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隊手把手教你水域救援技術與方法(第五篇)
水域救援是一項高度專業化且風險較高的任務,它要求救援人員不僅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還需熟練掌握各類救援裝備和技術。
一、水域救援根據水的流速不同,可分為激流水域救援和靜水及緩流水域救援。
激流水域救援
激流水域救援通常指水流速度在0.8米/秒以上的急流水域,如江河洪峰過境、山間激流或洪水等。在這種環境下,救援人員需要具備更高的專業技能和判斷力,采用更為復雜的救援方法,如T型垂直救援、繩索救援等。
靜水及緩流水域救援
靜水及緩流水域救援則針對水流速度在0.8米/秒以下的緩流水域,如池塘、水庫、河流、湖泊、部分城市內澇等。在這種環境下,救援方法相對簡單,包括伸遞(徒手)救援、拋繩(拋物)救援、涉水救援等。
二、水域救援裝備
1. 個人裝備
個人裝備主要用于保護施救者自身安全和便于救援作業。常見的個人裝備包括救生衣、安全頭盔、防水靴、防護手套、手電筒、哨子、對講機等。這些裝備能夠確保救援人員在復雜的水域環境中保持身體穩定,提高救援效率,并有效防止意外傷害。
2團隊裝備
團隊裝備主要用于救援過程和被救者,主要包括繩索、救生圈(常連接繩索使用)、救援浮板、沖鋒舟、橡皮艇、攔阻網、漂浮式軟擔架、拋繩器、倍力系統、橫渡系統等。這些裝備能夠協助救援人員在不同水流條件下實施救援行動,提高救援成功率。
三、水域救援技術
岸上救援技術
岸上救援技術是指在不進入水域的情況下,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營救水域邊緣遇險人員的一系列方法。這些方法主要包括接觸救援和拋投救援。
接觸救援:當遇險人員處于水域邊緣且能夠觸及或靠近岸邊時,救援人員可以使用長桿、樹枝、救生圈連接繩索等工具,直接遞送給遇險者,使其能夠抓住并借助這些工具回到安全地帶。這種救援方式要求救援人員迅速判斷現場情況,選擇合適的工具,并穩定地遞送給遇險者。
拋投救援:拋投救援是岸上救援中**為常見和有效的方法之一。救援人員選擇足夠長度的繩索或助浮物(如救生圈、浮板等),站在安全位置,根據風向、水流和遇險者的位置,準確地將繩索或助浮物拋向遇險者。一旦遇險者抓住繩索或助浮物,救援人員需迅速而穩定地將其拉回岸邊。這種救援方式要求救援人員具備良好的拋投技巧和判斷力,以確保救援的成功。
攔截救援技術
此方法一般與其他方法配合使用,主要在水域、水流下游設置攔截網、攔阻繩等或利用船艇在下游進行區域攔截。此方法屬于非主動式救援方法,一般配合其他主動救援方法使用,以提高救援效率。
舟艇救援技術
舟艇救援技術是利用機動沖鋒舟、橡皮艇等水上工具營救水域中遇險人員的方法。這些工具具有快速、靈活、適應性強的特點,特別適用于大面積水域或復雜水域的救援行動。
橡皮艇救援:在水流湍急、水底地形復雜的水域中,橡皮艇因其輕便靈活而常被使用。橡皮艇救援要求救援人員具備熟練的駕駛技能和應對復雜水況的能力。在救援過程中,救援人員需根據現場情況選擇合適的航行路線和救援方式,確保遇險人員能夠安全地被轉移到橡皮艇上,并盡快返回岸邊。
入水救援技術
入水救援技術是指救援人員直接進入水域營救遇險人員的方法。根據水域條件和遇險情況的不同,入水救援技術可分為涉水救援、游泳救援和潛水救援等。
游泳救援:游泳救援要求救援人員具備良好的游泳技能和體力。在救援過程中,救援人員需迅速接近遇險者,并通過適當的技巧和方法將其帶回岸邊或轉移到其他安全地點。游泳救援要求救援人員保持冷靜、判斷準確,并隨時注意自身的安全。
潛水救援:在深水區域或需要搜救失聯人員時,潛水救援是重要手段。潛水救援要求救援人員具備專業的潛水技能和設備,能夠在水下長時間作業并應對各種復雜情況。在潛水救援過程中,救援人員需根據現場情況制定詳細的救援計劃,并嚴格遵守潛水安全規程,確保救援行動的成功和安全。
繩索系統救援技術
繩索系統救援技術是利用安全繩等裝備在遇險地點與安全地點之間搭建繩橋或救生通道的方法。這種方法特別適用于高處墜落、峭壁救援等復雜場景。
高置繩救援:高置繩救援是在兩岸設定高置繩,通過滑輪和救助繩將救援人員下降至被困地點進行救援的方法。這種方法要求救援人員具備專業的繩索技能和判斷力,能夠準確判斷被困者的位置和狀況,并選擇合適的下降路線和救援方式。在救援過程中,救援人員需保持與地面的通訊聯系,隨時報告救援進展和遇到的問題,確保救援行動的高效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