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驅油: 聚合物驅使用聚合物溶液為驅油劑,是化學驅的重要方法,在世界上尤其在中國大慶油田有大范圍的應用.在工程實際中,聚合物驅極常用的聚合物主要有兩種: 人工合成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HPAM) 和生物聚合物黃原膠.除此以外,人們也在研究用于采油的新型聚合物.早期人們普遍認為聚合物驅是通過提高宏觀采油效率來提高整體采收率的,具體表現為聚合物溶液增加了驅替液粘度,并且造成了油水相滲透率不均衡降低,減小了驅替液和被驅替液的流度比,從而提高波及系數.隨著對聚合物驅油機理研究的逐漸深入,人們發現由于聚合物溶液具有粘彈性,其在微觀孔道中有特殊的流動性質.聚合物驅不僅能提高宏觀采油效率,還能夠提高微...
非常規巖芯油氣資源儲量豐富,開發前景廣闊,其開采過程涉及一系列微納米力學問題.聚合物、納米流體驅油技術能夠提高石油采收率,它們的微觀驅替機理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頁巖氣以吸附和游離態貯存于頁巖微納米孔隙中,在注入氣的驅替下,可以流入宏觀裂縫. 非常規巖芯儲層呈現低速非達西滲流特征,存在啟動壓力梯度;滲流曲線由平緩過渡的兩段組成,較低滲流速度下的上凹型非線性滲流曲線和較高流速下的擬線性滲流曲線,滲流曲線主要受巖芯滲透率的影響,滲透率越低,啟動壓力梯度越大,非達西現象越明顯。需要人工壓裂注氣液,增加驅替力,形成有效開采的流動機制。不同流體類型和巖石孔隙大小的T1、T2、和D的典型定性值表明了T1、T2...
隨著世界油氣工業勘探開發領域從常規巖芯油氣向非常規巖芯油氣延伸,非常規巖芯油氣的勘探和研究日益受到重視。非常規巖芯油氣與常規巖芯油氣在基本概念、學科體系、地質研究、勘探方法、“甜點區”評價、技術攻關、開發方式與開采模式等 8 個方面有本質區別。非常規巖芯油氣與常規巖芯油氣地質學的理論基礎,分別是連續型油氣聚集理論和浮力圈閉成藏理論。非常規巖芯油氣有兩個關鍵標志:一是油氣大面積連續分布,圈閉界限不明顯,二是無自然工業穩定產量,達西滲流不明顯;兩個關鍵參數為:一是孔隙度小于 10%,二是孔喉直徑小于 1μm 或空氣滲透率小于 1mD。梯度磁場中流體質子T2小于T1,其差異主要受磁場梯度、回波間距和...
低熟頁巖油與中高熟頁巖油的差異 低熟頁巖油發育在富含油型有機質的頁巖中,有機質低熟或未熟,尚未大量轉化為液態烴。其形成需要相對穩定的構造環境和水體環境、溫暖的氣候條件和適宜的水介質條件。此類頁巖沉積期的區域構造相對穩定,沉積位置多為盆地頁巖沉積層系邊緣區;沉積期的氣候溫暖,藻類及菌類繁盛或無脊椎動物繁盛,有機質來源充足,為富有機質頁巖的形成提供了物質基礎;沉積期水體較深,水動力較弱,易形成還原環境使有機質不易被分解,利于有機質保存。富有機質頁巖形成后,受埋藏深度、低地溫梯度等影響,經歷淺成巖作用或短暫成巖作用后經歷抬升剝蝕,造成有機質演化程度較低,未規模轉化為石油烴類,形成低熟頁巖油不同的TE...
低熟頁巖油與中高熟頁巖油的差異: 中高熟頁巖油主要為已生成的石油烴類,賦存在頁巖的有機孔內或多類成因的微裂縫中。其形成不僅需要有機質富集并成熟轉化為石油烴的區域構造環境、水體環境、溫暖的氣候條件、適宜的水介質條件,還需要頁巖油賦存的孔隙等儲集空間條件。典型的中高熟頁巖油層系沉積模式,盆地中心深水缺氧環境中發育富有機質頁巖層,側向上隨著水深變淺漸變形成泥質粉砂巖、泥質碳酸鹽巖等致密層系,進而變成砂巖、碳酸鹽巖等常規儲集層。受不同地質時期構造、氣候、海平面等環境條件頻繁變化的影響,水體出現深淺變化,在陸架、斜坡等巖相過渡區縱向上發生不同巖體的頻繁交互,頁巖層系與其他層系緊密接觸或互層接觸特征發育。...
開展致密油、頁巖油形成條件和分布規律研究,致密油、頁巖油富集參數,建立不同類型的地質預測方法。開展大尺度致密油、頁巖油分布的物理與數值模擬,可揭示地層條件下致密油、頁巖油的分布及富集規律; 開展致密油、頁巖油資源評價模型及方法研究,可建立評價模型及標準,探索其分布范圍及邊界確定方法,極終評價中國大陸主要盆地致密油、頁巖油地質、技術可采資源量。開展致密油勘探開發先導區試驗研究,可確定致密油富集區評價參數、制定評價標準和建立評價方法。評價出致密油富集區與重點勘探區,明確頁巖油有利區。對于中等粘度和輕質油,T2由自由弛豫和表面弛豫共同決定,并取決于粘度。MAG-MED非常規巖芯分析儀致密油與頁巖油儲...
致密油成為全球非常規巖芯石油勘探開發的亮點領域,通過解剖國內外致密油實例,可歸納出以下地質特征: 發育微 納米 級 孔 喉 系 統。孔 喉 半 徑 小,主 體 直 徑 40 ~ 900 nm,孔隙結構復雜,喉道小,致密砂巖油儲集層 泥質含量高,水敏、酸敏、速敏嚴重,因而開采過程 易受傷害,損失產量可達 30% ~ 50% 。 致密油 層非均質性嚴重。由于沉積環境不穩定,致密砂層 厚度和層間滲透率變化大,有的砂巖泥質含量高, 地層水電阻率低,油水層評價困難較大。由于孔喉 結構復雜,吼道小,毛細管壓力高,原始含水飽和度 較高( 一般 30% ~ 40% ,個別達 60% ) ,原油密度多 小于...
致密油成為全球非常規巖芯石油勘探開發的亮點領域,通過解剖國內外致密油實例,可歸納出以下地質特征: 發育原生致密油和次生致密油。原生致密油主要受沉積作用影響,一般沉積物粒度細,泥質含量高,分選差,以原生孔為主,大多埋深較淺,未經歷強烈的成巖作用改造,巖石脆性低,裂縫不發育,孔隙度較高,而滲透率較低,多數為中高孔低滲型。次生致密油一般受多種成巖作用改造,儲集層原屬常規儲集層,但由于壓實、膠結等成巖作用,遠遠降低了孔隙度和滲透率,原生孔隙殘留較少,形成致密儲集層。 單井產量一般較低。油層受巖性控制,水動力聯系差,邊底水驅動不明顯,自然能量補給差,產量遞減快、生產周期長,穩產靠井間接替,多數靠彈性和...
常規巖芯油氣是指用傳統技術可以獲得自然工業產量、可以直接進行經濟開采的油氣資源。常規巖芯油氣分布受明確的圈閉界限控制,有自然工業穩定產量,浮力作用明顯。常規巖芯油氣儲層孔隙度大于 10%,孔喉直徑大于 1μm 或空氣滲透率大于 1mD。常規巖芯油氣按圈閉類型,可以分為構造、巖性、地層等油氣藏類型。 非常規巖芯儲層呈現低速非達西滲流特征,存在啟動壓力梯度;滲流曲線由平緩過渡的兩段組成,較低滲流速度下的上凹型非線性滲流曲線和較高流速下的擬線性滲流曲線,滲流曲線主要受巖芯滲透率的影響,滲透率越低,啟動壓力梯度越大,非達西現象越明顯。需要人工壓裂注氣液,增加驅替力,形成有效開采的流動機制。測井作為評價...
納米流體驅油 納米流體是指以一定的方式和比例在基液中加入納米顆粒( 尺寸一般為1~100 nm)制備成的均勻、穩定的流體.納米顆粒尺寸小、比表面積大,加入不同的納米顆粒可以制得不同納米流體,具有不同的特殊性質.利用這些特殊性質提高采收率近些年成為研究的熱點,其中涉及的微納米力學問題是解釋納米流體提高采收率機理的關鍵問題. 納米流體驅油中影響采油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如油滴的尺寸,納米顆粒的濃度、尺寸、所帶電荷、表面潤濕性等.為研究這些因素的影響,學者們展開了一系列的理論、實驗、模擬工作. 非常規巖芯儲層呈現低速非達西滲流特征,存在啟動壓力梯度;滲流曲線由平緩過渡的兩段組成,較低滲流速度下的上凹型非...
納米流體驅油 納米流體是指以一定的方式和比例在基液中加入納米顆粒( 尺寸一般為1~100 nm)制備成的均勻、穩定的流體.納米顆粒尺寸小、比表面積大,加入不同的納米顆粒可以制得不同納米流體,具有不同的特殊性質.利用這些特殊性質提高采收率近些年成為研究的熱點,其中涉及的微納米力學問題是解釋納米流體提高采收率機理的關鍵問題. 納米流體驅油中影響采油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如油滴的尺寸,納米顆粒的濃度、尺寸、所帶電荷、表面潤濕性等.為研究這些因素的影響,學者們展開了一系列的理論、實驗、模擬工作. 非常規巖芯儲層呈現低速非達西滲流特征,存在啟動壓力梯度;滲流曲線由平緩過渡的兩段組成,較低滲流速度下的上凹型非...
非常規巖芯油氣儲層與常規巖芯油氣儲層在儲集性能、孔隙結構、儲層評價標準與方法、儲層中油氣賦存狀態等多個方面均存在較大差異 。整體而言,非常規巖芯油氣儲層以納米、微米孔喉為主,微觀孔喉結構復雜,決定了其低孔低滲的儲集特征,控制了油氣聚集機制、富集規律等基本地質特征,油氣開發需要借助水平井分段壓裂、體積壓裂等特殊方法才能獲取有效經濟產能;常規巖芯油氣儲層孔隙度、滲透率較高,孔喉以微米級為主,甚至可見厘米級溶孔、溶洞,儲集物性較好,油氣開采以常規方式為主。核磁共振技術在20世紀60年代引起石油工業的興趣,研究結果顯示核磁共振技術具有良好的滲透率相關性。MAGMED系列非常規巖芯高性能驅替系統非常規巖...
非常規巖芯油氣與常規巖芯油氣地質學的理論基礎,分別是連續型油氣聚集理論和浮力圈閉成藏理論。非常規巖芯油氣有兩個關鍵標志:一是油氣大面積連續分布,圈閉界限不明顯,二是無自然工業穩定產量,達西滲流不明顯;兩個關鍵參數為:一是孔隙度小于 10%,二是孔喉直徑小于1μm 或空氣滲透率小于1mD。而常規巖芯油氣,在上述標志和參數方面表現明顯不同,孔隙度多介于10%~30%,滲透率多大于 1mD。非常規巖芯油氣評價重點是烴源巖特性、巖性、物性、脆性、含油氣性與應力各向異性“六特性”及匹配關系,常規巖芯油氣評價重點是生、儲、蓋、圈、運、保“六要素”匹配關系。非常規巖芯油氣富集“甜點區”有 8 項評價標準,其...
基于致密油與頁巖油儲集層物性差、粒度細、非均質性強,油氣源儲一體或近源聚集等特殊地質特征,致密油/頁巖油在沉積環境與分布模式、儲集層特征與成因機理、油氣聚集規律、地質評價預測與地球物理響應等多方面遇到極大挑戰,成為制約中國致密油與頁巖油工業化發展的瓶頸。致密油與頁巖油儲集層均具有物性差,滲透率多小于1 mD,發育微-納米級孔喉系統,成巖作用與非均質性強等而區別于常規巖芯油氣儲集層。故致密砂巖、碳酸鹽巖與頁巖等致密儲集層成因機制與儲集能力研究成為致密油與頁巖油的重要問題。細粒頁巖、粉砂巖以及混積巖石學與微觀結構等儲集層基本特征成為儲集層儲集性能評價的基礎,精細表征微-納米孔喉微觀結構成為致密儲集...
非常規巖芯油氣資源并沒有明確的定義,一般指用傳統技術無法獲得的、與常規巖芯油氣資源儲存地點、開采方法等不同的油氣資源,可分為非常規巖芯石油資源和非常規巖芯天然氣資源.前者主要指重油、頁巖油、油砂等,后者主要指頁巖氣、煤層氣、致密氣等.非常規巖芯油氣資源儲量大,但儲層地質結構復雜,傳統開采技術并不能完全適用.非常規巖芯油氣開采涉及一系列微納米力學問題,這些問題的研究對改進開采技術,進一步開發非常規巖芯油氣資源具有重要的意義. 非常規巖芯儲層呈現低速非達西滲流特征,存在啟動壓力梯度;滲流曲線由平緩過渡的兩段組成,較低滲流速度下的上凹型非線性滲流曲線和較高流速下的擬線性滲流曲線,滲流曲線主要受巖芯滲...
常規巖芯油氣是指用傳統技術可以獲得自然工業產量、可以直接進行經濟開采的油氣資源。常規巖芯油氣分布受明確的圈閉界限控制,有自然工業穩定產量,浮力作用明顯。常規巖芯油氣儲層孔隙度大于 10%,孔喉直徑大于 1μm 或空氣滲透率大于 1mD。常規巖芯油氣按圈閉類型,可以分為構造、巖性、地層等油氣藏類型。 非常規巖芯儲層呈現低速非達西滲流特征,存在啟動壓力梯度;滲流曲線由平緩過渡的兩段組成,較低滲流速度下的上凹型非線性滲流曲線和較高流速下的擬線性滲流曲線,滲流曲線主要受巖芯滲透率的影響,滲透率越低,啟動壓力梯度越大,非達西現象越明顯。需要人工壓裂注氣液,增加驅替力,形成有效開采的流動機制。巖石樣品的核...
頁巖氣開采是指貯存在微納米孔隙和顆粒間的頁巖氣在人為驅動下運移至宏觀裂縫,極終匯集到井筒的過程 頁巖氣具有多種貯存方式: ①吸附在有機質(干酪根) 孔隙表面; ②游離于孔隙和裂縫中; ③溶解于瀝青和干酪根中.其中吸附是主要貯存方式,吸附氣可以占到頁巖氣總量 20% ~ 85%.吸附量的大小與有機碳含量成正比,此外還受儲層的壓力、溫度和比表面積等因素的影響,關系十分復雜.吸附機理的準確認識對頁巖氣解吸以及產量預測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較輕的油具有高度的擴散,具有較長的T1和T2時間,并且通常表現為單指數衰減。一體式非常規巖芯分析頁巖油和致密油聚集機理的重要是“致密化減孔聚集”或稱為“致密化成藏”,...
非常規巖芯油氣與常規巖芯油氣在油氣來源與成因上存在著密切聯系,在同一含油氣系統中,兩者具有相同的烴源系統和母質來源、相同的初次運移動力、相同或 相似的油氣組分及同位素組成等。兩者在空間分布上緊密共生出現,形成統一的常規—非常規巖芯油氣“有序聚集”體系。因此,在遵循兩類資源差異性的基礎上,常規—非常規巖芯油氣應協同發展,遵循二者“有序聚集”的內在規律,以各自特色的生產方式,對含油氣單元中不同層系、不同類型油氣資源,開展“立體勘探、協同開發”,從而極終實現對整個含油氣單元的高效、快速開發。當潤濕流體填充多孔介質(如巖石)時,T1和T2都急劇減小,并且弛豫機制不同于固體或流體中的質子。MAGMED系...
頁巖氣開采是指貯存在微納米孔隙和顆粒間的頁巖氣在人為驅動下運移至宏觀裂縫,極終匯集到井筒的過程 頁巖氣具有多種貯存方式: ①吸附在有機質(干酪根) 孔隙表面; ②游離于孔隙和裂縫中; ③溶解于瀝青和干酪根中.其中吸附是主要貯存方式,吸附氣可以占到頁巖氣總量 20% ~ 85%.吸附量的大小與有機碳含量成正比,此外還受儲層的壓力、溫度和比表面積等因素的影響,關系十分復雜.吸附機理的準確認識對頁巖氣解吸以及產量預測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孔隙大小、滲透率、碳氫化合物性質、空泡、裂縫和顆粒大小,通常也可以通過弛豫時間NMR數據提取。高精度核磁共振非常規巖芯有效孔隙度檢測常規巖芯油氣資源主要分布在沖積扇、...
聚合物驅油: 除聚合物( polymer) 外,表面活性劑( surfactant)以及堿劑( alkali) 也是化學驅方法中常用的驅替劑,在注水時加入三者復合體系的驅油方法稱為三元復合驅( ASP flooding) .將三者聯合起來使用,具有協同增強的效應,是一種較新的技術方法.表面活性劑能夠大幅度降低油-水間的界面張力,提高毛細管數.堿劑在注入地層后,能與原油中的有機酸發生化學反應,生成表面活性劑石油酸皂.石油酸皂能與注入的表面活性劑產生協同作用,進一步降低界面張力.同時,堿劑還能夠降低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劑的吸附損失.除此以外,乳化、帶油、泡沫滯留、改變巖石潤濕性等也是三元復合驅提高原油...
綜合對比非常規巖芯油氣儲層與常規巖芯油氣儲層特征,可歸納以下幾點差異: (1) 非常規巖芯油氣儲層致密,物性較差。非常規巖芯油氣儲層總體致密是其與常規巖芯油氣儲層的極大區別。松遼盆地讓字井區斜坡帶扶余油層泉四段砂巖儲層,孔隙度為1%~19%,平均為10.7%;滲透率為0.001~10mD,平均為0.82mD。常規砂巖儲層滲透率大于1mD,孔隙度達 10%~18%,孔隙類型為顆粒與填隙物溶蝕擴大孔、殘余原生孔,壓汞測試表明喉道直徑為1~10μm,孔喉連通性較好,埋深較淺; (2) 非常規巖芯油氣儲層巖性多樣,有效儲層規模較小。中國非常規巖芯油氣儲層巖性復雜,既有砂巖、石灰巖,也有頁巖、煤以及混積...
致密油是一種非常規巖芯石油資源,產層為具極低滲透率的頁巖、粉砂巖、砂巖或碳酸鹽巖等致密儲集層,具有與富有機質源巖緊密接觸,原油油質輕的基本地質特征。在開采方面,也需要利用水平鉆井、分級壓裂等頁巖氣開采的特殊方式。在地質特征、甜點區、資源潛力等方面,致密油與頁巖油均存在差異。 致密油聚集機理則為“近源阻流聚集”或“近源成藏”,區域蓋層或致密化減孔,致使油氣遇阻,不能運移進入更遠圈閉。形成包括烴類初次運移和烴類聚集兩個過程,烴類初次運移受源儲壓差、供烴界面窗口、孔喉結構等控制,近源烴類聚集主要受長期供烴指向、優勢運移孔喉系統、規模儲集空間等時空匹配控制。毛細管孔隙:流體在外力作用下可自由流動(一般...
頁巖油是指已生成仍滯留于富有機質泥頁巖地層微納米級儲集空間中的石油,富有機質泥頁巖既是生油巖,又是儲集巖,具有6大地質特征: 發育微納米級孔與裂縫系統。頁巖油儲集層中常常發育納米級孔喉系統,一般孔徑大小為50~300nm 的孔隙構成主要的儲集空間,局部發育微米級孔隙。孔隙類型包括粒間孔、粒內孔、有機質孔、晶間孔等。其次,微裂縫在頁巖油儲集層中也非常發育,類型多樣,以未充填的水平層理縫為主,次為干縮縫,近斷裂帶處發育有直立或斜交的構造縫。與頁巖氣儲集層相比,頁巖油儲集層熱演化程度較低、埋深較淺,儲集空間較大。部分泥頁巖中黏土礦物呈片狀結構、有機質紋層結構等多種微觀結構類型,頁巖油多賦存于礦物微觀...
常規巖芯油氣是以圈閉和油氣藏為研究對象,圈閉是重要,學科基礎是浮力圈閉成藏理論。傳統石油地質研究強調從烴源巖到圈閉的油氣運移,尋找有效聚油圈閉是油氣勘探的重要。圈閉是油氣聚集的基本單元,生、儲、蓋、圈、運、保六要素是評價圈閉有效性的關鍵,即油氣生成、運移、聚集和保存等多種地質條件的時空配置,是常規巖芯油氣勘探實踐的重要內容。按照圈閉定型時間與大規模油氣排聚時間的匹配關系,可分為早圈閉型、同步圈閉型和晚圈閉型3種類型。只有那些在油氣區域性運移以前或同時形成的圈閉,即早圈閉型與同步圈閉型對油氣的聚集才有效。油氣地質研究的目標是有利圈閉、確定有效聚油氣圈閉,關鍵是編制出“兩圖一表”,即圈閉頂面構造圖...
非常規巖芯油氣與常規巖芯油氣在油氣來源與成因上存在著密切聯系,在同一含油氣系統中,兩者具有相同的烴源系統和母質來源、相同的初次運移動力、相同或 相似的油氣組分及同位素組成等。兩者在空間分布上緊密共生出現,形成統一的常規—非常規巖芯油氣“有序聚集”體系。因此,在遵循兩類資源差異性的基礎上,常規—非常規巖芯油氣應協同發展,遵循二者“有序聚集”的內在規律,以各自特色的生產方式,對含油氣單元中不同層系、不同類型油氣資源,開展“立體勘探、協同開發”,從而極終實現對整個含油氣單元的高效、快速開發。較輕的油具有高度的擴散,具有較長的T1和T2時間,并且通常表現為單指數衰減。一體式非常規巖芯系統原理非常規巖芯...
聚合物驅油: 聚合物驅使用聚合物溶液為驅油劑,是化學驅的重要方法,在世界上尤其在中國大慶油田有大范圍的應用.在工程實際中,聚合物驅極常用的聚合物主要有兩種: 人工合成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HPAM) 和生物聚合物黃原膠.除此以外,人們也在研究用于采油的新型聚合物.早期人們普遍認為聚合物驅是通過提高宏觀采油效率來提高整體采收率的,具體表現為聚合物溶液增加了驅替液粘度,并且造成了油水相滲透率不均衡降低,減小了驅替液和被驅替液的流度比,從而提高波及系數.隨著對聚合物驅油機理研究的逐漸深入,人們發現由于聚合物溶液具有粘彈性,其在微觀孔道中有特殊的流動性質.聚合物驅不僅能提高宏觀采油效率,還能夠提高微...
致密油與頁巖油均無明顯圈閉界限,無自然工業產能,需要采用直井縫網壓裂、水平井體積壓裂、空氣與CO2 等氣驅、納米驅油劑等方式進行開發,形成“人造滲透率”,持續獲得產能,屬典型“人造油氣藏”。) 。通過整理國內外有關致密油與頁巖油研究進展,筆者認為二者在地質、開發、工程等方面均存在明顯差異,應定義為 2 種不同類型的非常規巖芯油氣資源。 致密油是指儲集在覆壓基質滲 透率小于或等于 0. 1×10 -3μm2( 空氣滲透率小于 1× 10 -3μm2) 的致密砂巖、致密碳酸鹽巖等儲集層中的 石油。單井一般無自然產能或自然產能低于工業 油流下限,但在一定經濟條件和技術措施下可獲得工業石油產量。如酸化...
致密油成為全球非常規巖芯石油勘探開發的亮點領域,通過解剖國內外致密油實例,可歸納出以下地質特征: 致密碳酸鹽巖、致密砂巖為2類主要儲集層。儲集層物性差,基質滲透率低,空氣滲透率多小于或等于1×10-3μm2,孔隙度小于或等于12% ,受有利沉積相帶控制。 富油氣凹陷內致密油源儲共生。圈閉界限不明顯,高質量生油巖區致密油大面積連續分布,一般TOC≥2%。 油氣以短距離運移為主。持續充注,非浮力聚集,油層壓 力系數變化大、油質輕; 一般生油巖成熟區( 0.6%≤Ro≤1.3% ) 氣油比高,初期易高產。自由流體模型或Coates模型可應用于含水和/或碳氫化合物的地層。小核磁非常規巖芯弛豫分析致密...
頁巖油是指已生成仍滯留于富有機質泥頁巖地層微納米級儲集空間中的石油,富有機質泥頁巖既是生油巖,又是儲集巖,具有6大地質特征: 源儲一體,滯留聚集。頁巖油也是典型的源儲一體、滯留聚集、連續分布的石油聚集。與頁巖氣不同,頁巖油主要形成在有機質演化的液態烴生成階段。在富有機質泥頁巖持續生油階段,石油在泥頁巖儲集層中滯留聚集,呈現干酪根內分子吸附相、親油顆粒表面分子吸附相和親油孔隙網絡游離相 3 種類型,具有滯留聚集特點。只有在泥頁巖儲集層自身飽和后才向外溢散或運移。因此,處在液態烴生成階段的富有機質泥頁巖均可能聚集頁巖油。 較高成熟度富有機質頁巖,含油性較好。富有機質頁巖主要發育在半深湖-深湖相沉積...
評價“甜點區”也是非常規巖芯油氣勘探研究的重要,貫穿整個勘探開發過程。非常規巖芯油氣甜點包括“地質甜點、工程甜點、經濟甜點”。非常規巖芯油氣富集“甜點區”評價有8個指標,其中3個主控因素及關鍵指標是:TOC大于2%(其中頁巖油S1>2mg/g)、孔隙度較高(致密油氣 >10%,頁巖油氣 >3%)和微裂縫發育。地質甜點著眼于烴源巖、儲層、超壓與裂縫等綜合評價,工程甜點著眼于埋深、巖石可壓性、應力各向異性等綜合評價,經濟甜點著眼于資源規模、埋深、地面條件等評價。如當前非常規巖芯致密油、致密氣、頁巖油和頁巖氣的“甜點區”評價,主要著眼于有利的烴源層、儲層、超壓、裂縫、局部構造等地質甜點要素評價,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