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穩定碎石基層要求:原材料的質量控制原材料是路面工程的物質基礎,嚴把材料質量關是保證工程質量的基礎和重要環節。混和料的配合比設計通過對工程實際應用的礦料分別進行篩分試驗和測定其相對密度,根據各種礦料的顆粒級配和計算用量比調配出合理的級配曲線。現場試驗段的施工根據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及國內外實踐經驗,高等級公路路面基層(底基層)施工前采用計劃使用的機械設備和初步確定的混和料的配合比鋪筑試驗段是不可缺少的步驟。混和料的運輸運輸混和料宜采用大噸位(15T以上)的自卸運輸車,在卸料和運輸過程中要盡量避免中途停車和顛簸,以確保混和料的延遲時間和混和料均不產生離析,此時,還要根據運輸距離和天氣情況,考慮混和料是否采用苫蓋,以防水分過分損失及表層散失過大。粒料為級配碎石,灰漿體積包括水和膠凝材料,膠凝材料由水泥和混合材料組成。吳中區廠拌水泥穩定碎石強度
混和料的拌和(1)根據試驗確定的配合比,各級料的比例,水泥劑量,比較好含水量均勻、穩定的拌和;(2)根據各級原材料的含水量確定拌和機的加水量,根據施工氣溫條件調整含水量,調整含水量在比較好含水量基礎上提高0.5%-1.0%;(3)當原材料顆粒組成發生變化,應及時調整各冷料倉比例;(4)嚴格掌控水泥添加劑量,防止水泥用量忽多忽少,不穩定現象;(5)保持拌和機穩定連續生產;(6)拌料過程中安排試驗人員對集料含水率和水泥灰劑量進行檢測。蘇州基層水泥穩定碎石作用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方案。
碾壓:碾壓過程應遵守先輕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則,按初壓、復壓、終壓三個階段進行,碾壓過程中的注意要點:及時碾壓,否則,水泥初凝以后。***不允許壓路機進行復壓,這樣會影響混合料的板結成型:碾壓時應慢起步緩剎車,不在未壓實的路面上轉向,而應后退至起點,開始下一步碾壓:直線段由兩側向中間碾壓,曲線段由內向外碾壓,以保證路基橫坡成型;一般需要碾壓5.6遍才能達到規范要求的壓實度.6養生合理的養生既是保證水穩強度的需要,又是減少和避免干縮裂縫的措施。可采取覆蓋養生或撒水養生,其中撒水養生不宜太早,防止養護用水沖走水泥漿。如氣溫過高,蒸發量過大,宜采用小水量快行的撤水辦法,盡量避免養護用水在水穩碎石表面流淌。同時,應封閉交通,除撒水車外,禁止其它車輛通行,養生期不少于7d
水泥穩定碎石混合料組成設計:采用水泥、粉煤灰、穩定碎石、砂、石屑等筑路材料作為水泥穩定碎石基層。首先,實驗室通過經過一定數量的原材料試驗,進行配合比設計、擊實實驗,確定比較大干密度和比較好含水量。然后以此配比制成試件,試件在規定溫度條件下保濕養護6天,浸水1天后,進行無側限抗壓強度實驗。如水泥4%、粉煤灰10%、級配碎石86%的重型擊實試驗告。粗集料(1)碎石采用反擊式、沖擊破或圓錐式破碎機生產,二次破碎禁止采用鱷式破碎機生產,生產線必須安裝除塵設備進行除塵。碎石加工廠振動篩網規格:6mm、11mm、22mm、41mm。(2)碎石技術指標要求,密度大于2.6t/m3,壓碎值(%)小于25%。水泥穩定碎石和級配碎石的區別?
推鋪前應將底基層下承層適當酒水濕潤;推鋪前應檢查各部分運轉情況,而且每天堅持重復此項工作;調整好傳感器臂與導向控制線的系;嚴格控制基層厚度和高程,保證路拱橫坡度滿足設計要求;攤鋪機宜連續攤如拌和機生產能力偏慢,在用攤鋪機攤鋪混合料時,應采用比較低速度攤鋪,禁止鋪機停機待料。根據經驗,攤鋪機的推鋪速度一般宜為1~3mmin:混合料攤采用兩臺攤鋪機梯隊作業,一前一后應保證速度一致、攤鋪厚度一致、松鋪系數致、路拱坡度攤鋪平整度一致、振動頻率一致等,兩機攤鋪接縫平整;攤鋪機的螺旋布料器應有三分之二埋入混合料中:在攤鋪機后面應設專人消除細集料離析現象,特別應該鏟除局部粗集料“窩”,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補。水泥穩定碎石密度一立方多少噸?吳中區廠拌水泥穩定碎石養護
水泥穩定碎石是以級配碎石作骨料。吳中區廠拌水泥穩定碎石強度
水穩施工的要點:1原材料1.I水泥水穩碎石結構層對原材料的要求較高,水泥作為***的一種穩定劑通常情況下使用硅酸鹽水泥的穩定效果更好一些。一般采用P.032.5級緩凝水泥,要求水泥初凝時間大于3小時,終凝時間大于6小時,禁止使用快硬水泥、早強水泥。采用散裝水泥時,剛出爐的水泥要存放7天以后使用,以保證其安定性合格。夏季高溫作業時水泥入罐溫度不能高于50℃。1.2碎石對于半剛性基層路面結構,基層要承受荷載,應具有一定的荷載擴散能力。集料自身強度及級配組成都對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的承載能力有重要的影響。為防止裂縫產生,碎石的質量必須嚴格要求:(1)碎石應選擇含泥量小,顆粒穩定無雜物。(2)碎石應滿足級配要求。碎石的級配在滿足規范要求范圍的同時,要盡可能控制在規范級配范圍中值偏下。規范規定級配碎石的比較大粒徑不宜大于37.5mm。吳中區廠拌水泥穩定碎石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