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如何防患于未然常用的護理措施(與機械通氣相關的護理)●口咽部管理由于口腔內細菌繁殖迅速,氣管導管可以妨礙會厭關閉,因此細菌隨口咽分泌物由導管周圍經聲門下漏進呼吸道等可增加VAP的發生率。護理措施:在氣管插管前用呋喃西林、洗必泰交替漱口或擦洗2次;氣管插管后,口腔內導管周圍用呋喃西林紗布堵塞;氣管切開者切口周圍需要進行每日換藥及口腔護理,并及時清理口腔分泌物。呼吸機管路及相關物品的管理●呼吸機管道是患者呼吸道細菌寄居的重要部位,而管路的冷凝水是重要污染源。護理措施:應加強呼吸機管路系統的管理及消毒,呼吸機設備需要由專人管理;濕化罐和霧化器內霧化液應及時傾倒,冷凝水集結瓶應置于管路較低位置并及時傾倒,以防反流。設備工作時在氣囊壓力穩定狀態下(電磁閥關閉、氣泵不啟動的狀態下)每分鐘系統壓力下降小于2cmH20。福建氣管壓力連續監測與控制儀銷售電話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診斷、預防和***指南(2013)診斷VAP的診斷困難,爭議較大。臨床表現和影像學的改變均缺乏特異性。活檢肺組織培養是肺炎診斷的金標準。因其是有創檢查,臨床取材困難,早期不常進行,不利于指導早期初始的經驗用藥。文獻報道的多種檢測方法目前尚無統一標準,因此各種病原學檢測方法對VAP診斷的準確性受到質疑。根據現有的研究證據,VAP的診斷主要依據臨床表現、影像學改變和病原學診斷。近年來,一些與***相關的生物標志物可提高臨床對***的識別,其對VAP的診斷意義值得關注。而臨床肺部***評分(CPIS)可行性好,能對VAP的診斷量化,有助于臨床診斷VAP。持續監測連續監測與控制儀自動充氣泵研究發現,持續監測套囊壓力并使壓力控制在25cm-30cmH2O范圍之間,可有效降低VAP的發病率。
氣道管理不暢所致的常見并發癥醫院獲得性肺炎(HAP):是指患者入院時不存在、也不處***潛伏期,而于入院48小時后發生引起的各種類型的肺實質炎癥。其中以呼吸機相關肺炎(VAP)**為常見,它是指建立人工氣道(氣管插管/切開)和接受機械通氣(MV)48h后發生的肺炎。HAP/VAP給臨床造成沉重負擔HAP和VAP是院內常見的重度***性疾病,臨床發病率和病死率很高。HAP是美國目前第二大常見院內獲得性***,是我國排名***位的醫院內***,在我國發病率為1.3%~3.4%,機械通氣患者VAP發病率為4.7%~55.8%,ICU內幾乎90%的VAP發生于機械通氣時,在氣管插管早期發生VAP的危險性比較高。
氣囊充氣測壓的方法間斷壓力測量固定充氣法:臨床常在高容量低壓導管時選用。氣囊充氣一般5~10ml。操作簡便快捷,適應于緊急搶救。因病人個體和導管型號不同而充氣量不一。不能精確控制氣囊壓力的大小。指觸法(TJM):手捏壓力感覺“比鼻尖軟,比口唇硬”為適宜。因不同的個體感覺存在很大差異。適用于有豐富臨床經驗者。操作簡便易行,適用于緊急判斷。無明確參照標準,有欠準確。目前臨床上大部分病房還是用手觸摸氣囊,來感受壓力大小。用手觸摸,估計氣囊壓力,通常會導致壓力過大。「人工氣道氣囊的管理**共識」推薦意見:不能采用根據經驗判定充氣的指觸法給予氣囊充氣(推薦級別:C級)防止氣囊壓力過大造成氣管損傷及并發癥。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如何防患于未然VAP定義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是指機械通氣[MV]48小時后拔管后48小時內出現的肺炎,是醫院獲得性肺炎[HAP]的重要類型。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研究進展機械通氣作為一種重要的呼吸診療手段,已常規應用于搶救與維持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命。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是機械通氣的嚴重并發癥之一。VAP的發生將導致患者住院時間延長,經濟負擔加重,是院內***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進行有效的預防、診療,目前已成為臨床關注的問題。世界各地越來越多的重癥醫學和麻醉學會在其指南和**共識里建議使用自動充氣泵來控制氣囊壓力。重慶ICU連續監測與控制儀價格多少
氣囊充氣測壓的方法包括:間斷壓力測量(含壓力估測法、實測法)、連續壓力監測以及持續壓力測控。福建氣管壓力連續監測與控制儀銷售電話
使用測壓表測壓,你真的會嗎?我們每次充氣在理想值25-30cmH2O時分離,馬上再測發現氣囊壓力又低于理想值了,這是為什么?我們每次應該充氣多少?我們常規需要多久測一次?●因為每次剛好充氣在理想值時,分離測壓管的時候泄漏了,導致氣囊壓過低,而且因氣管導管的品牌不同、每個人的監測手法不同,導致分離測壓管時,泄漏量也不同,所以需要根據患者情況給予充氣,可連續兩次監測,得出兩次監測之間的泄漏量,則每次充氣時:理想值+泄漏量。●進行負壓吸引吸痰時,氣囊密閉性降低,負壓越大,泄漏量越大;增大氣囊壓可減少泄漏。因此,建議在吸痰時適當增大氣囊壓,吸痰結束后恢復。因ICU危重患者需Q2h改變姿態,則建議Q4h監測一次氣囊壓。●人工氣道氣囊的管理**共識:推薦意見3:每隔6-8h重新手動測量氣囊壓,每次測量時充氣壓力宜高于理想值2cmH2O;應及時清理測壓管內的積水(推薦級別:E級)。●人工氣道氣囊的管理**共識:推薦意見7:當患者的氣道壓較低或自主呼吸較弱以及吸痰時,宜適當增加氣囊壓;當患者姿態改變后,宜重新測量氣囊壓(推薦級別E級)福建氣管壓力連續監測與控制儀銷售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