶體諧振器有兩種,晶體諧振器和晶體振蕩器。
如何測試石英晶體諧振器電路的頻率?如果是測試石英晶體諧振器電路的頻率,頻譜分析儀更適合,其次用頻率計用電容較小的無源電壓探頭進行測試,而示波器只能粗略觀察頻率,不適合測量。需要注意的是,示波器的功能不是測量信號的幅度或頻率,它的優勢是抓取波形,判斷時鐘電路是否正常工作。例如,當測試石英晶體諧振器電路的波形不是正弦波而是接近方波時,可以判斷驅動功率過大。如果進一步計算后確定了功率值,則需要調整電路參數,以免損壞晶體。石英晶體諧振器是一種利用應時晶體(二氧化硅晶體)的壓電效應制成的諧振器件。濟南音叉型晶體諧振器供應
晶體諧振器較常見的分為有源跟無源。青島貼片晶體諧振器廠家
石英晶體諧振器的模態譜,包括基模,三階泛音,5 階泛音和一些亂真信號響應,即寄生模。在振蕩器應用上,振蕩器總是選擇強的模式工作。一些干擾模式有急劇升降的頻率—溫度特性。有時候,當溫度發生改變,在一定溫度下,寄生模的頻率與振蕩頻率一致,這導致了“活動性下降”。在活動性下降時,寄生模的激勵引起諧振器的額外能量的消耗,導致Q 值的減小,等效串聯電阻增大及振蕩器頻率的改變。當阻抗增加到相當大的時候,振蕩器就會停止,即振蕩器失效。當溫度改變遠離活動性下降的溫度時,振蕩器又會重新工作。寄生模能有適當的設計和封裝方法控制。不斷修正電極與晶片的尺寸關系(即應用能陷原則),并保持晶片主平面平行,這樣就能把寄生模小化。青島貼片晶體諧振器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