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種類型是行政中心+宜居總部型的城鎮,指松陵和太湖新城,目前由吳江東太湖生態旅游度假區(太湖新城)代管。松陵自吳江建縣以來,一直是縣府所在地,已有1100多年的歷史。“松陵在解放前后都是吳江縣的中心,現在吳江縣就設在松陵鎮上。”這是費孝通當年寫下的話。40年過去,吳江的區治仍然在此,行政中心的功能沒有變化。松陵街道于2019年6月正式掛牌成立。2012年1月,吳江東太湖生態旅游度假區(太湖新城)成立,現代管松陵、橫扇、八坼3個街道辦事處。這里已經出現吳江全區“宜居總部型”的一些特點,突出體現在聚集人口的能力大幅增強。從人口增長的來源而言,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外來人口,主要是上世紀90年代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下稱吳江開發區)建設以來帶來的外來務工人員;另外就是從吳江其他城鎮前來松陵居住的人口。除了行政中心之外,松陵成為全區教育、醫療、文化、商業等多領域的公共服務中心,是吸引全區各地人口前來居住的原因。設施完備的休息區域,讓員工在繁忙間隙得以放松,煥發創造力。浙江森林式寫字樓現房
稻谷人工智能產業園的花園辦公的設計采用人性化南向空間,多維度通透采光,約4.2米層高,視野得以無限延展。內部科學分區,滿足企業多重功能布置需求,選擇花園辦公的企業,擁有冠名權,可在樓宇外懸掛公司LOGO,并利用庭院、樓道、頂層花園等公共區域展示品牌形象及企業文化,進一步提升企業氣質。500㎡起高層精品辦公動線布局合理,空間利用比較大化,采用大開間、大柱距的設計,使用率和開闊度高。同時,南北通透,采光充足,內享優闊品質,外享生態綠色景觀。4.2米高挑高的優勢下,入駐高層的企業在空間設計上可塑性強,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靈活分割組合,打造開放共享辦公空間或分隔私密領域,在美學主義和實用主義二者間自由發揮。鹽城品質寫字樓產業化優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網絡,為您的企業開拓更廣闊的市場。
如今,吳江人翹首以盼的是東西向的滬蘇湖與南北向的通蘇嘉甬兩條高鐵在吳江的汾湖交會。其中滬蘇湖鐵路通車后,吳江到上海時間將大幅縮短,只要約15分鐘。同時,吳江多地設站點的滬蘇嘉城際鐵路水鄉旅游線(江蘇段),也于2022年開工建設。之前,已開通運營的蘇州軌道交通4號線,將終點站定格為吳江的同里鎮。
即將步入“軌道時代”,汾湖高新區(黎里鎮)是較大受益者。汾湖高鐵站正在建設,未來有四條軌道上下穿插交會于此,包括滬蘇湖高鐵、通蘇嘉甬高鐵、貫通3省市的滬蘇嘉城際鐵路“水鄉旅游線”,以及蘇州軌道交通10號線。
歷史文化古鎮型,以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的同里古鎮、黎里古鎮等。同里是費孝通姐姐費達生的出生地,也是他家搬到松陵以前的居住地。40年前,他筆下這樣寫同里鎮,“現在正在改造成為一個水鄉景色的游覽區,已經成為文化重點保護區之一”。對比費先生當年對吳江城鎮的分類,同里鎮是不多見的功能傳承沒有大變化的城鎮。黎里古鎮涌現了一代代文人墨客,留下大量弄堂古宅,如今正發揮水鄉古鎮、生態綠色的稟賦優勢,成為向世界展示江南文化的重要窗口。在繁華中心,與眾多企業共襄盛名,選擇我們,成就商業繁華。
震澤是“中國蠶絲之鄉”,種桑養蠶的歷史傳統在這里頑強延續,震澤鎮的區域周邊分布近200家大小絲綢企業,年產蠶絲被超過300萬條,蘇州太湖雪絲綢股份有限公司于2022年上市。因為是絲綢的故里和絲綢產業的延續,震澤鎮成功申報為吳江區的“中國首批特色小鎮”。 費孝通20年前在《家鄉小城鎮大發展的二十年》篇著墨七都鎮:“上世紀80年代以前,七都這個太湖邊上的小鎮,交通不便,經濟一直發展不起來。”“如今七都的電纜生產已經占全國產量的1/6,工業產值達46.38億元。”他筆下聞名世界的“江村”開弦弓村從行政區劃上,因為廟港鎮的撤并,已經屬于七都鎮管轄了。健身中心、咖啡廳等為員工提供便利。安徽環保寫字樓載體
品質室內裝修,彰顯商務氛圍,提升企業形象和員工滿意度。浙江森林式寫字樓現房
吳江,是江蘇省的“南大門”,東鄰上海,西瀕太湖,南連浙江,北依蘇州主城區,區域面積117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6.7萬,戶籍人口90.8萬,下轄7個鎮、4個街道。擁有1個國家開發區、2個省級高新區、1個省級旅游度假區。2022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332億元,同比增長2.3%;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26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879元,同比增長4.0%。在賽迪、賽迪投資競爭力和中國中小城市高質量發展指數等榜單中均穩居前列方陣。浙江森林式寫字樓現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