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基的性能測試:1.外觀控制:制備好的培養基應有相應的顏色,一般的培養基應澄清、無渾濁、無沉淀。使用前應檢查培養基的顏色是否發生變化,是否蒸發/脫水。2.污染控制:從每批制備好的培養基中選取部分進行污染測試(無菌試驗),確定無微生物生長方可使用。3.性能測試:(1)測試菌株選擇:測試菌株是具有其表示種的穩定特性并能有效證明實驗室特定培養基較佳性能的一套菌株。(3)半定量測試方法(改進的劃線法接種法)。(4)定性測試方法(平板接種觀察法)。用接種環取測試菌培養物,在測試培養基表面劃平行直線。培養基制備器是供微生物、植物、動物組織和細菌生長和維持生長用的人工配置的養料。江蘇全自動培養基制備器
培養基的儲存:干粉培養基應保存在陰涼干燥處,要避免陽光直射;未開瓶的培養基在室溫下的較長保存2年,開瓶后的干粉培養基易吸濕,應注意防潮并在6個月內用完。應定期對儲存中的培養基進行常規檢查,如容器密閉性復查、一次開封日期、內容物的感官檢查,如果培養基發生結塊、顏色異常和其他變質跡象就不能再使用。培養基的制備和使用是微生物實驗室檢測工作的重要環節,培養基自身質量的優劣、保存是否得當、配制使用是否正確等都直接影響到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吉林全自動培養基制備器培養基制備器完全稱取完畢后,還應進行一次檢查。
微生物檢驗培養基制備的要點:培養基分裝,準備好的中.海培養基根據用途不同分為燒瓶、試管等容器,分裝試管量大采用自動分液器,分裝試管量小,可以用漏斗分液。分液量不超過容器體積的三分之二。三角瓶不要超過體積的二分之一;瓊脂斜面不要超過試管長度的五分之一。滅菌后斜面應為培養基量的三分之一,底層應為培養基量的三分之二;半固態瓊脂的體積為三分之一;用于接種或保護細菌的高級瓊脂,分裝試管長度的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接種厭氧菌的量應達到三分之二;瓊脂平板90毫米內徑13~15毫升,內徑70毫米8~10毫升。如果瓊脂平板表面較水,可將平板倒置,置于37℃培養箱中三十分鐘,晾干后使用。每批培養基分裝在二十毫升左右的小玻璃瓶中,與該批培養基同時滅菌,在以確定這批培養基的很終pH值。
培養基滅菌方法有哪五種類型:1、輻射滅菌原理方法:輻射滅菌原理:是用高能電磁輻射和細菌核酸的光化學反應引起細菌死亡。常用的是紫外線,X射線和伽馬射線。主要用于室內空氣和器皿的表面消毒。2、干熱滅菌原理方法:干熱滅菌原理:是采用高溫氧化微生物,使蛋白質變性并濃縮電解質以殺死微生物。3、化藥滅菌原理方法,化藥滅菌原理:使用化藥與微生物細胞中的成分發生反應,從而使蛋白質變性酶失活。4、過濾滅菌原理方法:過濾滅菌原理:是使用不能滲透的微生物濾膜進行滅菌。使用方法是使用0.01-0.45毫米的細孔濾膜對壓縮空氣,酶溶液和其他對熱不穩定的復合溶液進行滅菌。5、濕熱滅菌原理方法:在工業生產中,用于滅菌對于培養基,管道和設備,通常將蒸汽加熱到一定溫度并保持一段時間,這稱為濕熱滅菌。濕熱滅菌原理:是直接用蒸汽進行滅菌。蒸汽冷凝后會釋放出大量潛熱。蒸汽具有強大的穿透力,破壞細菌蛋白質和核酸的化學鍵,使酶失活并殺死由于代謝紊亂引起的微生物。全自動培養基制備分裝系統:一鍵選擇培養皿類型;整合數據庫,預設培養皿尺寸選擇程序。
培養基配置原則:控制pH條件,培養基的pH必須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以滿足不同類型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或產生代謝產物。各類微生物生長繁殖或產生代謝產物的很適pH條件各不相同,一般來講,細菌與放線菌適于在pH7-7.5范圍內生長,酵母菌和霉菌通常在pH4.5-6范圍內生長。值得注意的是,在微生物生長繁殖和代謝過程中,由于營養物質被分解利用和代謝產物的形成與積累,會導致培養基pH發生變化,若不對培養基pH條件進行控制,往往導致微生物生長速度下降或(和)代謝產物產量下降。因此,為了維持培養基pH的相對恒定,通常在培養基中加入pH緩沖劑,常用的緩沖劑是一氫和二氫磷酸鹽(如KH2PO4和K2HPO4)組成的混合物。K2HPO4溶液呈堿性,KH2PO4溶液呈酸性,兩種物質的等量混合溶液的pH為6.8。同一種培養基的配方在不同著作中常會有某些差別。江蘇全自動培養基制備器
培養基pH值的調正:pH因培養基在加熱消毒過程中、pH會有所變化。江蘇全自動培養基制備器
高壓滅菌造成培養基結焦焦化問題:在實驗過程中,檢測人員發現在高壓滅菌后的培養基有結焦焦化現象。微生物認為造成這種現象是:控制培養基在容器中不要超過百分之八十,避免填充過多。注意控制高壓滅菌時間過長(115-116度)二十分鐘即可,溫度不超過121度,而且滅菌后的培養基在高溫環境中不要長時間存放。以上原因都會導致培養基結焦焦化。貯存:培養基在30℃下放置1天,無污染的即可使用。一般用牛皮紙包裹好存放于2-8℃冰箱中備用。江蘇全自動培養基制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