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冰漿蓄冷的特點:冷水機制冷高效,制冷主機在-3度出水效率更高,比靜態蓄冷-6度出水效率高10%,蓄冷時COP由4.3提高到4.8。全程滿載,冷水機用于動態制冰時,制冰全時段保持-3度出水,無卸載無衰減。高穩定性,動態制冰全時段保持水流冰漿流穩定,無板換冰堵無冰漿冰堵現像。高靈活性,動態蓄能系統“換熱” “制冰” ”儲冰”時間及空間分離,對場要求極低。多功能,動態蓄能系統蓄冰槽內為保溫水箱無其它設備,天然自帶儲熱功能。低溫出水,融冰取水直接抽取冰水(外融冰)實現單融冰低溫出水大溫差供冷。快速匹配負荷,由于冰晶表面積無限大,融冰供冷功率遠遠大于冷水機直供,60秒即可匹配較大負荷。單融冰供冷,動態冰為外融冰系統且表面積無限大,供冷量完全匹配負荷無需啟動冷水機。動態冰蓄冷可以改善水資源的利用效率,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浙江低碳動態冰蓄冷原理
過冷水式動態冰蓄冷技術是通過把普通淡水冷卻到低于0℃的液態過冷狀態,再經超聲波促晶生成流態化冰漿的技術,過冷水式動態冰蓄冷技術的主要先進技術點在于把制冰過程的熱傳遞和冰水相變兩個環節從空間上徹底分離,一舉解決傳統制冰工藝中結冰對傳熱的惡劣影響,從而大幅度降低其制冰能耗并提高制冰效率。動態冰系統節省運行費用:蓄能型空調系統初投資略高于常規空調系統,但運行電費較低, 總成本節省約50%。創造客戶價值:蓄冰蓄熱空調系統較大的價值在于為客戶節省運行費用, 一個運行良好的蓄能空調,年節省電費約40-60%,運行時間越長節省比例越大。四川低碳動態冰蓄冷系統動態冰蓄冷是一種先進的冷卻技術,能夠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技術名稱。動態冰蓄冷技術。適用范圍:1、部分區分峰谷電價地區,各種大型中間空調系統;2、牛奶及食品等工藝上需要穩定的低溫水的行業。我國大部分地區處于溫帶和亞熱帶,每年空調使用時間較長,在南方地區甚至可達8個月。夏季高溫時段空調用電負荷,特別是大型中間空調、區域供冷和地鐵空調等空調負荷集中,是造成城市電力負荷峰谷差的主要原因,而冰蓄冷空調是實現用戶側調峰的有效技術之一。目前我國已有的蓄冰空調工程設備70%以上來自國外,且99%都屬于靜態蓄冰技術,主要包括盤管制冰、冰球制冰等傳統靜態制冰方式,其體積大、運行成本高、制冰效率低,平均制冷量只有空調工況制冷量的50%。
主要技術指標:1)額定制冰工沉下,主機蒸發溫度2-6℃;2)制冰工沉下,制冷主機單機能效(COP)>3.0;3)蓄冰槽較大蓄冰量245%。技術應用情況:目前,該技術在民用建筑、工業廠房已得到應用,如佛山高新區創新中心動態冰蓄冷系統、富士康集團辦公樓動態冰蓄冷系統、清華紫光信息港、新百麗鞋業等實施了多項動態冰蓄冷工程。由稀濃度的乙二醇(或其他鹽類)水溶液制出的冰晶顆粒十分細膩,粒徑可低于500μm,蓄冰槽冰漿固相含量(IPF)可達50%以上。流態化動態冰蓄冷技術的先進性及應用:前景:流態化動態冰蓄冷技術克服了傳統冰球、盤管式冰蓄冷技術中的較主要缺陷,因此一經推出即顯示出巨大的應用前景。動態冰蓄冷可以減少冷卻設備的運行時間,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兩種技術在基本原理上是一致的,但形式差別較大,下面分別說明。過冷水式動態制冰技術,過冷水式動態制冰技術的基本原理是:首先把水在過冷卻熱交換器中冷卻至低于0℃的過冷狀態,然后把過冷水輸送至特殊的過冷卻解除器中解除過冷,生成大量細小的冰晶顆粒,與剩余的液態水一起形成0℃下的冰漿。這種制冰過程中較關鍵的技術在于確保流過過冷卻熱交換器的液態水具有盡可能大的過冷度,但同時又必須保證過冷水不能在流出熱交換器之前生成冰晶,否則換熱器將被堵塞甚至破壞。此外,還應有高效率的過冷卻解除技術,以確保過冷水能夠連續快速結晶。動態冰蓄冷可以減少空調系統的能耗,降低環境污染。江西乳業動態冰蓄冷散熱
在低峰時段,利用廉價電力將水冷卻成冰,然后在高峰時段釋放冷量。浙江低碳動態冰蓄冷原理
過冷卻蛋殼熱交換器可以采用殼管式、套管式、板式等多種形式的換熱器。為了防止過冷水在換熱器內結冰,換熱器內表面需要或進行特殊涂層處理,同時對換熱器內部的流場特性也有很高的要求,否則很難獲得足夠大的過冷度,以及避免堵塞。過冷卻基礎理論解除關鍵技術也包括多種,如機械方法、熱方法、超聲波方法等。過冷水式動態制冰技術的系統控制要求非常高,這也是該技術走向所面臨的一大技術難點。由于冰漿中固液兩相存在密度差,在蓄冰槽中可以循環抽取出冰漿中分離出來的液態水,再送回制冰管理系統中生成冰漿,由此可使蓄冰槽內的冰漿固相含量(IPF)達到 60%以上。浙江低碳動態冰蓄冷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