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關節扭傷后關節疼痛緩解小妙招
一、休息制動
踝關節扭傷后,首要的就是讓受傷的關節得到充分休息,避免進一步活動加重損傷。盡可能減少受傷腳踝的負重,可借助拐杖等輔助器具行走,如扭傷較輕,也可在休息時將腳抬高,略高于心臟水平,這樣有助于促進靜脈回流,減輕腫脹從而緩解疼痛。比如,在扭傷后的當天,就應該盡量保持受傷腳踝處于放松狀態,不要隨意走動,可找個舒適的地方坐下或躺下,將腳放在一個矮凳上抬高。
二、冰敷
在扭傷后的48小時內,冰敷是緩解疼痛和腫脹極為有效的方法。冰敷可以使局部血管收縮,減少出血和滲出,從而減輕腫脹以及由腫脹帶來的疼痛。準備冰袋(可以用塑料袋裝些冰塊和少量水自制)或者購買現成的冷敷凝膠貼等。每次冰敷15 - 20分鐘左右,每隔1 - 2小時冰敷一次。注意冰敷時要用毛巾等將冰袋包裹一下,避免直接接觸皮膚導致冰傷。例如,將包裹好的冰袋輕輕放在扭傷的踝關節外側或內側,感受冰冰涼涼的同時,疼痛會逐漸有所緩解。
三、加壓包扎
適當的加壓包扎能夠幫助減少關節內的出血和組織液滲出,對緩解腫脹和疼痛有一定作用。可以使用彈性繃帶,從腳趾根部開始,以螺旋狀方式纏繞至踝關節上方,但注意不要包扎過緊,以免影響血液循環。包扎的力度應以能插入一根手指為宜。比如,在冰敷后,用彈性繃帶按照正確方法進行包扎,能讓踝關節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支撐,減輕因腫脹產生的脹痛感。
四、抬高患肢
如前文所述,將受傷的踝關節抬高,使其高于心臟水平位置。這樣做有助于利用重力作用促進血液和受傷處回流,減輕局部腫脹,進而緩解疼痛。無論是坐著還是躺著休息時,都要時刻記得保持患肢抬高的姿勢。比如,晚上睡覺時,可在腳下墊幾個枕頭,讓受傷的腳處于一個相對較高的位置,這樣經過一夜的休息,第二天早上可能會感覺疼痛和腫脹有所減輕。
五、藥物治療
在醫生的指導下,可以適當使用一些藥物來緩解疼痛。可以涂抹一些具有消腫止痛功效的外用藥膏,如云南白藥膏、消腫止痛酊等,涂抹時輕輕按摩至藥物吸收,有助于緩解局部疼痛。不過,在使用任何藥物之前,都比較好先咨詢醫生的意見,確保用藥安全有效。
六、康復鍛煉(后期)
當踝關節扭傷的急性期過后(一般2 - 3天后),在疼痛和腫脹有所緩解的情況下,可以開始進行一些簡單的康復鍛煉,這也有助于進一步緩解疼痛并促進關節功能恢復。比如,進行踝關節的屈伸活動,坐在椅子上,緩慢地將腳尖向上勾起,然后再緩慢下壓,每次重復做10 - 15組,每天進行2 - 3次。還可以進行旋轉活動,輕輕地轉動踝關節,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轉動幾圈,注意動作要輕柔緩慢,避免再次損傷。通過這些康復鍛煉,可以增強踝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更好地支撐關節,從而減輕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