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實現網絡互聯,絕大多數IT系統(數據、視頻、語音和多媒體信息)都可以在其上運行,滿足用戶多種信息化和智能化需求。公有云、私有云或者混合云方式都是可用的,多種聯網方式(4G\5G、家用寬帶、數據專線和無線專網等)可以有機融合,實現異地遠程互聯。公網不做安全防范,系統形同“裸奔”,不但安全性無法保證,在攻擊、病毒肆虐的互聯網上,系統癱瘓、數據丟失會嚴重影響系統可靠性和可用性,所以,無線廣域網方案必須采用VPN(虛擬網)技術來提高其安全性。以某漁政部門漁船管理需求為例,結合“硬件VPN”和“私有云互聯”實現安全性和可靠性較高的無線廣域網WWAN方案。漁船定位終端是一種用于追蹤和監控漁船位置的設備。GPS 漁船定位終端設備
船只管理的業務需求,包括但不限于:
(1)高清視頻監控:在船只上安裝IP網絡攝像機,將實時圖像傳輸回指揮調度中心,并進行存儲。輔助調度人員監控船只安全,為管理提供一手資訊,保證航行安全。
(2)移通物聯北斗定位導航系統:實時獲得渡船的北斗經緯度定位信息,提高調度的科學性,保障渡船航行安全。其他的業務系統,諸如IP電話、IP廣播、語音對講、會議電視等,也同樣都離不開網絡的支持,所以我們首先探討船舶的聯網解決方案。
GPS 漁船定位終端漁船監管漁船定位終端可以與海事部門的系統對接,實現海上交通管理。
俗話說“三分行船七分險”,漁民海上作業不止會面臨自然風險,還會面臨在陌生海域迷失方向、觸礁擱淺、船舶碰撞等意外情況。部分漁民為了捕獲更多漁貨,可能會不顧自身安全冒險去禁漁區、超航區出海作業。針對以上風險,漁政人員可通過電子圍欄設置海上安全航行區、危險區、禁行區等,規范路線。漁船一旦進出所設區域,系統將自動報警,管理人員通過漁船定位數據可輕松查看船只的出行時間和航行軌跡,從而及時跟進召回,保障漁民出海安全。
AIS是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utomaticIdentificationSystem)的簡稱,由岸基(基站)設施和船載設備共同組成,是一種新型的集網絡技術、現代通訊技術、計算機技術、電子信息顯示技術為一體的數字助航系統和設備。它是國際通行的船舶定位識別有效工具,并有專門的無線電工作頻段(156.025MHz至162.025MHz)。AIS屬于國際海事系統,造價較高。一般說來,國際航線300總噸及以上所有船舶在船舶建造時必須安裝AIS,內河航行的船舶特別是小型船常常是沒有安裝相關系統的。另外,海事、漁政部門要利用AIS系統,必須自建AIS接收基站才能部署相關系統,基站的聯網和供電也需要投入,這也為這種技術的普及增加了難度。它還可以提供漁船的歷史軌跡,方便漁民進行航線規劃和回放。
在漁船上接入了基于北斗的智慧鄉鎮漁船定位終端,該終端能夠實時定位漁船位置,同時基于北斗三號短報文特色服務,實現信息傳輸,為風險預警、漁船管理和海上救援提供了便利。此外,融合多種技術,當地的養殖戶能夠使用手機查看鮑魚養殖區的實時情況,節約了巡視時間和人力成本。
移通物聯一體式船舶終端采用一體化集成設計,具備北斗三號短報文通信,以及北斗和GPS雙系統定位功能。本產品集成度高、功耗低,體積小巧便于安裝,可滿足用戶在海洋各種極端條件下對北斗衛星通信和定位的需求;采用太陽能充電,內置可充電鋰電池,無需外電可實時上報船舶位置,實現“全天候,全時段”對船位動態實時監管,適用于海洋漁業、水利航運等領域,可用于小型漁船。漁船定位終端支持遠程報警和追蹤,保障漁船的安全。GPS 漁船定位終端設備
漁船定位終端具有高精度定位功能,可準確顯示漁船的位置。GPS 漁船定位終端設備
AIS的正確使用有助于加強海上生命安全、提高航行的安全性和效率,以及對海洋環境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