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螄粉:舌尖上的熱辣 “臭” 味傳奇
10月31日,人民網首頁頭條推發《廣西美食的“破圈”之道》。報道中提到,柳州螺螄粉走紅,吸引了眾多游客慕名而來。柳州市推出“公交專線”和螺螄粉文化體驗游主題線路,推動“螺螄粉+旅游”融合發展,柳州還通過工業化理念打造袋裝速食螺螄粉產業,建立螺螄粉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全產業鏈銷售收入持續增長。柳州螺螄粉的成功經驗也推動了南寧老友粉、桂林米粉等地方特色美食的現代化產業發展。走在柳州的大街小巷,總能聞到風味獨特的“螺螄香”。
一碗碗筋道爽滑、被辣椒浸紅的柳州螺螄粉,經由短視頻走紅網絡,是響當當的美食界“頂流”。
為歡迎慕名而來的游客,柳州推出了兩條“公交專線”,途經市區多家網紅螺螄粉實體店,游客一下車,便可開啟美味之旅。同時,當地推出螺螄粉文化體驗游主題線路,通過一碗螺螄粉串起旅游線,讓喜愛螺螄粉的食客成為這座城市的游客,推動“螺螄粉+旅游”融合發展。為了將“網紅”螺螄粉變為“長紅”名片,柳州提出用工業化理念打造袋裝速食螺螄粉產業,通過建立螺螄粉全產業鏈標準體系、申請“柳州螺螄粉”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打造螺螄粉產業園區等一系列舉措,讓螺螄粉走向海內外市場。
十年前,螺螄粉還主要依賴手工作坊生產,產量有限,保質期短,銷售范圍也限于于本地。如今,各公司已建設了大數據中心,實現生產環節和銷售環節的數字化管理,日產量從當初的2000袋提升至40萬袋,旺季時能達到70萬袋。
相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柳州螺螄粉全產業鏈銷售收入355.21億元,同比增長7.7%。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柳州螺螄粉之后,南寧老友粉、桂林米粉、廣西酸嘢等也陸續走上現代化產業之路,推動更多“桂味”擺上百姓餐桌。
今年,南寧市出臺了《促進南寧老友粉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從財稅政策、科技創新、市場開拓、樹立品牌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拿出真金白銀扶持企業做大做強。
“為了擴大老友粉線上銷售和品牌影響度,我們支持企業利用直播電商、興趣電商、內容電商、社群電商等擴大銷量。據不完全統計,各大電商平臺上架銷售的老友粉產品已經超過3萬個。”南寧市商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林詩維介紹。
要“流量”更要“留量”,要“破圈”更要“長紅”。下一步,廣西將加快打造面向東盟的國際消費中心,做大做強地方特色美食,打響廣西桂菜名菜、名小吃招牌,進一步擴大廣西美食影響力,為“舌尖”經濟開辟出多元復合的發展路徑,加速釋放消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