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質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體內正邪之氣的盛衰狀況,是疾病發生與否和疾病過程中表現出種種差異的根本原因。大量數據表明,偏頗體質是某些疾病的易感因素。以下列舉一下八種偏頗體質對不同疾病易感性的狀況——氣虛質:平素體質虛弱,衛表不固易患感冒;或病后抗病能力弱,易遷延不愈;易患內臟下垂、虛勞等病。陽虛質:發病多為寒證,或易從寒化,易病痰飲、腫脹、泄瀉、陽痿。陰虛質:易患有陰虧燥熱的病變,或病后易表現為陰虧癥狀。痰濕質:易患消渴、中風、胸痹等病證。濕熱質:易患瘡癤、黃疸、火熱等病證。血瘀質:易患出血、癥瘕、中風、胸痹等病。氣郁質:易患郁證、臟躁、百合病、不寐、梅核氣、驚恐等病證。特稟質:易藥物過敏,易患花粉癥及呼吸系統疾病;遺傳疾病如血友病、先天愚型及中醫“五遲”、“五軟”、“解顱”等;胎傳疾病如胎寒、胎熱、胎驚、胎肥、胎癇、胎弱等。中醫體質辨識與健康管理。品質好的中醫體質辨識儀
體質偏頗可使機體“陰平陽秘”的健康狀態發生改變,導致疾病的發生及轉歸。中醫體質是指人類個體在生命過程中,由遺傳性和獲得性因素所決定的表現在形態結構、生理機能和心理活動方面綜合的相對穩定的特性。比如說有些人身材修長,有些人敦實厚重,有些人肌肉緊實,有些人皮肉疏松,有些人情緒易激、經常唉聲嘆氣,而有些人則心性豁達、處事淡然。體質的形成受先天遺傳、后天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慣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具有相對穩定又動態可變的特點。體質即會隨著年齡的變化而改變,比如人的生、長、壯、老、已與腎氣的增長關系密切,“人過四十而陰氣自半”,所以人進入40歲以后,體質慢慢變成以虛為主,兼加痰瘀;又如小兒生命力旺盛,但陰陽精氣均未成熟,故中醫稱之為“稚陰稚陽”之體,極易受到外界飲食環境的影響。天津中醫體質辨識儀要多少錢為什么說中醫體質注重“天人合一”?
體質既稟成于先天,亦關系于后天。體質的穩定性由相似的遺傳背景形成,年齡、性別等因素也可使體質表現出一定的穩定性。然而,體質的穩定性不是確定的,個體在生長壯老的生命過程中,由于受環境、精神、營養、鍛煉、疾病等內外環境中諸多因素的影響,會使體質發生變化。體質只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同時具有動態的可變性。這種特征稱為體質的可調性。鑒于體質的以上兩種特性,調理體質的重點,在于減輕邪盛與正虛體質的偏頗程度,循序漸進,使整體身心狀態日趨健康,而不是一下徹底改變不良體質。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不應繼續以疾病為主要對象,而應以人類健康作為醫學研究的主要方向”。在中醫學中則屬于“治未病”的范疇。“治未病”即“未病先防”,應在“未病”時重視養生、調攝,以防邪、辟邪。而啟達中醫體質辨識系統就是治未病抓手,為“治未病”提供了方法與途徑”。啟達醫療研發的中醫體質辨識系統是一項中醫體檢內容,適用于醫院、社區服務中心、體檢中心、診所、校醫室等基層醫療機構以及養老院、藥房、企業、服務大廳等機構,將逐漸在公共衛生服務中扮演重要角色,助力中醫藥預防保健事業發展。如何觀察調理體質效果?
可遵從四時調補法——①春宜升補:順應陽氣升發之性,食性宜清輕升發,宣透陽氣。宜多食蔬菜,如菠菜、芹菜、春筍、薺菜等輕靈宣透、性溫平淡之品。②夏宜清補:宜選用清熱解暑、清淡芳香之品,不可食用味厚發熱的食物。多食新鮮水果,如西瓜、番茄、菠蘿等,以及其他清涼生津食品如金銀花、菊花、蘆根、綠豆、冬瓜、苦瓜、黃瓜、生菜、豆芽等。③秋宜平補:進食補品宜選用寒溫偏性不明顯的藥食,不宜用大寒大熱之品,另外秋天氣候干燥,宜食用濡潤滋陰之品如沙參、麥冬、阿膠、甘草等。④冬宜溫補:選用溫熱之品以輔助散寒,如姜、桂、胡椒、牛肉、羊肉、狗肉等。自然環境與中醫體質的關系是什么?天津中醫體質辨識儀要多少錢
啟達中醫體質辨識有哪些基本參數呢?品質好的中醫體質辨識儀
中醫對體質的論述始于西漢時期的《黃帝內經》,但長期以來,有關中醫體質內容,只散見于一些醫著和文獻,并未形成專門的學科體系。上個世紀70年代,王琦教授開始從事中醫體質學說的理論、基礎與臨床研究,并逐步確立了中醫體質理論體系,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理論,如體質四項基本原理:體質過程論、心身構成論、環境制約論和稟賦遺傳論,它們共同奠定了中醫體質研究的出發點和理論背景;“王琦中醫體質九分法”——包括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瘀血質、氣郁質、特稟質等9種基本類型,不同體質類型在形體特征、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病理反應狀態、發病傾向等方面各有特點;“三辨理論”——辨體、辨病、辨證診療模式等。品質好的中醫體質辨識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