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項目VHF基站設備選用TSR-2000H型VHF收發信機,滿足海上風電集中調度要求的數字化船岸通信設備,滿足VHF信號的收發、廣播和集中管理的集成化產品。
VHF基站架設高度建議不低于30米,覆蓋半徑約20公里。基站系統的物理設備主要由:收發信機、基站IP控制器、天饋系統以及配套的網絡防雷等設備組成。
其中VHF收發信機負責信號的接收和發射,基站IP控制器負責對接收發信機的遠程控制和管理。每個收發信機單獨配一套天饋系統(包括室外玻璃鋼天線、避雷器、饋線等)。 系統支持船舶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自動導入、導出功能。江西風電安全監管方案
1、可靠穩定,注重實效作為海上風電施工期間的安全監管平臺,面臨著一級部署數據量大、并發度高、可靠性要求高的嚴峻挑戰,在平臺的架構、組件、部署等設計中需要優先考慮效率及可靠性,確保基于平臺的安全監管系統能滿足用戶對系統的性能要求,系統運行可靠,停機時間滿足運維要求。
2、整合資源,集約發展構建統一的海上風電施工期的數據中心,整合施工過程中的船只、人員、物資、氣象等各類信息,加強與海事管理和安全監管部門的信息資源共享和業務聯動,為各類應用和服務提供支撐。利用拓展性、開放性的技術方案,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實現集約發展。 天津水上風電安全監管方案主要涉及海上風電建設施工期的對于船舶、人員、海上作業環境等方位的安全監管工作。
順應國家近期關于海上風電施工安全專項監管要求,本項目的主要涉及海上風電建設施工期的對于船舶、人員、海上作業環境等多方位的安全監管工作,依托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建設了一套基于AIS、雷達、VHF、CCTV等多信源數據的海上風電施工期智慧管理平臺,通過在風電場內布置多種數據感知傳感設備以多方位、多層級手段對海上風電場交通安全因素進行識別,對風電場全海域可視化監控,對進出風電場區域的船舶和人員的實時監測定位。
數據共享與接口
建立符合統一數據標準的共享數據中心平臺,能實現將系統中所需共享的異構和非異構的數據信息使用通用的數據抽取(采集、清洗、轉換或同步)方法,推送至平臺中進行共享、發布、應用;除此之外還能與海事單位所用系統發布的數據接口實現共享數據的交互。
(1)數據源配置添加需要采集的數據信息,并對需要采集的數據進行配置,包括配置數據源字段信息,數據源采集的方式,數據源存儲信息等。
(2)數據匯總支持各個分支數據源匯總數據到數據中心。采集公共數據的過程可以看成是一個數據匯總的過程,整合各個系統平臺將各業務部門的公共數據采集回來,匯集到數據中心的緩存數據庫。經過數據管理系統的比對、校驗、轉換得到一致的數據。 海上風電建設往往需要完成高難度的設備安裝、維修等施工作業,具有高風險特征,易發生海上施工安全事故。
VHF船岸移動通信是國際通用的通信手段。國際電聯(ITU)規定.水上移動業務VHF頻段無線電話頻率范圍是156 MHz~174MHz,其中對船舶報警.避讓、海事救助以及水上管制作了相應的頻率劃分。世界各國都充分利用這個頻率范圍開展內河和近海船舶間以及船岸間的無線電話通信。VHF通信所具有的這種國際標準和全球通用性質,為不同國籍船舶的通信聯絡帶來了便利.船主無須撥號,無須記號碼,在任何國籍,任何水域,只要VHF通信網電波能覆蓋的地方,就能快捷地完成船與船.船與岸之間的通信聯絡。大多數非法捕撈的漁船會非法關閉AIS設備,造成靠AIS監管困難。江西風電安全監管方案
通過攜帶個人示位標,可實時查看人員的位置信息,落水時會觸發自動報警,方便救援人員及時施救。江西風電安全監管方案
落水預警
救生衣AISMOB設備(個人示位標),落水后可向AIS基站或衛星發送求救信號,系統收到求救信號后自動標記出落水人員在電子海圖中的位置,并發出聲光報警通知監控人員。
視頻聯動當出現落水預警時,可以通過光電設備聯動功能,將攝像頭自動對準落水位置,鎖定落水人員的落水區域,輔助救援工作。
其中個人應急示位標的參數滿足:
AIS發射功率:1W
DSC發射功率:0.5W
工作溫度:-20°C-+55°C
存儲溫度:-30°C-+70°C
防水:10m深度
通過標準:RTCMSC11901,EN303098-1、 江西風電安全監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