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舌診儀在四診中的重要性(上醫寶松堂舌面診科普之9)
舌診,診斷學名詞。為望診重點內容之一。中醫診斷疾病的重要客觀指標。舌為心之苗,脾之外候,苔由胃氣所生。臟腑通過經脈與舌相聯系,手少陰之別系舌本,足少陰之脈挾舌本,足厥陰之脈絡舌本,足太陰之脈連舌本,散舌下,故臟腑病變,可在舌質和舌苔上反映出來,舌診主要診察舌質和舌苔的形態、色澤等等,以此判斷疾病的性質、病勢的淺深、氣血的盛衰、津液的盈虧及臟腑的虛實等。通常,中醫看病,免不了要看舌苔。“舌診”是中醫經過長期探研所累積下來的寶貴臨床經驗;在四診中為“望診”的一個重要部分。臨床上通過對舌的診斷,不但能了解與掌握病情的陰、陽、表、里、寒、熱、虛、實,以確定辨證施治的方針,同時更進一步根據舌苔的變化,判斷病情的發展及其預后。所以說,我們經常對著鏡子看看自己的舌頭,可以提前預防很多惡性疾病的發生。
在整個病情的過程中,舌的變化,反映了疾病的輕重進退,因為舌與人體內臟的生理、病理有著密切的關系。故有舌尖主上焦心肺,舌中主中焦脾胃,舌根主下焦腎,舌左邊主肝,舌右邊主膽之說。中醫對舌苔之說,包含著“舌”和“苔”兩個方面,舌是指舌的本質,苔是指舌上的一層苔垢。在診斷上是有分別的,但在反映病情的具體情況中,兩者各具的重點卻是互相印證的。
舌的病變,隨人體體質的不同而表現各異,一般上體弱的舌薄,體強的舌壯,面白血虛的舌淡,偏枯的舌歪,氣血雙虧的舌痿。由于這些象征都配合著人體臟腑經絡等的變化,因此在臨癥施治時,舌診便具有相當重大的意義。有些情況比較特殊的病人,全身不會有十分明顯的癥狀,甚至不表現其他癥狀或表現得很遲,但在舌上卻有著極明顯的變化或早已有表現。如一個水濕停聚和津液虧損的病人,在一定的時期,身體表面不一定會明顯出現濕潤或干燥的現象,在這種情形下,就得分辨舌來加以鑒別了:舌面濕潤即表示水濕內停,舌面干燥即表示津液減少。又如濕熱病,濕伏中焦其人但覺口渴,此渴乃因胃液受濕邪所阻,津不上升以致渴,與胃液不足之口渴大不相同,辨證的關鍵就在舌,胃液不足之渴,必舌面干燥,濕濁內阻之渴舌苔必膩。又如人體表面按一般正常的診斷,紅屬陽亢,白則虛寒;但若由于外界氣候的影響或精神方面的刺激,膚表同樣出現或紅或白時,這就產生了臨床上往往令人錯辨的真寒假熱癥。然舌的變化是以人體內臟機轉為依據,并不受外界的影響,故非真正亢陽,舌亦不紅;非真正虛寒,舌亦不白。需服白虎湯者屬大熱之癥,但有些病人由于汗出過多,體表反而沒有什么大熱,甚至還會有輕微的惡冷現象,此時若能透過現象分析本質,即能確實明辨其舌干燥,則投白虎不疑。小兒出斑,亦往往先在舌上發現斑點。診舌的重要,不僅有助于診斷辨證,甚且有利于預早施治。
正常人舌上都布有一層薄苔。苔的形成乃由脾胃之氣蒸化體內濁氣而成,這好比生長在地上的青苔來自地下的濕濁一樣,是一種正常的現象。苔的病變,隨人體機能的反常而表現苔的多少、厚薄、干燥、滑潤、粘膩等區別。苔的或多或少均標志著邪正兩方面的虛實情況,苔少或無苔,表示里無濁氣,或邪未入里,同時也表示脾胃之虛弱。苔的厚薄與邪氣的多少成正比,苔厚邪重,反之,邪不重苔不厚。苔的干燥或滑潤,明顯地表現了熱盛陰虧與寒濕內滯的不同。濕濁之痰內蘊,隨陽氣蒸化上升,形成了粘膩之苔。從苔的消退增長轉化可以測知病的發展趨勢。藏結為陰寒之邪內結于臟,虛寒已到了極點,若復見舌上苔白而滑,此為虛寒太過,中陽衰絕,故為難治。其他如濕溫病見黑苔,此乃熱毒熾盛非常,大熱大毒耗傷陰津,亦屬絕癥。紅絳之舌,舌面無苔光亮如鏡,胃陰已亡,必死無疑。
舌、苔在臨床診斷上,兩者各具的要點,必須是互相印證、互相牽制的。診察一個無病者的舌苔,應該是把舌淡紅,苔薄白兩個方面配合起來,才可說是正常。如外感風寒,初起舌淡紅,苔由薄漸厚,進一步化熱,苔由白而轉為半黃,熱盛入里,則舌紅苔黃。又如風熱之病,舌邊紅苔黃,漸化熱則成為舌絳苔黑黃。內傷陰虛,舌苔初為淡白,舌薄白苔,漸虛則舌紅或絳邊白苔。真陰耗亡,舌絳苔黃裂,甚至舌紫瘀黑苔。
舌苔的病理變化,反映了人體生理機能的變化,但這并非是全部的,因人體的機理病變非常復雜,同樣有些局部疾患不表現在舌苔上,或舌苔的表現與病情的變化是不一致的。如苔厚苔多,本屬邪氣實之征象,但這種邪氣并非就意味著正氣已虛,此乃體內濁氣過盛,脾胃之陽有力蒸化之故;又舌無苔雖為無邪,但若正氣虛耗,不能蒸化濁氣上升時,以辨舌苔為正氣虛實的標準就無從根據了。又如滑苔亦不一定就是寒濕內聚,往往體內郁熱,氣液受蒸上升之故。又若胃陽不能蒸化濁氣,以致舌苔干燥,則雖燥亦不一定表示體內燥熱。
舌診的同時,必須配合歸納其他多方面的各部診斷,以符合具體病況在臨床上得到整體反映的要求,從而達致更高的療效。上海擁有中醫教學領域各類產品,包括中醫舌診圖像分析系統、中醫四診儀、開放式多媒體、AI智能鏡、中醫舌面診儀、中醫脈象儀等各類針灸模擬人等。適用于中醫教學社會化及認知培訓服務的市場趨勢及需求,歡迎定制/訂 1801931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