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固體制劑中試研究平臺:口服固體制劑中試研究平臺是我院承擔的山東省半島自主創新示范區重點建設項目。該項目立足淄博生物醫藥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現有資源體系,在固體制劑研發單元平臺的基礎上按照cGMP標準進行延伸擴展建設,進一步完善固體制劑研發技術服務鏈條。項目設施總投資4000萬元。該項目按照公共性、通用性和前瞻性相結合的原則進行建設,所謂公共性是指該平臺面向以藥物研發為主體的企業、團隊和機構等提供多品種、多規格、多系列的中試放大服務;所謂通用性就是平臺的設施裝備、技術水平和能力體系要有60-70%與現行制藥企業相一致或匹配。山東大學淄博生物醫藥研究院高層次人才研發團隊,主要通過項目引進的方式組建。藥包材研究中心
山東大學淄博生物醫藥研究院尤其在臨床前藥物質量研究、雜質研究、基因毒性雜質研究、包材相容性研究等方面形成特色和優勢,先后成功的突破一批產業化共性關鍵技術,如:攻克生物樣本分析技術(建立同時測定人血漿中二甲雙胍、格列吡嗪兩組分等效性研究方法)、遺傳毒性雜質研究(建立同時測定二甲雙胍中亞硝胺類遺傳毒性雜質NDMA、NDEA含量的方法)、優良制劑技術(緩控釋技術、透皮技術、脂質體技術)、醫(藥)用材料相容性研究技術(醫療器械的生物相容性評價)等。藥包材研究中心山東大學淄博生物醫藥研究院:在同行業中率先引進國際有名信息化實驗室管理系統。
LIMS系統的上線運行對我院(淄博生物醫藥研究院)實驗室管理體系具有重大意義,它標志著研究院實驗室管理水平與國際標準、規范接軌邁出了關鍵性一步,隨著后續項目的建設,研究院將會為全國客戶提供更高標準、更高質量的服務。12月11日,科技部火炬中心發布關于《國內標準科技企業孵化器2019年度評價結果的通知》,公布了全國1173家國內標準科技企業孵化器的考核結果,淄博國家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創新園再次被評為優良(A類),這也是自國家科技部實施國內標準孵化器考核評價以來,我園區連續5年被評為優良(A類)國內標準科技企業孵化器。
淄博市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示范區認定工作正式結束,淄博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生物醫藥產業創新園(以下簡稱“醫藥園”)被認定為淄博市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示范區和淄博市小微企業知識產權托管工作試點單位。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示范區的建設旨在通過引導和培育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完善集聚區知識產權服務業管理體系,優化服務結構,提高服務能力,做大做強知識產權服務業,推動知識產權與區內產業、科技和經濟的深入融合,加強和規范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山東大學淄博生物醫藥研究院先后成功的突破一批產業化共性關鍵技術。
2016年12月,“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研發平臺建設”、“藥物一致性評價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兩課題獲半島自創區項目資助。2016年11月,獲批成為“省級海智工作基地工作站”。2016年7月,與淄博市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共建“醫(藥)用材料相容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同年10月,該中心經市科技局批準為“淄博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16年1月,成立“仿制藥一致性評價中心”。2015年3月,研究院近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2年)出臺。2015年2月4日,確立2015年工作思路及任務安排,研究院正式進入單獨運行時期。山東大學淄博生物醫藥研究院使命:創客戶價值,助員工成長,謀民眾安康!淄博給藥器具相容性研究公司
山東大學淄博生物醫藥研究院可根據市場和項目需求靈活提供服務。藥包材研究中心
擁有大中型儀器設備900余臺(套),設備總投資近1億元。基本涵蓋化學藥物、生物技術制品、天然藥物(含中藥)三大藥物類別,形成了從源頭發現到中試的臨床前研究鏈條,可為醫藥企業和相關健康產業提供從研發到產業化的完整技術服務。研究院目前建有專業技術服務、高層次人才研發、高校聯盟技術支持三支團隊170余人,其中碩士學位以上人員75%以上;國家多人計劃**1人;山東泰山學者及泰山產業專業人才5人(其中培育3人);淄博英才計劃1人;歸國創業人才5人。藥包材研究中心
山東大學淄博生物醫藥研究院(淄博高新區生物醫藥研究院),是由淄博高新區管委會聯合山東大學和當地藥企共同建設的政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藥物與健康產品技術創新研發和專業化孵化服務平臺,成立于2012年12月,事業法人單位。被科技部認定為“****”,整合高校、地方優勢資源,建設、運營生物醫藥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并依托平臺開展科學研究、檢驗檢測、技術服務、技術轉移、成果轉化、人才培養、人員培訓、展覽服務、對外交流合作、醫藥相關產品銷售及技術研發,提升醫藥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