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嚴治塵,守護藍天 南岸區城市管理局扎實開展揚塵治理行動
來源:上游新聞網
晴熱少雨天氣持續,地面干燥,揚塵問題易發,一定程度影響城市環境。為推動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守護美麗藍天,南岸區城市管理局出實招,扎實開展2024年“藍天行動”,大力整治揚塵污染。
壓實責任鏈條 加強工地揚塵管理
對轄區范圍內所有建筑垃圾施工工地和消納場實行“三包”崗位責任管理制度,***摸清城市規劃區范圍內施工工地和建筑垃圾消納場底數,有針對性開展常態化日常執法巡查檢查,重點檢查工地降塵控塵噴淋設施、出入口硬化、沉砂井、截水溝、車輛沖洗設施等文明施工設施配備運行情況。約談工地負責人,加強工地揚塵管理,提高工地內裸土拉網覆蓋率,壓實企業環保責任。截至目前,全區共檢查工地3813次,檢查消納場96次,簽訂揚塵承諾書36份。
嚴查嚴管嚴控 加大道路揚塵治理
在龍黃路、峽江路、長江大橋南橋頭等重要道路、節點設置檢查點位,嚴厲查處渣土運輸車輛冒裝撒漏、帶泥上路、不按規定路線行駛、隨意傾倒等違法違規行為。同時會同公安交巡警、交通執法等部門大力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打擊力度。截至目前,全區共設置737個檢查點,開展夜間巡查1957次,查處未密閉運輸、無證運輸、未按規定線路行駛等違法案件32件。
嚴查嚴管嚴控 加大道路揚塵治理
在龍黃路、峽江路、長江大橋南橋頭等重要道路、節點設置檢查點位,嚴厲查處渣土運輸車輛冒裝撒漏、帶泥上路、不按規定路線行駛、隨意傾倒等違法違規行為。同時會同公安交巡警、交通執法等部門大力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打擊力度。截至目前,全區共設置737個檢查點,開展夜間巡查1957次,查處未密閉運輸、無證運輸、未按規定線路行駛等違法案件32件。
下一步,南岸區城市管理局將持續嚴格落實各項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措施,持續加強工地和道路揚塵監管,優化道路降塵措施,努力為居民**營造整潔、舒適、清爽的生活環境。
編輯:岑欣穎 責編:張小駒 審核:宋巖
傳統的揚塵污染監管方式由于監測范圍受限和監管手段單一,缺乏綜合監測技術支撐,導致無法對揚塵污染源進行***監測,使得監管部門難以***、實時、準確地獲取揚塵污染數據。傳統的揚塵監測與治理閉環難,傳統的監管方式在監測到揚塵污染后,往往缺乏有效的即時響應,即使發現問題,由于治理資源分配、響應速度不及時,治理行動滯后,事后缺乏***有效的數據和科學的評估手段,治理效果往往難以準確評估。在此同時,地方部門的多頭管理存在信息共享困難,導致在揚塵污染監測與治理過程中,各個環節之間無法有效協同,導致揚塵治理效率低下效果不佳。
為了有效監測和控制揚塵污染,克服傳統的揚塵污染監管的諸多弊端,***提高監管效率,新遠見揚塵在線綜合監管系統應運而生。
該系統綜合了視頻監控單元、AI綜合分析單元、揚塵監測單元、氣象監測單元、揚塵在線綜合模型和管理平臺,依托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光譜檢測等技術,實現在線監測、智能分析、綜合評判、管理調度、結果考評等功能,為監管部門提供了取證依據和決策支持。
系統優勢:
1.實現多維度、多場景、多模式的監測監管模式,能夠對道路、工地、堆場等多種場景***的揚塵、黑煙、渣土等多種違規行為進行有效監測和監管;采用光譜技術、人工智能(AI)等技術有機融合,精確識別,準確率高,實現***揚塵污染的***監測和預警。
2.遠程監管:同時支持手機端和PC端操作,使得監管部門能夠遠程控制查詢現場數據,提高工作效率。預測分析:能夠根據歷史數據和實時數據,預測未來的揚塵污染趨勢,為監管部門提供決策支持。
3.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的監測與治理的閉環機制:打破數據孤島,加強各部門間的信息共享和協作配合,降低協同成本;智能調度,建立多部門聯動的揚塵污染監測與治理機制,治理效果評估機制,對治理措施進行定期評估和調整,確保治理效果達到預期目標。
目前,該在線綜合監管系統已在廣東、江蘇、安徽、陜西等多個省市成功應用,取得十分***的成效。新遠見智能科技密切追求前沿科技賦能環保,不斷深耕環保細分領域,持續為環境保護提供***的設備和***的服務,為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共同目標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