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正式啟動實施數控機床專項以來,按照國家批準的《專項實施方案》確定的總體目標,以及主機牽引,加強基礎;跟蹤跨越,集成創新;掌握重要技術,提升創新能力;鼓勵使用,需求拉動的發展思路。采取注重研究用戶工藝;重視系統設計;融入信息技術;推行數字制造;以功能部件為基礎;以共性技術為支撐的技術路線,以持續滾動、不斷深入的方式安排專項任務。圍繞航空航天、船舶、能源設備、汽車等領域的需求,陸續安排了一批急需的關鍵工藝設備及成套生產線;結合航空航天、汽車等領域需求,集成前期課題在主機、配套和共性技術等方面已取得的階段性研究成果,加大推廣應用技術研究,安排了一批創新能力平臺建設、應用示范工程和用戶工藝應用試驗研究。重點攻克一批關鍵技術,掌握數控機床及基礎制造裝備及關鍵零部件等一批主要技術,通過目標導向,加快提升產品的可靠性和精度保持性,啟動數控機床主機、數控系統的第三方可靠性測評、測試工作。數控機床專項目前已取得一批階段性成果。通過與主機聯動,對數控系統、功能部件、數控刀具等產業鏈中的薄弱環節進行攻關,并開始批量配套應用,使產業鏈進一步完善。數控走心機主軸轉速超高,可達 12000rpm,切削如疾風驟雨,大幅縮短加工時間。上海走心機結構圖
走心機的加工效率較高,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適合批量生產:走心機一般用于加工棒材小零件,可配備自動送料裝置,實現單臺機床的全自動化生產。以加工 5mm 長度的零件為例,走心機一氣呵成可以車出 20-30 個零件才需要停車送料,能夠有效提高批量生產的效率,減少人工成本和產品不良率34。減少定位誤差時間:由于走心機在加工時,切屑刀具始終在主軸與工件夾緊部位加工,且棒料軸向進給通過中心導套,刀具切削點緊靠導套口端,剛性好,減少了因定位基準轉化而導致的誤差積累,保證了加工精度的同時,也無需花費額外時間進行精度調整和修正。 上海走心機結構圖數控走心機的重復定位精度極高,達 ±0.003mm,多次加工相同零件,尺寸分毫不差。
國產機床能比得上進口機床嗎?
原材料方面:現在國產機厲害的制造商均配備的是進口原材料,能避免加工時發生的誤差,進口高精度導軌和滾珠絲桿增加加工時的鋼性不容易震刀。
配套支持方面:國產機床在與國內其他設備和軟件的配套兼容性上更好,能夠更好地適應國內企業的生產環境和需求。同時,國內的機床制造商也在不斷加強與上下游企業的合作,提供更完善的整體解決方案。
市場適應性:國產機床制造商更了解國內市場的需求和特點,能夠根據國內企業的實際需求,進行更靈活的定制化生產,滿足不同用戶的特殊要求。例如,針對國內某些特定行業的加工工藝和工件特點,開發出具有針對性功能的機床設備。
售后服務方面:國產機床制造商在國內有更完善的售后服務網絡和更快捷的響應速度,能夠及時為用戶提供技術支持、維修服務和零部件供應,降低企業的停機時間和維修成本。而進口機床的售后服務往往需要依賴國外廠家或國內的代理商,響應時間較長,維修成本也較高。
雙主軸走心機TC385各軸導軌采用30型P級滾柱導軌,32型雙螺母C3級絲桿。本機內藏式電主軸,液壓夾緊,確保大強度加工。主軸夾緊兼容前推、后拉兩種夾緊形式,無需大直徑研磨材料。主軸帶導套一次加工長度320mm。主軸側銑采用ER25+ER20配2.3大功率電機,配合主軸液壓剎車,提高銑削效率及剛性。主軸刀架采用回字形布局,減小機床體積,增強刀架結構剛性,換刀速度快。標準配置:短件接料器、接料輸送帶、同步回轉導套裝置、主軸側面四軸動力頭、零件切斷檢測裝置、無導套裝置。選裝配置:斜孔鉆、長件管式接料裝置、高壓冷卻組件、油霧收集器、鏈板排屑器、插拔動力刀具。立志成為前沿小型精密數控機床制造與服務提供商。
雙主軸走心機TC325M各軸配用進口高精密直線導軌、滾珠絲桿及精密軸承。采用同步導套結構,實現高速、高精度加工。【M】選用機械主軸。有導套與無導套靈活切換,滿足不同加工工藝要求。關鍵部件含氣密封結構,防油防渣,提高使用壽命及穩定性。選用大扭矩電機,高剛性大強度各軸滑臺及刀具安裝座,滿足大切削量,加工效率高。高擴展性,刀具數量配置根據工藝搭配,性價比高。可配備多支ER20刀具,提升加工范圍。標準配置:中國臺灣新代數控系統、主軸氣動夾緊機構、活動導套、同步回轉導套裝置、動力刀具、工件短件接料裝置。選裝配置、無導套裝置、三菱數控系統、發那科數控系統、高壓油泵、油霧收集器、Y2刀座、排屑機、長件接料裝置。走心機加工過程中,自動檢測功能及時糾錯,保證產品合格率。寧夏雙主軸走心機型號
一系列復合加工零件,一步到位就選今日標準!上海走心機結構圖
機械制造是市場競爭充分、活躍的行業之一,也是國民經濟重要的基礎產業之一,尤其是高規格裝備制造業,既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組成部分,又是保障其他戰略性新興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十一五”以來,我國機械工業著力調結構、轉方式、上水平,不僅自身發展迅猛,而且為經濟發展和國家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支柱地位日益突出機械工業是我國規模大的產業門類之一、吸納就業能力強、關聯帶動作用大、國際競爭力強。2011年我國機械工業總產值達到11.89萬億元。從2007年開始年均增速超過20%,總規模陸續超過德國、日本和美國,位居世界。機械工業每億元固定資產吸納就業732人,高于全國工業平均水平296人。機械工業通過為各行業提供先進技術裝備,對這些產業的發展起到強有力的支撐作用。2011年技術附加值較高的機械產品出口增長加快,增速明顯高于機械工業平均增速。在一些領域我國機械行業企業的產品已走在世界前列。我國機械工業新增私人投資占比已經由2004年的30%上升到2011年的80%以上。2011年民營企業在機械工業產值和利潤總額中占比已達一半,出口創匯已占30%以上,發展速度快于全行業平均水平約10個百分點。上海走心機結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