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30日,國家能源局發布《2023年電力安全監管重點任務》,提出開展海上風電施工安全專項監管。這是自2020年以來,海上風電施工被列入電力安全監管重點任務。近年來,海上風電施工安全事故頻發。2021年7月,中廣核惠州港口一期海上風電項目的施工平臺“升平001”發生側翻,導致4名工作人員失聯。2022年7月,粵電陽江、青洲海上風電項目的施工船“福景001”錨鏈斷裂,走錨遇險沉沒,25名船員不幸遇難。在海上風電搶裝潮推動下,改裝的施工船舶和施工隊伍水平參差不齊,進一步放大了海上風電的施工風險。海上風電施工不同于陸上,難度和風險更大,其管理涉及發改、海事、交通運輸等多個部門,跨部...
1、構建海上可視化監控體系,通過全海域可視化監控時刻關注風電場內外的船舶通航情況,以及時發現通航風險并作相應的應急處理。通過海上微波視頻傳輸系統,指揮中心能夠實時查看施工船舶內的視頻圖像,了解施工作業現場的情況。 2、構建海上氣象預警體系,通過在風電場內布設水文氣象監測系統,實時監測風電場海域的天氣狀況。 3、構建多部門協調監管體系,系統可提供標準化的接口與海事監管部門、漁政部門、應急部門、能源部門之間的數據交換和共享,可提供安全監管結果數據和過程記錄原始數據,滿足海事等監管部門對海上風電從建設、施工、運營、維護全過程安全監管和證據保存需求。 主要涉...
系統性能指標穩定性:系統持續運行7*24小時; 響應時間:反應時間低于3s; 并行時間:連接十臺基站查看數據處理實時性,數據延遲不超過10s; 同時在線用戶:支持同時200個用戶在線; 適配CentOS、麒麟OS等操作系統。 基站設施和安裝要求單個AIS基站設備共2U,上架安裝,基站安裝在平臺的機房內,天線安裝在平臺頂部,周圍無遮擋,所有設備接入機房的防雷接地系統,接地電阻≤5Ω,所有設備、天線、饋線要求良好接地。本工程所有設備采用交流220V供電方式,根據AIS基站的設備功率值進行估算,整個AIS基站的總功率不...
順應國家近期關于海上風電施工安全專項監管要求,本項目的主要涉及海上風電建設施工期的對于船舶、人員、海上作業環境等多方位的安全監管工作,依托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建設了一套基于AIS、雷達、VHF、CCTV等多信源數據的海上風電施工期智慧管理平臺,通過在風電場內布置多種數據感知傳感設備以多方位、多層級手段對海上風電場交通安全因素進行識別,對風電場全海域可視化監控,對進出風電場區域的船舶和人員的實時監測定位。記錄船舶的基礎信息,主要包括船舶中文名、船舶英文名、呼號、MMSI、IMO編號、國籍、船籍港。云南風電安全監管平臺方案 子系統名稱主要作用 ...
AIS基站異常預警: 同時系統定時采樣AIS基站技術參數,與系統中預存的警報門限值進行比較,根據預設的警報判定機制,判斷基站工作狀況。當基站工作狀況異常時,觸發相當的報警開關。警報判定機制根據經驗對警報進行復核與修正,避免警報誤報的發生。 預警基礎信息的定義 警報基礎信息的規劃和定義,應組織專業人員,根據基站業務管理的實際需求,規劃多面、明確、無重復、無二意性的警報基礎信息,并通過系統進行定義?;A信息的定義包括: (1)定義各類警報的檔案編號,以一定的編碼規則,定義系統警報編號 (2)定義各類警報的顯示名稱,應符合業務...
海上風電是清潔能源發展的重要方向、電力科技競爭的制高點。隨著風電項目的深入發展,海上風電安全也越來越受到業界的重視。海上風電場水域風能充沛,天氣海況多變,而海上風電建設往往需要完成高難度的設備安裝、維修等施工作業,具有高風險特征,易發生海上施工安全事故。 海上風電項目建設通常在距離陸地10~100公里的海域中,受復雜惡劣的海洋環境影響,安全風險隱患頗多,且具有自然災害風險頻率高、風險具有階段性以及風險應急處置通達性差等特點,行業公認海上風電安全風險應對處置難度大。我國海上風電開發建設時間較短,基建、技術等方面的經驗還不夠充足,安全管理工作還不夠到位,安全事故時常發生。...
以上功能較為完善的保障了日常水上交通執法和應急搜救的需求,AIS系統的功能與現有的GPS系統相比,具有以下相同和不同之處: 1、在船舶動態監控、防撞預警、重點水域預警、事故調查取證上,AIS系統與GPS系統現有功能基本一致; 2、在快速搜救定位上,AIS系統可以根據使用單位的需求,通過應用系統開發實此功能;在船舶助航功能上,AIS系統由于具有詳細的實施規范,在配備相應級別電子海圖的基礎上,可以實現導航,優于GPS系統的現有功能; 3、在生產調度功能上,AIS系統可以幫助港航企業進行船舶運輸調度、生產指揮、運力組織,實時了解物流狀況,但是各方...
海冰監測 對雷達周邊10km-15km范圍內海域的冰情信息進行高分辨力監測,提取冰型、冰量、密集度、漂流速度及方向、水平尺度等海冰信息,為冰期安全航行、海上平臺海冰安全防護、冰情業務化監測等提供有效信息保障。 溢油監測 對雷達周邊3km-5km范圍內海域的溢油信息進行高靈敏度監測,提取海面溢油的位置、尺度、漂流速度和方向等信息,為溢油相關的事故報警、災害評估、回收減災等提供信息支撐。 信息自動記錄與遠程傳輸 對雷達接收到的視頻數據、目標航跡數據、海洋環境測量數據、雷達工作狀態、日志信息等自動進行記錄存儲、可用于事后回放分...
建設AIS基站要素數據庫,能夠在一張圖上實時的標繪及查看AIS基站相關要素的基礎信息、位置信息、多媒體信息等動靜態信息,實現區域內的AIS基站坐標位置與基站運行狀態的二維地圖展示,可以自定義滿足整個監管轄區AIS設備的可視化監管; 支持點、線、面的相關圖形顯示,并可設置顯示樣式、顏色等,同時在要素詳細信息中支持圖片、視頻、附件等導入。顯示樣式可以根據所屬管理單位以樹型結構顯示,也可以根據操作人員的實際工作習慣分類顯示。 通過AIS基站實時上傳數據,能夠在圖上顯示基站的狀態信息,并可以通過調用應用服務,向前端設備發送指令。能夠根據基站的類型、狀態等,進行區...
AIS控制中心是用于對AIS基站和數據進行管理的應用管理平臺。可進行設備展示、設備添加、設備參數、設備質檢進行管理,還可以對生產數據、控制界面等進行管理?;诎俣?、高德等地圖共享與服務接口,通過接入AIS基站信息,實現區域內的AIS基站坐標位置與基站運行狀態的二維地圖展示,滿足整個監管轄區AIS設備的可視化監管,促進管理創新,改變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規范管理程序、增強服務能力。系統支持通過二次開發實現在一張圖上呈現我司AIS設備基礎數據信息和動態實時數據信息,以提供各單位使用。系統具備AIS基站要素標繪可視化展現、基站狀態監測、異常預警、遙測遙控、查詢與統計等功能,提供標準的數據共...
人員跟蹤管理系統通過出勤人員管理APP實現風電場人員信息管理,實現出海任務、出海人員的全過程跟蹤,建立有效的跟蹤管理機制,增強人員防范應對安全風險和避險應急的能力,達到人員安全管理的目的。 以此系統為基礎建立出海人員跟蹤管理制度,實現人員出海過程中的位置跟蹤,準確定位人員所處的設施。日常情況下用于建設和運維過程中的人員管理,緊急情況下便于應急管理、調度、救援。 實現以下功能: 人員信息管理:系統APP可設置人員姓名、年齡、性別、部門、工種及作業資質等基礎信息。出勤的工作人員在手機上打開考勤管理APP時,自動向系統上傳當前位置信息。管理人員可...
互聯網服務 船上視頻數據需通過互聯網傳入智慧管理平臺,從而實現項目部可遠程通過智慧管理平臺實時查看船上監控視頻。以及船上用戶的上網需求,需要將岸上智能接入基站接入互聯網,把岸上的寬帶網絡通過船岸無線高速網絡帶到船上,滿足船上用戶和設備的互聯網需求。 船舶WIFI覆蓋為滿足船上用戶在施工船上所有位置都能寬帶上網的需求,需在施工船上部署三臺無線AP,實現WIFI的全船覆蓋。 視頻監控服務傳輸 為項目組提供一路船載監控視頻。球機通過船岸無線高速網絡將視頻傳入智慧管理平臺中,項目部工作人員可隨時上網實時查看監控視頻。 隨著風電項目的深...
通過對重點作業區域、登離船位置,走道等區域的全覆蓋24小時在線監控,通過對預設巡檢路線,對施工船、海面設施進行24小時在線監測,解決以下問題: 海上施工船上作業現場的可視、可管、可控; 海上作業監控視頻的回傳,解決了項目部、公司本部相關管理人員對現場作業情況的及時掌握; 通過對現場的24小時不間斷錄像,若發生事故,可保存記錄,走到事故原因可分析、可回溯、可追查; 通過作業視頻的可視化,可作為展示工程一部分,是數字化、科技化能力的體現。 通過視頻分析,構建報警的周界防范系統,形成虛擬電子圍欄。西藏水上風電安全 VHF基站主要性...
人員信息能夠被用于人員選項的快捷選取,選取人員時應支持模糊搜索查詢。系統支持人員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自動導入、導出功能。通過攜帶個人示位標,可實時查看人員的位置信息,落水時會觸發自動報警,方便救援人員及時施救。 出海作業人員可通過手機APP端應用實現出海作業任務的全過程管理,建立有效的跟蹤管理機制,增強人員防范應對安全風險和避險應急的能力,達到人員安全管理的目的。系統APP可設置人員姓名、年齡、性別、部門、工種及作業資質等基礎信息。還通過APP客戶端軟件實現登、離船登記,考勤等人員管理功能。 利用雷達和AIS各自的優點,兩者信號進行疊加和冗余互補 ,結合CCTV和VHF,...
海上風電的主要施工場所是施工船和施工船的周邊,主要視頻監控的范圍為施工船、施工船周邊等區域。視頻監控設備安裝在施工船的制高點視野開闊的地方,可克服霧天、黑暗等對圖像畫面的影響,實現對海上目標,如船只、漂浮物等目標的觀察、搜索、跟蹤、監視。還可以通過雷達、AIS捕獲的船舶信息,進行視頻聯動,實現對特定目標的實時追蹤;具備船舶學習功能,視頻自動巡航狀態下發現船舶,自動跟蹤船舶,記錄船舶行為。 施工船上的視頻監控(CCTV)通過施工船微波網絡覆蓋系統將視頻圖像傳輸至集控中心(施工船網絡覆蓋系統詳見海上施工船網絡覆蓋系統建設的相關內容)。 確保工程項目建設平安順利推進。河南水...
規劃和設置警報門限參數:警報門限參數是觸發警報和接觸警報的標準,應根據實際需求定義,避免因設置不當引起的誤報警和有警不報。根據警報門限類別,定義警報門限值,如對于AIS基站技術參數,工作狀態、頻率、帶寬等應統一定義狀態值,避免二意性; AIS基站遙測遙控通過AIS系統管理軟件可以實現對AIS基站的設置、監控和管理。通過系統控制功能,用戶可以設置AIS基站功率、接收靈敏度等技術指標;同時還可以實現對系統終端的狀態監控、短信通知以及鏈接管理; 施工海域內施工船舶的錨泊無序作業是影響海域管線和建筑物安全的潛在危險源.福建海上風電安全監管方案 船載無線接入終端采用微...
海上風電甚高頻(VHF)通訊子系統通過部署VHF基站完成風電場及周邊海域的VHF信號覆蓋,管理部門可以通過VHF通訊系統每天定時向所有船舶播發各種航行通告、氣象水文預報以及突發性災難信息,以利于船舶的安全航行,并通過VHF基站對航道秩序進行指揮調度。當有船只進入風場區域,值班人員在調度客戶端上通過VHF通訊頻道對該船只進行喊話驅離,當有船舶進入風場禁區時也可進行告警信息廣播。 VHF基站建設 船舶通信可分為兩大類:遇險與安全通信和一般通信,它是確保船舶安全航行和正常營運生產所必需的通訊手段。無線電通信中IMO(國際海事組織)制訂的 SOLAS公約和ITU...
海冰監測 對雷達周邊10km-15km范圍內海域的冰情信息進行高分辨力監測,提取冰型、冰量、密集度、漂流速度及方向、水平尺度等海冰信息,為冰期安全航行、海上平臺海冰安全防護、冰情業務化監測等提供有效信息保障。 溢油監測 對雷達周邊3km-5km范圍內海域的溢油信息進行高靈敏度監測,提取海面溢油的位置、尺度、漂流速度和方向等信息,為溢油相關的事故報警、災害評估、回收減災等提供信息支撐。 信息自動記錄與遠程傳輸 對雷達接收到的視頻數據、目標航跡數據、海洋環境測量數據、雷達工作狀態、日志信息等自動進行記錄存儲、可用于事后回放分...
海上安全監管中的需求分析: 對來往施工船舶和來往船舶的監管 1.外來的漁船禁止駛入風場區域 2.實時掌握船舶位置動態 3.是否按規定航行行駛 4.實時查看船舶內部的視頻圖像 對施工人員的監管 1.人員每天的進出情況 2.是否戴安全帽和穿救生衣 3.人員的位置實時顯示 4.落水時能自動求救和報警 對施工天氣環境的監管 1.風場區域的實時氣象信息 2.突發天氣能自動預警 針對上述需求,建設一套將分散的...
用戶權限和資源管理 根據數據責任部門組織架構現狀,定義不同管理部門、用戶等的數據操作權限。系統的菜單、角色資源可以隨需靈活定制。 系統提供按角色設置功能權限、按用戶組設置功能權限、按用戶設置功能權限的功能,支持對不同用戶根據業務需求設定不同的功能權限。系統功能包括權限的申請、審核、設定、變更申請等。 安全管理 提供對應用日志的篩選、查詢、分析、打印以及導入、導出功能,為系統的管理、維護和優化提供依據。使管理員了解系統目前的狀態,發現業務漏洞、何時何人試圖違反安全策略等情況。 1)顯示日志:用于顯示系統日志的信息;...
人員信息能夠被用于人員選項的快捷選取,選取人員時應支持模糊搜索查詢。系統支持人員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自動導入、導出功能。通過攜帶個人示位標,可實時查看人員的位置信息,落水時會觸發自動報警,方便救援人員及時施救。 出海作業人員可通過手機APP端應用實現出海作業任務的全過程管理,建立有效的跟蹤管理機制,增強人員防范應對安全風險和避險應急的能力,達到人員安全管理的目的。系統APP可設置人員姓名、年齡、性別、部門、工種及作業資質等基礎信息。還通過APP客戶端軟件實現登、離船登記,考勤等人員管理功能。 構建海上風電船舶動態監管系統。吉林風電安全監管 建立符合統一數據標準的...
VHF船岸移動通信是國際通用的通信手段。國際電聯(ITU)規定.水上移動業務VHF頻段無線電話頻率范圍是156 MHz~174MHz,其中對船舶報警.避讓、海事救助以及水上管制作了相應的頻率劃分。世界各國都充分利用這個頻率范圍開展內河和近海船舶間以及船岸間的無線電話通信。VHF通信所具有的這種國際標準和全球通用性質,為不同國籍船舶的通信聯絡帶來了便利.船主無須撥號,無須記號碼,在任何國籍,任何水域,只要VHF通信網電波能覆蓋的地方,就能快捷地完成船與船.船與岸之間的通信聯絡。隨著風電項目的深入發展,海上風電安全也越來越受到業界的重視。北京風電安全監管系統 雷達特點: 海...
互聯網服務 船上視頻數據需通過互聯網傳入智慧管理平臺,從而實現項目部可遠程通過智慧管理平臺實時查看船上監控視頻。以及船上用戶的上網需求,需要將岸上智能接入基站接入互聯網,把岸上的寬帶網絡通過船岸無線高速網絡帶到船上,滿足船上用戶和設備的互聯網需求。 船舶WIFI覆蓋為滿足船上用戶在施工船上所有位置都能寬帶上網的需求,需在施工船上部署三臺無線AP,實現WIFI的全船覆蓋。 視頻監控服務傳輸 為項目組提供一路船載監控視頻。球機通過船岸無線高速網絡將視頻傳入智慧管理平臺中,項目部工作人員可隨時上網實時查看監控視頻。 水文氣象支持系統...
VHF船岸移動通信是國際通用的通信手段。國際電聯(ITU)規定.水上移動業務VHF頻段無線電話頻率范圍是156 MHz~174MHz,其中對船舶報警.避讓、海事救助以及水上管制作了相應的頻率劃分。世界各國都充分利用這個頻率范圍開展內河和近海船舶間以及船岸間的無線電話通信。VHF通信所具有的這種國際標準和全球通用性質,為不同國籍船舶的通信聯絡帶來了便利.船主無須撥號,無須記號碼,在任何國籍,任何水域,只要VHF通信網電波能覆蓋的地方,就能快捷地完成船與船.船與岸之間的通信聯絡。海上風電項目建設通常在距離陸地10~100公里的海域中,受復雜惡劣的海洋環境影響,安全風險隱患頗多。黑龍江水上風...
VHF基站主要性能指標 VHF收發信機 接口類型:自帶網絡接口,可通過IP網絡遠程監控信道機工作狀態,并進行工作頻道切換與復位等操作 供電:交流220V 頻率范圍:136.000~174.000MHz 尺寸:1U機架式 輸出功率:1-50W(連續可調) 工作溫度:-30到+60℃ 顯示:2.0寸320*240高清LCD,10個狀態指示LED 信道間隔:25KHz,寬帶/12.5KHz,窄帶, 可編程監控性能:可遙控、可遙測、可監視 發射類型:F3E,G2B 頻率穩定度:±0.5ppm 基站IP控制器 尺寸:...
全固態多功能雷達是一款采用全固態發射及相關參數字脈沖壓縮體制的現代雷達,集高性能海面與兼低空目標監視以及高精度海洋環境(浪流、海冰、溢油)監測等功能于一體。雷達采用先進的頻率分集、脈沖壓縮、MTD、多普勒雜波抑制等全相參信號處理技術,大幅提升了復雜條件下的“低小慢”目標探測能力;采用海雜波譜分析、海冰紋理特征建模、溢油相參積累識別等算法處理技術以及全時多功能應用設計理念,大幅提升了雷達的海洋環境監測以及同時多功能綜合應用效能。 雷達具有探測距離遠、分辨力高、盲區小、抗干擾能力強、同時多功能探測等技術特點,體制先進、結構緊湊、可靠性高,可全天候工作,適裝于岸基、海基、艦...
根據項目的管理和調度的需求在集控中心建設一個指揮調度中心,包含一套VHF船岸調度平臺,配備指揮調動坐席,實現對VHF通訊系統的遠程控制管理。讓調度員通過調度坐席進行遠程管理和調度工作,通過將各種不同制式的通信信令和語音進行重新編碼、IP化的處理,并通過高性能的中心交換平臺進行統一交換,實現對VHF基站的遠程管理,滿足管理部門隨需而通的通信需求。 調度系統支持多個VHF基站,也是系統的管理和控制中心,系統可配置多個調度客戶端。服務器端架設在控制中心的機房,并配置1個調度客戶端。VHF基站和調度客戶端通過光纖IP鏈路與調度服務器連接。系統采用先進基于IP的軟交換技術,調度...
本項目VHF基站設備選用TSR-2000H型VHF收發信機,滿足海上風電集中調度要求的數字化船岸通信設備,滿足VHF信號的收發、廣播和集中管理的集成化產品。 VHF基站架設高度建議不低于30米,覆蓋半徑約20公里?;鞠到y的物理設備主要由:收發信機、基站IP控制器、天饋系統以及配套的網絡防雷等設備組成。 其中VHF收發信機負責信號的接收和發射,基站IP控制器負責對接收發信機的遠程控制和管理。每個收發信機單獨配一套天饋系統(包括室外玻璃鋼天線、避雷器、饋線等)。 人員信息能夠被用于人員選項的快捷選取,選取人員時應支持模糊搜索查詢。河南風電安全監管平臺報價 ...
AIS岸基設備的主要作用是作為系統的數據源,采集和播發AIS數據,同時將接收到的信息上傳至集控中心,并把來自集控中心的信息播發出去。AIS標準基站由AIS收發信機(內置基站控制器)、VHF天饋系統、GPS天饋系統、交換機(可與其他系統共用)、機柜等組成。 其中AIS岸臺收發信機、天線主要完成接收岸臺覆蓋區內船舶報告信息,并向轄區數據集控中心轉發,同時接受集控中心的控制,向岸臺覆蓋區內船舶播發安全、管理和服務類信息;岸臺系統的VHF通信采用全頻道收發機,通信頻道可按照集控中心要求自動轉換??筛鶕蟛捎米灾鬟B續模式、指定模式和輪詢或受控模式工作。 4、構建海上氣象預警體...
2023年1月30日,國家能源局發布《2023年電力安全監管重點任務》,提出開展海上風電施工安全專項監管。這是自2020年以來,海上風電施工被列入電力安全監管重點任務。近年來,海上風電施工安全事故頻發。2021年7月,中廣核惠州港口一期海上風電項目的施工平臺“升平001”發生側翻,導致4名工作人員失聯。2022年7月,粵電陽江、青洲海上風電項目的施工船“福景001”錨鏈斷裂,走錨遇險沉沒,25名船員不幸遇難。在海上風電搶裝潮推動下,改裝的施工船舶和施工隊伍水平參差不齊,進一步放大了海上風電的施工風險。海上風電施工不同于陸上,難度和風險更大,其管理涉及發改、海事、交通運輸等多個部門,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