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星需要兩個重要參數:方位和俯仰。對星參數理論值的計算需要根據便攜站天線當前地理位置信息(經度、緯度)進行計算,計算公式如下:設方位角為γ(方位角正南為0°),正角度為南偏西的度數,負角度為南偏東的度數;俯仰角為δ;ψ為衛星的經度;α為衛星便攜站當前的經度;θ為衛星便攜站當前的緯度。由于根據公式計算得到的方位角理論值是以真北為標準的,而方位角傳感器的采集值是以磁北為標準的,因此采集值和理論值之間存在一個差值,即磁偏角。計算出的對星參數理論值需要根據磁偏角進行修正。根據IGRF2005地磁場模型,利用NOAA的NG-DC提供的磁偏角計算程序,用磁偏角對方位角進行修正。便攜站天線當前的方位角和俯仰角可以通過傳感器直接采集到,然后將采集到的數據與修正過的理論值進行比較,決定步進電機的轉動方向和大小,當步進電機按程序轉動完成后,再次采集數據,重復上述步驟,直到采集值等于修正后的理論值為止。步進電機控制流程如圖5所示。 衛星天線在應急救援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災區提供及時的信息支持。深圳測試方法衛星天線共同合作
本系統中,程序設計分為兩個板塊:單片機程序和下位機程序。單片機程序主要完成天線的控制,包括接收方向指令、計算偏差、PID算法處理等。下位機程序主要完成電機的驅動,將上位機傳輸過來的數據轉化成控制信號,從而實現電機的轉動。
本實驗中,我們使用GPS模塊來獲取天線的指向角度,用示波器對系統的波形進行觀測,以驗證系統的可行性。實驗結果表明,本系統具有精確指向衛星的能力,可以滿足不同環境下的通信需求。
本文研究了一種便攜式衛星天線控制系統,主要采用STM32主控芯片和PID控制算法來實現天線轉向的控制。我們進行了實驗驗證,結果表明該系統能夠精確指向衛星,并具有實用性和可行性。未來,我們將進一步研究該系統的改進和優化,以提高其性能。 深圳CN值衛星天線校準衛星天線的指向角度需要精確調整,以確保信號質量。
衛星天線組裝前,先根據裝箱清單查點全部零件、標準件的規格、數量。然后,參照天線所附帶的安裝簡圖分別進行組裝。拋物面天線的基本安裝步驟:1.將立柱式腳架裝在已經準備好的天線基礎座上,校正水平,然后緊固腳架鐵絲及地角固定螺栓。(對于臥式腳架須先調好方位角后方可固定腳架)。2.安裝方位托盤和仰角調節螺桿,3.按照順序將天線面的加強支架和天線面裝在天線面托盤上,分瓣天線在天線面與天線面相連接處稍微固定即可,暫不緊固。等全部裝上后再將全部螺絲緊固。4.裝上饋源支架,饋源固定夾。5.把饋源、高頻頭和連接其矩形波導口必須對準、對齊,波導口內則要平整,兩波導口之間加密封圈,擰緊螺絲防止滲水,將連接好的饋源高頻頭裝在饋源固定夾上,對準拋物面天線中心位置集中焦點,對于ku波段接收的高頻頭一般是和饋源做成一體的,不需要專門的調整。直接裝在饋源固定夾中即可。
天線跟蹤工作狀態的主要參數監視天線是地球站的主要設備,其工作狀態的正常與否直接決定衛星通信的質量,因此必須對其主要參數進行實時監視并記錄,發現異常及時修正。
視/音頻、氣象和標準時間監視系統可以對遠端及本地的視/音頻信號進行監視,可用于可視電話會議等;在地球站監控系統系統加入氣象監視設備,可以預測氣候變化。
當被監控設備發生故障時,監控系統能夠對遠端的及本地的設備進行告警聲光顯示,以便讓操作人員及時地發現設備故障并給予處理。 這款衛星天線采用了智能跟蹤技術,能夠自動調整指向角度,提高接收效率。
THURYU衛星天線,該衛星天線由休斯公司研制。天線的物理尺寸為×16米,投影直徑12米,128個饋源,收發合一。該無線猶如一個由若干支撐桿支撐的雙環形,上環有一透明的拋物面支撐面,下環有一透明的拋物面反射器,兩拋物面之間由許多細繩拉緊。展開和收攏簡易可靠,每個支撐桿結點處由齒輪連接、控制。該無線的設計具有下列特點:·一副收發合一的衛星天線。對于任何一個點波束、發射波束和接收波束將完全重疊(同時,不需要做第二副天線,極大地降低了天線分系統的重量。·新穎的結構設計,達到了收攏狀態的小型化和簡易、可靠展開的目的。·反射面采用介質薄膜上鍍有金屬環的頻率選擇面,它只對工作頻率產生諧振而反射,其余則全部通過,消除了金屬對金屬之間的接觸,將使無源交調**小。·介質薄膜采用非完全絕緣體材料--氧化銦,其電阻率在10(8次方)Ω左右,從而既保證了靜電完全卸載,又保持電磁波的穿透不受影響。·128個饋源,同星上數字信號處理器的完美結合,有效保證覆蓋區點波束的要求。利用偏饋技術,每8或20個,甚至更多的饋源形成一個波束,總數可形成200-300個點波束。·多點波束,14分貝的波束隔離;**提高了頻率復用的次數(波束數/7)。 衛星天線作為連接地球與宇宙的橋梁,為人類探索宇宙提供了便利。深圳安裝衛星天線工廠直銷
工程師們正在探索衛星天線在太空探索領域的應用潛力,為人類探索宇宙提供更多可能性。深圳測試方法衛星天線共同合作
衛星便攜站自動對星系統軟件對GPS信息采集模塊、方位俯仰傳感模塊、衛星信號強度采集模塊傳來的信息進行實時處理,并控制高精度步進電機轉動,以帶動便攜站天線運動,實現自動對星。具體流程如下:首先根據GPS信息采集模塊采集到的地理位置信息,根據公式計算便攜站天線方位角和俯仰角的理論值,并用磁偏角對方位角進行修正;然后將經過修正理論值與方位俯仰傳感模塊采集的便攜站天線當前的方位角和俯仰角進行比較,控制高精度步進電機轉動,從而實現粗略對星過程;當粗略對星過程完成后,再在一個較小的區域內控制步進電機進行掃描,并實時監測衛星信號強度采集模塊采集到的衛星信號強度,當衛星信號強度達到.大的時候,實現**對星。軟件總體流程框圖如圖4所示。 深圳測試方法衛星天線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