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針座連接至待測點:(1)顯微鏡小倍數物鏡下找到待測點(或附近的位置),使待測點成像清晰。(2)確認定位器XYZ三軸均中間行程位置(即各軸導軌端面螺絲對齊)。Z軸也可略向上錯開3mm左右。(3)安裝并調節好針座的高度,側向平視,觀察針座與樣品臺(或樣品)間的距離(大概5mm,或略小于5mm)。可通過調節針座臂或針座臂適配器的高度進行粗調定位。(4)移動定位器,將所有針座移動至顯微鏡光斑下。此時通過目鏡觀察可看到針座的虛影(針座成像未實體化)。針座穿刺操作簡單方便,能夠把胸腔內液體抽取干凈。韶關ph2.0針座
在工藝方面,常用的測試針座是由針頭、針管、彈簧這三個組件構成的,測試針座中的彈簧是測試針座使用壽命的關鍵因素,電鍍處理過的彈簧使用壽命高,不會生銹,也能提高測試針座是持久性和導電性。因此,電鍍工藝是生產半導體測試針座的主要技術,而國內的電鍍工藝尚且有待突破。長期以來,國內針座廠商均處于中低端領域,主要生產PCB測試針座、ICT測試針座等產品。總體來說,只要好的芯片、好的封測廠商才需要用到半導體測試針座,只有國內好的芯片和測試遍地開花,整個產業足夠大,國產配套供應商才能迅速成長起來。惠州1.25mm針座尺寸針座進而縮小了產品體積,降低了產品生產成本。
鏈輪式針座上安裝多個吸種針,在吸種針圓周外側部位處包容配置留有豁口的柔性護種帶,柔性護種帶由帶輥Ⅰ,Ⅱ,Ⅲ,Ⅳ,Ⅴ支撐,帶輥Ⅰ為驅動輥,在隨動軸上固裝鏈輪式驅動套和轉動套裝鏈輪式針座,負壓氣道設置在隨動軸上。在柔性護種帶豁口部位處設置氣體噴嘴和導種管;本器采用種子自身重力,旋轉離心力和氣流吹力的三力合一作用將種子從吸種針上卸下,完成氣吸排種器的排種作業,具有排種可靠,漏播率低,作業故障少,結構緊湊,合理的特點。
針座主要應用于半導體行業、光電行業、集成電路以及封裝的測試。普遍應用于復雜、高速器件的精密電氣測量的研發,旨在確保質量及可靠性,并縮減研發時間和器件制造工藝的成本。針座從操作上來區分有:手動,半自動,全自動。從功能上來區分有:溫控針座,真空針座(很低溫針座),RF針座,LCD平板針座,霍爾效應針座,表面電阻率針座。經濟手動型根據客戶需求定制:chuck尺寸:4"*4"6"*6"8"*8"12"*12"(可選);移動行程:4"*4"6"*6"8"*8"12"*12"(可選);chuckZ軸方向升降10mm(選項)方便針座與樣品快速分離;顯微鏡:金相顯微鏡、體式顯微鏡、單筒顯微鏡(可選);顯微鏡移動方式:立柱環繞型、移動平臺型、龍門結構型(可選);針座座:有0.7um、2um、10um精度可選,磁性吸附帶磁力開關;可搭配Probecard測試;適用領域:晶圓廠、研究所、高校等。針座提高了該裝置的適用性,通過電機帶動異形轉輪轉動。
針座的使用:1、將樣品載入真空卡盤,開啟真空閥門控制開關,使樣品安全且牢固地吸附在卡盤上。2、使用卡盤X軸/Y軸控制旋鈕移動卡盤平臺,在顯微鏡低倍物鏡聚焦下看清楚樣品。3、使用卡盤X軸/Y軸控制旋鈕移動卡盤平臺將樣品待測試點移動至顯微鏡下。4、顯微鏡切換為高倍率物鏡,在大倍率下找到待測點,再微調顯微鏡聚焦和樣品,將影像調節清晰,帶測點在顯微鏡視場中心。待測點位置確認好后,再調節針座座的位置,將針座裝上后可眼觀先將針座移到接近待測點的位置旁邊,再使用針座座-Z三個微調旋鈕,慢慢的將針座移至被測點,此時動作要小心且緩慢,以防動作過大誤傷芯片。針座方便快速在工業連接器絕緣針座上成型孔。中山2.54彎針座源頭廠家
針座其自動化程度和組裝效率高。韶關ph2.0針座
臥式針座的固定結構,其包括針座本體,針座引腳,固定倒勾,安裝孔,該固定倒勾與該針座引腳設于該針座本體的底面,該固定倒勾中的每一固定倒勾均具有一凸結構,且該凸結構的設于與針座引腳平面垂直的方向。將固定倒勾的凸結構的設在與該針座引腳垂直的方向,使得在使用具有不同引腳的針座時,可改變固定倒勾與該固定槽的配合位置,將該針座固定于該固定槽內即可,而不需要更換PCB,提高了PCB的通用性。該固定倒勾能夠在該固定槽內移動。韶關ph2.0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