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冰蓄冷技術是指用制冷劑直接與水進行熱交換,使水結成絮狀冰晶;同時,生成和溶化過程不需二次熱交換,由此較大程度上提高了空調的能效。冰漿的孔隙遠大于固態冰,且與回水直接進行熱交換,負荷響應性能很好。技術名稱:動態冰蓄冷技術;適用范圍:1、部分區分峰谷電價地區,各種大型中央空調系統,2、牛奶及食品等工藝上需要穩定的低溫水的行業。我國大部分地區處于溫帶和亞熱帶,每年空調使用時間較長,在南方地區甚至可達8個月。動態冰技術,通過智能化控制系統,實現自動化運行,降低人力成本。廣西機房動態冰工程案例
工作原理:動態冰蓄冷技術主要通過制冰和釋冷來實現蓄冷。在電力需求低峰時段,制冷機組將冷卻水通過小板換(加熱板換)將冰槽內的水加熱到0.5度以去除冰晶,然后將水降低到-2度以下形成冰。在電力需求高峰時段,通過融化冰晶來釋放冷量,以滿足建筑的空調需求。此外,動態冰蓄冷技術在建筑行業各種中央空調系統中得到應用,適用于溫帶和亞熱帶的氣候條件。這種技術的應用不只提高了空調系統的能效,還有助于優化電力使用模式,對于實現能源的有效利用和環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四川動態冰工程案例動態冰技術,節能效果明顯,較傳統冷卻方式降低能耗30%以上。
冰蓄冷主要特點:電力移峰填谷 均衡電力負荷,加強電網負荷側(Demand Side Management)的管理。由于轉移了制冷機組用電時間,起到轉移電力高峰期用電負荷的作用。制冷機組在夜間電力低谷時段運行,儲存冷量,白天用電高峰時段,用儲存的冷量來供應全部或部分空調負荷,少開或不開制冷機。對城市電網具有明顯的“移峰填谷”的作用,社會效益明顯。享受峰谷電價 由于電力部門實行峰、谷分時電價政策,所以冰蓄冷中央空調合理利用谷段低價電力,與常規中央空調系統相比,運行費用較大程度上降低,經濟效益明顯。且分時電價差值愈大,得益愈多。
蓄冷設備優先式:蓄冷設備優先式運行策略是指蓄冷設備優先釋冷,超過釋冷能力的負荷由制冷機組負責供冷。這種方式通常用于單位蓄冷量所需的費用低于單位制冷機組產冷量所需的費用。蓄冷設備優先式在控制上要比制冷機組優先式相對復雜些。在下一個蓄冷過程開始前,蓄冷設備應盡可能將蓄存的冷量全部釋放完,即充分利用蓄冷設備的可利用蓄冷量,降低蓄冷系統的運行費用;另外應避免蓄冷設備在釋冷過程的前段時間將蓄存的大部分冷量釋放,而在以后尖峰負荷時,制冷機組和蓄冷設備無法滿足空調負荷需要的現象,因此應合理地控制蓄冷設備的剩余冷量,特別是對于設計日空調尖峰負荷出現在下午時段時非常重要。冰球作為熱交換介質,具有高熱容、高熱導率等特點。
冷庫空調系統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負荷。首先,它可以提高冷水機的制冷能力和低負荷時壓縮機頻繁啟停的問題。其次,它可以用來改善和平穩電網上的負載。由于冷庫空調系統在夜間運行,環境溫度低,冷凝溫度也低,因此制冷功率更高效,能在一定程度上節能。1、適用于冷庫空調工程。制冷空調工程以電為驅動能源,在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情況下,通過技術經濟比較合理,適宜采用冷庫空調系統。實行峰谷電價,且差異較大;2、間歇性使用空調工程,以及使用短時間空調工程的;3、空調負荷峰谷差、低谷期負荷小的連續空調工程;4、無增容條件或限制增容條件的空調工作;5、在一定時期內限制空調制冷用電量的空調工程。高效制冷,滿足醫療行業低溫儲存需求。廣西機房動態冰工程案例
科學家通過鉆探冰芯樣本,分析動態冰中的微小氣泡成分。廣西機房動態冰工程案例
以下對本機組的三個功能工況做簡單的介紹,系統原理圖如下:1制冷水工況,可同常規機組制取供空調末端直接使用的空調工況的冷凍水,本報告不再詳述。2制冰晶工況,同上述原理,本系統采用的是以約3.5%溶度改性抑制性乙二醇水溶液或丙二醇水溶液替代水作為供冷(蓄冷)介質,溶液集載冷、蓄冷、供冷于一體,蓄冰時溶液在蒸發器(換熱器或冰晶生成器)中降溫析出冰晶,溶液析出冰晶后成為流態冰,此時流態冰平均質量溶度2.5~3.5%,在蓄冰槽內冰晶與溶液自然分離,溶液在下部,冰晶在上部。廣西機房動態冰工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