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鍍銅導電性與發電效率雙重提升金屬柵線電極與透明導電膜之間形成一個非整流的接觸——歐姆接觸,歐姆接觸效果決定電池導電性與發電效率能否達到適合。影響歐姆接觸效果的因素有接觸面緊密結合度、柵線材料電阻率,電阻率越大,電池片對電子或載流子的負荷越高,電子或載流子的通過率越差。銅柵線導電性強于銀漿。銅的導電性與銀相近,但銀漿屬于混合物膠體,銅柵線是純銅,因此銅柵線的電阻率更低,銅柵線電阻率是1.7Ω/m,銀漿的電阻率大約為5-10Ω/m。 光伏電鍍銅設計的導電方式主要有模具掛架式方式。高效電鍍銅設備報價
銅柵線更細,線寬線距尺寸小,發電效率更高。柵線細、線寬線距小意味著柵線密度更大,更多的柵線可以更好地將光照產生的內部載流子通過電流形式導出電池片,從而提高發電效率,銅電鍍技術電池轉化效率比絲網印刷高0.3%~0.5%。①低溫銀漿較為粘稠,印刷寬度更寬。高溫銀漿印刷線寬可達到20μm,但是低溫銀漿印刷的線寬大約為40μm。②銅電鍍銅離子沉積只有電子交換,柵線寬度更小。銅電鍍的線寬大約為20μm,采用類半導體的光刻技術可低于20μm。上海專業電鍍銅設備組件光伏電鍍銅設備可兼容異質結、Topcon。
光伏電池是光伏系統實現光電轉換的重要的器件,其制備流程主要分為清洗制絨、擴散制結、正背面鍍膜、金屬化印刷固化等幾大工藝環節。金屬化環節主要用于制作光伏電池電極柵線,通過在電池兩側印刷銀漿固化金屬電極,使得電極與電池片緊密結合,形成高效的歐姆接觸以實現電流輸出。金屬化環節主要有銀漿絲網印刷、銀包銅絲印、激光轉印、電鍍銅、噴墨打印等幾類工藝,傳統的絲網印刷成熟簡單是目前主流量產技術路線,其他工藝尚未實現大規模產業化。
光伏電池電鍍銅工序包括種子層制備、圖形化、電鍍三大環節,涌現多種設備方案。電鍍銅 工藝尚未定型,各環節技術方案包括(1)種子層:設備主要采用 PVD,主要技術分歧 在于是否制備種子層、制備整面/局部種子層和種子層金屬選用;(2)圖形化:感光材料 分為干膜和油墨,主要技術分歧在于曝光顯影環節選用掩膜類光刻/LDI 激光直寫/激光 開槽;(3)電鍍:主要技術分歧在于水平鍍/垂直鍍/光誘導電鍍。釜川(無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半導體生產設備、太陽能電池生產設備為主要產品,打造光伏設備一體化服務。擁有強大的科研團隊,憑借技術競爭力,在清洗制絨設備、PECVD設備、PVD設備、電鍍銅設備等方面都有獨特優勢;以高效加工制造、快速終端交付的能力,為客戶提供整線工藝設備的交付服務。電鍍銅可以提高金屬的抗腐蝕性和耐磨性,延長其使用壽命。
光伏電鍍銅裝備插片式電鍍:將待鍍電池設置在陰極導電支架上,向下插入使一個導電支撐單元位于相鄰兩個陽極板組件之間以實現電鍍。根據相關描述,該設備可實現雙面電鍍,單線可做到14000整片/小時,破片率<0.02%,提高了裝置產能和電鍍質量,降低了不良率,結構合理、占地面積小。此外,根據相關技術通過將電池片設置在導電支撐單元上,移動陰極導電花籃使導電支撐單元在多個陽極單元的陽極板組件間移動以實現電鍍;該電鍍裝置產能可達24000整片/小時,電鍍均勻性更好,提高了電鍍質量,減少了碎片風險電鍍銅具有高硬度和高韌性,可以增強金屬的硬度和耐磨性。光伏電鍍銅后綴
電鍍銅工藝簡單,易于操作和維護,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高質量的表面處理。高效電鍍銅設備報價
銅電鍍是一種非接觸式的電極金屬化技術,在基體金屬表面通過電解方法沉積金屬銅制作銅柵線,收集光伏效應產生的 載流子。為解決電鍍銅與透明導電薄膜(TCO)之間的接觸與附著性問題,需先 使用 PVD 設備鍍一層極薄的銅種子層(100nm),銜接前序的 TCO 和后序的電 鍍銅,種子層制備后還需對其進行快速燒結處理,以進一步強化附著力。同時, 銅種子層作為后續電鍍銅的勢壘層,可防止銅向硅內部擴散。銀漿成本高有四大降本路徑,兩大方向。一是減少高價低溫銀漿用量,例如多主 柵(MBB)、激光轉印;二是減少銀粉的用量,使用賤金屬替代部分銀粉,例 如銀包銅、電鍍銅。高效電鍍銅設備報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