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立佳創:人形機器人密集催化
來源:
發布時間:2025-03-24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下,人形機器人產業正處于關鍵的發展節點。近期,特斯拉召開全員大會,馬斯克對人形機器人 Optimus 的量產節奏給出明確指引,這一消息猶如一顆投入湖面的石子,在人形機器人產業鏈中激起層層漣漪,引發廣關注。
從產業鏈催化的角度來看,特斯拉的這一動作具有重要意義。特斯拉今年目標生產 5000 臺 Optimus,且已訂購的零部件足夠支撐今年生產 10000 - 12000 臺。這不僅彰顯了特斯拉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堅定決心,也為整個產業鏈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其量產計劃的逐步推進,將帶動上游零部件供應商、中游本體制造商以及下游應用市場的協同發展,促使產業鏈各環節加速成熟,有望推動人形機器人從概念走向大規模商業化應用。
從行業層面分析,2025 年人形機器人有望率先在工廠端實現放量。以樂聚、優必選等頭部企業為例,目前其在工廠中從事搬運碼垛等業務的效率已經達到人工的 50%。考慮到機器人能夠持續工作,工作時長加倍,實際效率已趨近真人。這一特別進展預示著,2025 年將有千臺至萬臺級別的人形機器人落地于車廠等場景,工廠端將成為人形機器人產業化的重要突破口。工廠環境相對封閉、任務較為單一且重復性高,非常適合人形機器人發揮優勢,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為后續在其他領域的推廣應用積累經驗。
在硬件端,關于機器人是否要做成 “人形” 的討論一直存在。但從目前來看,靈巧手(或靈巧上身)較早放量、兌現到報表的確定性較高。靈巧手能夠模仿人類手部的精細動作,在工業裝配、物流分揀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例如,在 3C 產品制造過程中,需要對微小零部件進行精細裝配,靈巧手可以憑借其高靈活性和高精度完成任務,這是傳統機器人難以企及的。同時,行星減速機的應用長期以來被市場低估。以國產工業機器人為例,樂聚機器人全身使用行星減速機,優必選、智元等的下半身也采用行星減速機。盡管絲杠在承重等方面表現優異,但從短期量產和降本的角度考慮,行星減速機具有成本相對較低、易于大規模生產的優勢,有望率先實現放量。其在滿足人形機器人對關節運動的扭矩和轉速要求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能夠在保證機器人基本運動功能的前提下,有效控制成本,推動人形機器人的普及。
模型端是人形機器人實現真正泛化應用的關鍵壁壘。從語言模型到多模態模型,再到具身模型,難度呈數量級飆升。海外特斯拉堅持端到端的模型架構,而國內廠商大多采用分層模型。目前阻礙模型端發展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機器人實操大數據訓練,雖然模擬仿真技術在不斷發展,但短期內難以解決 sim2real(從仿真到現實)的問題。要讓人形機器人在復雜多變的真實環境中靈活、準確地執行任務,需要大量基于實際場景的操作數據來訓練模型,使其能夠學習到各種情況下的應對策略。然而,獲取這些數據面臨諸多挑戰,包括數據采集的成本高、難度大以及數據標注的復雜性等。但從遠期來看,人形機器人作為 AI 的比較好載體,有望伴隨 AI 技術的進步充分受益。隨著 AI 算法的不斷優化、數據量的持續積累以及計算能力的大幅提升,人形機器人的模型將不斷完善,從而加速產業化進程。例如,當模型能夠更好地理解人類語言、感知周圍環境并做出合理決策時,人形機器人將能夠在家庭服務、醫療護理等更多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實現更加廣的商業化應用。
(恒立佳創是恒立集團在上海成立的一站式客戶解決方案中心,旨在為客戶提供恒立全球12個生產制造基地生產的液壓元件、氣動元件、導軌絲桿、密封件、電驅電控、精密鑄件、無縫鋼管、傳動控制與系統集成等全系列產品的技術支持與銷售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