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冰筒的材料技術要求,蓄冰筒外殼采用電冰箱外殼生產工藝,筒體由8MM工程材料制成;蓄冰筒保溫材料由50毫米厚的聚氨酯發泡材料整體發泡而成,外殼用1.0毫米厚的防火防撞防潮鋁合金保護板,整個蓄冰桶由聚氨酯發泡成為一個整體,具有強度高,保溫性能好的特征;蓄冰筒的關鍵導熱材料均系國外特殊定制進口,工廠化批量生產能保證每一個蓄冰筒性能完全一致;蓄冰筒采用逆流熱交換器平均控制法,在結冰的過程中,水不會被冰包圍,冰塊可以自由滑動,因而避免產生應力或凍壞冰筒。建筑能耗的優化與冰蓄冷系統的使用密切相關,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廣西速凍庫冰蓄冷散熱
技術優點:1. 單元體積小,可充分利用有效空間,蓄冰桶直徑分別為2.3 米和1.8 米,根據蓄冷量不同,蓄冰桶高度分為各種規格,可充分利用建筑物內邊角等廢棄空間。蓄冰桶可根據空間的需要安裝于室內、室外,甚至可以疊放,或埋在地下以節約空間;2、靈活的設計使蓄冰空調系統均可達到四種運行模式:1.雙工況主機制冰模式(夜間蓄冷)2.雙工況主機制冰兼為未端供冷模式3.雙工況主機單獨供冷模式4.蓄冰桶融冰單獨供冷模式。常用冷媒為乙二醇的水溶液。黑龍江冰蓄冷廠家在一些國家,冰蓄冷已被普遍用于醫院和數據中心的冷卻系統。
蓄冷運行費用分析:1)與常規空調系統相比,本蓄冷空調方案在運行費用上具有明顯優勢。在夜間電價谷期23:00~07:00,雙工況制冷主機將15%乙二醇水溶液降溫至1℃,并通過板式換熱器將冷量以水的顯熱形式儲存在蓄冷槽內。在白天用電高峰時段,則將蓄存的冷量釋放給建筑物供冷。此外,在非蓄冷時段,系統會優先利用蓄冷槽的冷量供冷,避免開啟主機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費。因此,本蓄冷空調方案能夠明顯降低空調系統的運行費用。2)本系統年蓄冷轉移的空調冷量為300×1340=402,000RTH。3)在年蓄冷轉移高峰時段,可節省402,000×0kWh/RT=402,000kWh的電量。4)考慮效率因素,每轉移1kWh電力可節省費用為846-2×2=606元/kWh。5)因此,年節省運行費用為402,000×606=243,600元。
蓄冷空調特點:(1)轉移制冷機組用電時間,起到轉移電力高峰期用電負荷的作用。(2)蓄冷空調系統的制冷設備容量和裝設功率小于常規空調系統,一般可減少30%~50%。(3)蓄冷空調系統的一次投資比常規空調系統要高。如果計入供電增容費及用電集資費等,有可能投資相對或增加不多。(4)蓄冷空調系統的運行費用由于電力部門實行峰谷電價政策,比常規空調系統要低,分時電價差值愈大,得益愈多。(5)蓄冷空調系統制冷設備滿負荷運行比例增大,狀態穩定,提高設備利用率。(6)蓄冷空調不一定節電,而是合理使用峰谷段的電能。制冰時所用的能量可來自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資源。
選型,除了空調供冷外,全天的其余時間全部用于蓄冷,這樣可使主機的容量減少至較小值。蓄冷比例的確定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在方案設計中一般先初步選擇較典型的幾個值(如30%等),經設備初選型,根據當地有關的電力政策并計算初投資、運行費、并考慮其它因素然后選定較佳的比例值。流程選擇,蓄冰空調系統的制冷機組與蓄冰裝置可以有多種組成。基本上可以分為串聯系統和并聯系統兩種。并聯流程在發揮制冷機與蓄冰罐的放冷能力方面均衡性較好,夜間蓄冷時只需開啟功率較小的初級泵運行,蓄冷時更節能,運行靈活。冰蓄冷技術有效幫助企業節約能源開支,提高生產效率,對于企業的經濟效益具有明顯影響。廣西速凍庫冰蓄冷散熱
冰蓄冷技術的應用明顯優化了建筑物的能源消耗結構,提高了建筑物的用能效率,為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廣西速凍庫冰蓄冷散熱
不足之處:①如果主機和蓄冷裝置等設備均布置于制冷機房內,蓄冰裝置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間(解決辦法:可以埋在綠化帶下,布置在汽車坡道下等無用空間)。②機房設備投資比常規水冷電制冷和溴化鋰機組系統稍高。③冰蓄冷只能夏天供冷,需要供熱系統(可以采用熱網換熱供暖,熱網容量遠低于溴化鋰機組所需,只有50%左右容量)。水蓄冷系統的原理:水蓄冷系統主要由制冷機組、蓄冷水池(或蓄冷罐)、板式換熱器、供冷水泵、蓄冷水泵、放冷水泵、冷卻塔以及冷卻水泵等部分組成。廣西速凍庫冰蓄冷散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