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級”進口化妝品是對消費者的誤導
一些進口化妝品生產企業在生產化妝品時使用了某些可用于生產“食品”的原料。因此,一些商家就借機稱這樣的化妝品為“食品級”進口化妝品,以表示其銷售的進口化妝品更安全,特別是暗示家長,把這樣的進口化妝品給兒童使用更安全,兒童即使吃了都沒風險。事實上,化妝品和食品是兩種不同類別的產品,依據不同的法規規定,適用不同的產品標準、原料要求、生產條件等,根本不存在所謂的“食品級”進口化妝品。
根據《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化妝品是以“涂擦、噴灑或者其他類似方法”,施用于皮膚、毛發、指甲、口唇等人體表面的日用化學工業產品。因此,化妝品不是為食用而設計的產品。在進口化妝品的日常使用中,如偶爾少量從口唇部攝入化妝品,例如:口紅、唇膏被舔食入口,也不必過于擔心,因為這種攝入量較小,仍在安全容許的范圍內。但如果兒童把進口化妝品誤當作食品,主動大量攝入,則可能導致健康風險,如果出現不適癥狀,還應及時就醫。根據《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化妝品標簽禁止標注“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進口化妝品的標簽宣稱“食品級”“可食用”等,違反了化妝品標簽管理的法規規定,應予禁止。 報關進口化妝品,責任重大。自貿區運輸進口化妝品客戶案例多多
使用進口化妝品新原料生產化妝品的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應當及時向化妝品新原料注冊人、備案人反饋進口化妝品新原料的使用和安全情況。出現可能與進口化妝品新原料相關的化妝品不良反應或者安全問題時,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應當立即采取措施控制風險,通知進口化妝品新原料注冊人、備案人,并按照規定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報告。省、自治區、直轄市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收到使用了進口化妝品新原料的化妝品不良反應或者安全問題報告后,應當組織開展研判分析,認為進口化妝品新原料可能存在造成人體傷害或者危害人體健康等安全風險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采取措施控制風險,并立即反饋技術審評機構。技術審評機構收到省、自治區、直轄市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或者進口化妝品新原料注冊人、備案人的反饋或者報告后,應當結合不良反應監測機構的化妝品年度不良反應統計分析結果進行評估,認為通過調整進口化妝品新原料技術要求能夠消除安全風險的,可以提出調整意見并報告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認為存在安全性問題的,應當報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撤銷注冊或者取消備案。上海清關進口化妝品歡迎咨詢遵守相關法規,進口化妝品才能合法上市。
海關總署可以根據風險類型和程度,決定并公布采取以下快速反應措施:(一)有條件地限制進出口,包括嚴密監控、加嚴檢驗、責令召回等;(二)禁止進出口,就地銷毀或者作退運處理;(三)啟動進出口化妝品安全應急預案。主管海關負責快速反應措施的實施工作。對不確定的風險,海關總署可以參照國際通行做法在未經風險評估的情況下直接采取臨時性或者應急性的快速反應措施。同時,及時收集和補充有關信息和資料,進行風險評估,確定風險的類型和程度。進口化妝品存在安全問題,可能或者已經對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損害的,收貨人應當主動召回并立即向所在地海關報告。收貨人應當向社會公布有關信息,通知銷售者停止銷售,告知消費者停止使用,做好召回記錄。收貨人不主動召回的,主管海關可以責令召回。必要時,由海關總署責令其召回。出口化妝品存在安全問題,可能或者已經對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損害的,出口化妝品生產企業應當采取有效措施并立即向所在地海關報告。主管海關應當將轄區內召回情況及時向海關總署報告。海關對本辦法規定必須經海關檢驗的進出口化妝品以外的進出口化妝品,根據國家規定實施抽查檢驗。
進口化妝品料體通過加工手冊灌裝加工后,成品的原產國是如何確定的?
加工手冊的進口料件是境外化妝品料體和與料體密切接觸的包裝材料,且料體不再進一步添加除“水”之外的配料時,通過加工手冊加工成的成品的原產國,是這樣確定的。
如果進口化妝品的料體和與料體密切接觸的包裝材料原產國都為境外同一國家(地區),按照“隨所裝貨物進出口的包裝、包裝材料和容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中與該貨物一并歸類的,該包裝、包裝材料和容器的原產地不影響所裝貨物原產地的確定;對該包裝、包裝材料和容器的原產地不再單獨確定,所裝貨物的原產地即為該包裝、包裝材料和容器的原產地”的規定,灌裝加工后的化妝品原產國為進口化妝品料體的原產國。
如果進口化妝品的料體為境外國家,與料體密切接觸的包裝材料原產國為中國或另一國家,按照“隨所裝貨物進出口的包裝、包裝材料和容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中與該貨物一并歸類的,該包裝、包裝材料和容器的原產地不影響所裝貨物原產地的確定;對該包裝、包裝材料和容器的原產地不再單獨確定,所裝貨物的原產地即為該包裝、包裝材料和容器的原產地”的規定,灌裝加工后的化妝品原產國為進口化妝品料體的原產國。 合規進口,讓消費者放心使用化妝品。
進口化妝品注冊申請人、備案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是依法設立的企業或者其他組織;(二)有與申請注冊、進行備案進口化妝品相適應的質量管理體系;(三)有不良反應監測與評價的能力。注冊申請人初次申請特殊進口化妝品注冊或者備案人初次進行普通進口化妝品備案的,應當提交其符合前款規定要求的證明資料。進口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國家標準、技術規范和注冊備案管理等規定,開展化妝品研制、安全評估、注冊備案檢驗等工作,并按照化妝品注冊備案資料規范要求提交注冊備案資料。進口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應當選擇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國家標準和技術規范要求的原料用于進口化妝品生產,對其使用的進口化妝品原料安全性負責。進口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申請注冊、進行備案時,應當通過信息服務平臺明確原料來源和原料安全相關信息。進口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應當明確產品執行的標準,并在申請注冊或者進行備案時提交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進口化妝品注冊申請人、備案人應當委托取得資質認定、滿足化妝品注冊和備案檢驗工作需要的檢驗機構,按照強制性國家標準、技術規范和注冊備案檢驗規定的要求進行檢驗。報關進口化妝品,品質與合法性并重。外高橋機器貼標進口化妝品操作流程標準
化妝品進口需謹慎,報關流程要熟知。自貿區運輸進口化妝品客戶案例多多
加工手冊的進口化妝品料件是境外產料體,在中國的保稅區添加配料后,功效發生了改變,加工手冊加工成的成品料體的原產國,是如何確定?
如果進口化妝品的料體經過進一步調配,功效發生實則性改變,按”’稅則歸類改變’標準,是指在某一國家(地區)對非該國(地區)原產材料進行制造、加工后,所得貨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中的四位數級稅目歸類發生了變化。”的規定,通過加工手冊加工成的成品料體的原產國,應該是中國。
如果進口化妝品的料體經過進一步調配,功效發生改變,按”’稅則歸類改變’標準”,HS仍為進口化妝品料體的HS,這時就需要按”‘從價百分比’標準,是指在某一國家(地區)對非該國(地區)原產材料進行制造、加工后的增值部分超過了所得貨物價值的30%。”的規定來確定原產國了,增值部分超過了所得貨物價值的30%的,原產國為中國;增值部分未超過了所得貨物價值的30%的,原產國為境外國。
如果對進口化妝品料件進行調配和加工,是為了規避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于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等有關規定的,原產國仍為境外國。某市利用保稅加工手冊對美國產”植物原料”進行加工成“果干”,HS四位數級稅目發生了變化,但原產國仍應為美國而不是中國。 自貿區運輸進口化妝品客戶案例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