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煤炭洗選產物可變現凈值的原煤定價
來源:
發布時間:2024-10-08
煤炭洗選基礎知識
精煤是指經過洗選加工,去除煤炭中的矸石和其他雜質,得到低灰分、低含硫量的煤?,價格相對較高。焦化、鋼鐵等行業所需的精煤灰分通常不超過12.5%,熱值在6500kcal/kg以上。精煤主要用于生產焦炭、煉鐵和煉鋼。
中煤是原煤洗煤過程中產生的一種產物,其灰分值介于精煤和矸石之間,價格低于精煤。中煤灰分約為30%,熱值約在5000kcal/kg,通常被用作動力煤銷售。煤泥是煤粉與水混合形成的半固體物。這種物質的特點包括粒度細、微粒含量多等。煤泥烘干后熱值約在3000kcal/kg,可作為燃料使用。
煤矸石是采煤過程和洗煤過程中排放的固體廢物,是一種在成煤過程中與煤層伴生的一種含碳量較低、比煤堅硬的黑灰色巖石。矸石熱值約在1000kcal/kg,通常無經濟價值,且需要付出額外處置成本。
煤炭的洗選過程可以將外在灰分分離,但無法分離內在灰分。外在灰分俗稱外灰,是來自頂底板和夾矸中的巖石碎塊,它與采煤方法的合理與否有很大關系,外在灰分通過洗選大部分能去掉。內在灰分俗稱內灰,是成煤的原始植物本身所含的無機物,無法通過洗選去掉。
理論上,理想化的洗選產物精煤中含有內灰,而外灰通過洗選過程,不同程度地分布于中煤、煤泥和矸石中。內灰越低,含有內灰的精煤密度越低,其可洗選性越好。
由于煤炭洗選為物理過程,因而從物料守恒角度看,洗煤前后存在灰分守恒,即:
原煤質量×原煤灰分%=Σ洗選產物i質量×洗選產物i灰分%
從能量守恒角度看,洗煤前后存在熱值守恒,
即:原煤質量×原煤熱值=Σ洗選產物i質量×洗選產物i熱值
灰分為影響煤炭熱值的主要指標,在固定硫分水分的情況下,熱值與灰分負相關,若進一步假設煤的非灰分部分熱值分布均勻,則熱值與(1-灰分%)成正比。對上述任意一種物質,熱值/(1-灰分%)為固定常數,筆者稱其為零灰分“純煤”的熱值。
在進一步假設洗選前后質量守恒,即不引入額外水分,即煤泥進行烘干處理,不難證明上述灰分守恒與熱值守恒的等價性。用大白話來說,洗煤改變了灰分和熱值在不同種類產物之間的分布。
洗選產物可變現凈值上文提到,原煤通過洗選加工,得到的洗選產物有精煤、中煤、煤泥和煤矸石。其中精煤具有主要的經濟價值,中煤其次,而煤泥和煤矸石經濟價值較為有限,煤矸石甚至為負收益。
會計上,可變現凈值是指在日常活動中,以預計售價減去進一步加工成本和預計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后的凈值。洗選后原煤價值應當為各項產物的可變現凈值之和。
即:洗選后原煤價值=(精煤銷售收入-精煤運費)+(中煤銷售收入-中煤運費)+(煤泥銷售收入-烘干成本-煤泥運費)-排矸費用
等式兩邊均除以總原煤噸數,得到:
洗選后每噸原煤價值=(精煤單價-精煤單位運費)×精煤洗出率+(中煤單價-中煤單位運費)×中煤洗出率+(煤泥單價-單位烘干成本-煤泥單位運費)×煤泥洗出率-單位排矸費用×矸石率
而根據洗選后新增投入的成本,有
洗選后每噸原煤價值=洗選前每噸原煤價值+單位洗選加工費+原煤單位運費+洗選環節利潤
將洗選前原煤的坑口價定價為洗選前每噸原煤價值,即:
原煤坑口價=(精煤單價-精煤單位運費)×精煤洗出率+(中煤單價-中煤單位運費)×中煤洗出率+(煤泥單價-單位烘干成本-煤泥單位運費)×煤泥洗出率-單位排矸費用×矸石率-單位洗選加工費-原煤單位運費-洗選環節利潤
以ZH煤礦產出的4000大卡原煤為例,其精煤洗出率約為40%,中煤洗出率約為10%,其余為煤泥矸石,且近似可估算煤泥收益與排矸費用相抵,目前12.5灰分精煤市場價格1400元/噸,5000大卡中煤市場價格700元/噸。
代入相關數據得到:原煤坑口價=0.4×(1400-精煤單位運費)+0.1×(700-中煤單位運費)-單位洗選加工費-原煤單位運費-洗選環節利潤
敏感性分析化簡上式,得到:原煤坑口價=630-0.4×精煤單位運費-0.1×中煤單位運費-原煤單位運費-單位洗選加工費-洗選環節利潤
從運費來看,在不考慮煤礦附有洗煤廠的條件下,距離煤礦越近的洗煤廠更具有優勢,且這種先天地理環境上的優勢,與洗選加工費用的敏感性相同,即費盡心思降本增效,不如選個近水樓臺先得月的位置。在距離煤礦距離相近的洗煤廠中,再考慮距離精煤客戶焦化廠或鋼鐵廠近的洗煤廠。
從洗出率來看,每提升1%精煤洗出率,可提高原煤報價14元,每提升1%中煤洗出率,可提高原煤報價7元,而這往往意味著更先進的洗選設備,也意味著更高的洗選加工費用,但隨著入洗煤量的增加,這部分費用也將攤薄。該部分的提升也受到原煤本身煤質的影響。
從終端產品價格來看,精煤價格波動1%,對原煤價格波動的影響為0.4%,中煤價格波動1%,對原煤價格波動的影響為0.1%,因而原煤價格與煉焦精煤價格波動相關性更大,與動力煤價格波動相關性較小。
精煤是指經過洗選加工,去除煤炭中的矸石和其他雜質,得到低灰分、低含硫量的煤?,價格相對較高。焦化、鋼鐵等行業所需的精煤灰分通常不超過12.5%,熱值在6500kcal/kg以上。精煤主要用于生產焦炭、煉鐵和煉鋼。
中煤是原煤洗煤過程中產生的一種產物,其灰分值介于精煤和矸石之間,價格低于精煤。中煤灰分約為30%,熱值約在5000kcal/kg,通常被用作動力煤銷售。煤泥是煤粉與水混合形成的半固體物。這種物質的特點包括粒度細、微粒含量多等。煤泥烘干后熱值約在3000kcal/kg,可作為燃料使用。
煤矸石是采煤過程和洗煤過程中排放的固體廢物,是一種在成煤過程中與煤層伴生的一種含碳量較低、比煤堅硬的黑灰色巖石。矸石熱值約在1000kcal/kg,通常無經濟價值,且需要付出額外處置成本。
煤炭的洗選過程可以將外在灰分分離,但無法分離內在灰分。外在灰分俗稱外灰,是來自頂底板和夾矸中的巖石碎塊,它與采煤方法的合理與否有很大關系,外在灰分通過洗選大部分能去掉。內在灰分俗稱內灰,是成煤的原始植物本身所含的無機物,無法通過洗選去掉。
理論上,理想化的洗選產物精煤中含有內灰,而外灰通過洗選過程,不同程度地分布于中煤、煤泥和矸石中。內灰越低,含有內灰的精煤密度越低,其可洗選性越好。
由于煤炭洗選為物理過程,因而從物料守恒角度看,洗煤前后存在灰分守恒,即:
原煤質量×原煤灰分%=Σ洗選產物i質量×洗選產物i灰分%
從能量守恒角度看,洗煤前后存在熱值守恒,
即:原煤質量×原煤熱值=Σ洗選產物i質量×洗選產物i熱值
灰分為影響煤炭熱值的主要指標,在固定硫分水分的情況下,熱值與灰分負相關,若進一步假設煤的非灰分部分熱值分布均勻,則熱值與(1-灰分%)成正比。對上述任意一種物質,熱值/(1-灰分%)為固定常數,筆者稱其為零灰分“純煤”的熱值。
在進一步假設洗選前后質量守恒,即不引入額外水分,即煤泥進行烘干處理,不難證明上述灰分守恒與熱值守恒的等價性。用大白話來說,洗煤改變了灰分和熱值在不同種類產物之間的分布。
洗選產物可變現凈值上文提到,原煤通過洗選加工,得到的洗選產物有精煤、中煤、煤泥和煤矸石。其中精煤具有主要的經濟價值,中煤其次,而煤泥和煤矸石經濟價值較為有限,煤矸石甚至為負收益。
會計上,可變現凈值是指在日常活動中,以預計售價減去進一步加工成本和預計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后的凈值。洗選后原煤價值應當為各項產物的可變現凈值之和。
即:洗選后原煤價值=(精煤銷售收入-精煤運費)+(中煤銷售收入-中煤運費)+(煤泥銷售收入-烘干成本-煤泥運費)-排矸費用
等式兩邊均除以總原煤噸數,得到:
洗選后每噸原煤價值=(精煤單價-精煤單位運費)×精煤洗出率+(中煤單價-中煤單位運費)×中煤洗出率+(煤泥單價-單位烘干成本-煤泥單位運費)×煤泥洗出率-單位排矸費用×矸石率
而根據洗選后新增投入的成本,有
洗選后每噸原煤價值=洗選前每噸原煤價值+單位洗選加工費+原煤單位運費+洗選環節利潤
將洗選前原煤的坑口價定價為洗選前每噸原煤價值,即:
原煤坑口價=(精煤單價-精煤單位運費)×精煤洗出率+(中煤單價-中煤單位運費)×中煤洗出率+(煤泥單價-單位烘干成本-煤泥單位運費)×煤泥洗出率-單位排矸費用×矸石率-單位洗選加工費-原煤單位運費-洗選環節利潤
以ZH煤礦產出的4000大卡原煤為例,其精煤洗出率約為40%,中煤洗出率約為10%,其余為煤泥矸石,且近似可估算煤泥收益與排矸費用相抵,目前12.5灰分精煤市場價格1400元/噸,5000大卡中煤市場價格700元/噸。
代入相關數據得到:原煤坑口價=0.4×(1400-精煤單位運費)+0.1×(700-中煤單位運費)-單位洗選加工費-原煤單位運費-洗選環節利潤
敏感性分析化簡上式,得到:原煤坑口價=630-0.4×精煤單位運費-0.1×中煤單位運費-原煤單位運費-單位洗選加工費-洗選環節利潤
從運費來看,在不考慮煤礦附有洗煤廠的條件下,距離煤礦越近的洗煤廠更具有優勢,且這種先天地理環境上的優勢,與洗選加工費用的敏感性相同,即費盡心思降本增效,不如選個近水樓臺先得月的位置。在距離煤礦距離相近的洗煤廠中,再考慮距離精煤客戶焦化廠或鋼鐵廠近的洗煤廠。
從洗出率來看,每提升1%精煤洗出率,可提高原煤報價14元,每提升1%中煤洗出率,可提高原煤報價7元,而這往往意味著更先進的洗選設備,也意味著更高的洗選加工費用,但隨著入洗煤量的增加,這部分費用也將攤薄。該部分的提升也受到原煤本身煤質的影響。
從終端產品價格來看,精煤價格波動1%,對原煤價格波動的影響為0.4%,中煤價格波動1%,對原煤價格波動的影響為0.1%,因而原煤價格與煉焦精煤價格波動相關性更大,與動力煤價格波動相關性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