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齡醫療WMS用戶上海微創全植入人工耳蝸項目入選國家研發計劃
中國,上海——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下發“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診療裝備與生物醫用材料”重點專項2024年度項目立項通知。其中,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以下簡稱“上海九院”)院長吳皓教授作為首席科學家、上海微創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微創®”)作為牽頭單位的全植入人工耳蝸項目成功入選。
聚齡通過WMS倉儲管理系統,實現精細化庫位管理和多樣化的存儲模式,支持多套智能設備對接及策略調度平臺等多方位立足,合作微創醫療團隊搭建完善的接口平臺,建立具有醫藥行業特性和柔性的倉儲管理平臺。實現柔性管理、批次管控,通過系統策略指引倉庫作業,提高作業效率,減低人員依賴。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是當前我國重點資助事關國計民生的重大社會公益性研究,以及事關產業核心競爭力、整體自主創新能力的戰略性、基礎性、前瞻性重大科學問題,從而突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領域的技術瓶頸。
人工耳蝸是目前醫治聽力殘疾的主要方式。現有人工耳蝸包含體內植入體與體外聲音處理器,聲音處理器在體外收集聲音信息并傳輸至植入體。然而,由于此類傳統人工耳蝸的體外機附帶殘障標簽,同時存在易丟失等問題,影響了佩戴者日常活動,致使其使用體驗感差,并限制了人工耳蝸的普及。可將體外裝置完全集成于體內植入、使佩戴者外觀與常人無異的全植入人工耳蝸則有望解決以上痛點,是人工聽覺領域所公認的下一代顛覆性創新產品。但由于其技術壁壘高、難度大,迄今在全球范圍內無上市產品。
早前,上海微創®已通過醫工交叉平臺,與上海九院吳皓教授團隊聯合攻關,突破體內收聲技術及降噪技術、聽覺神經刺激編碼技術等多項技術瓶頸,成功研發出國內首臺全植入人工耳蝸樣機,截至目前已申請30余項,相關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文章部分轉載自公眾號:MicroPort微創
聚齡供應鏈聚焦于數字化供應鏈軟件(WMS倉儲管理系統、WCS倉庫控制系統、LES物流執行系統、TMS運輸管理系統、BMS計費管理系統)和自動化硬件集成服務的咨詢管理、實施服務和產品研發,擁有豐富的供應鏈管理及運營經驗。在過去的20余年中將積累多年的行業最佳實踐,落地應用于多個行業和領域的企業。
目前聚齡在國內服務的企業有數百家,其中包括了如歐普照明、飛利浦、OPPO、TP-Link、紫光集團新華三、江波龍、徐工集團、山河智能、恒立液壓、長安汽車、華域汽車車身、天合光能、協鑫集成、東鵬瓷磚、信義玻璃、微創醫療、普健醫藥、博士倫、無限極、斯凱奇、地素時尚、1919倉到店、中免集團、永和大王、DB SCHENKER、喬達物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