蕓苔素內酯的背景及功效: 1970 年由美國科學家從油菜花粉分離出稱蕓苔素內酸, 但是成本非常高,后來研究了其結晶結構,證實是一種甾體物質,這是一種自然界新型的植物生長調節劑,稱為第六類植物ji素, 1982 年由日本合成復制品。 21 世紀初,天然蕓苔素內酯作為油菜花粉產業重要的組成部分,被國內外醫療機構開始關注,目前已經在醫藥和保健品領域應用。 2012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完成了天然蕓苔素內酯行業標準的建立工作,天然蕓苔素內酯與人工合成的蕓苔素內酯在國家政策方面開始區別管理。 天然蕓苔素內酯對人畜無害,對環境無污染,對發展生態農業、提升品質和增加產量具有特殊作用。天然蕓苔素能提高作物的抗寒、抗旱、抗鹽堿等抗逆性能力。天然植物生長調節劑蕓苔素內酯是什么
天然蕓苔素內酯作用特點: 1、天然安全性:無毒和副作用。 2、全程性:適用于植物生長的各個階段,有不同的改良效果。 3、高效型:生理活性高,10-10即開始起作用,夜業生產上常用濃度0.01- 0.1ppm。 4、多效性:具有生長素、赤霉素、細胞分裂素、脫落酸等多種功能.如生長素、赤霉素的促進生長作用,細胞分裂素的促進細胞分裂作用,具有赤霉素的促進?;ū9Ч撀渌岬目顾幮?、抗逆性。 5、祛毒性:對緩解除草劑如西草凈、丁草胺、甲磺隆、胺苯磺隆、24-D等藥害.祛毒作用明顯,其作用機理是BR能促進作物新陳代謝,提高葉綠素含量.增強根系吸水力,使作物較快恢復生長,一般BR1.5克加20克尿素兌水15公斤葉面噴施。 6、抗病性:如水稻稻瘟病、紋枯病、黃瓜霜霉病、灰霉病、番茄疫病、小麥青枯病、白菜、蘿卜軟腐病、甜椒浸種、幼苗抗猝倒病、成株抗炭疽病增強,預防西瓜炭疽病發生。 7、可混用性:可與中l生或酸性肥料、殺菌、殺蟲劑混用.可起到增效作用,—般增效10-40%。四川蕓苔素內酯用途采摘后:每次采摘后噴一次皇嘉天然蕓苔素6000倍液,可以延長采收期,提高單產。
4.抗病清毒:天然蕓苔素內酯經植物吸收后,可以調節植物 C/N 比,使植物產生抗病能力, 使植株健壯,增強植株抗逆能力,對于遭受藥害、肥害、鹽害或其它自然災害的植物,具有解除毒性、恢復植物代謝機能的功效。 5.用量少,使用方便:0.1%天然蕓苔素內酯母藥按畝計算:(1)葉面噴施 0.15~0.30 克;(2)沖施 5.0-8.0 克;(3)復合肥(基肥、追施肥) 7.0-10 克。 使用過程中, 無需復雜的生產工藝,無論葉面肥、沖施肥、固體肥、液體肥、殺菌劑等,只要添加均勻。 6 廣效性、生效快:使用天然蕓苔素內酯后,不需要另加其類似增效劑, 溫度在 30 度以上, 24 小時可以見效,在 25 度以上, 48 小時見效。
天然蕓苔素內酯是甾體化合物中生物活性較高的一種,他們普遍存在于植物體內。在植物生長發育各階段中,既可促進營養生長,又能利于受精作用。 第六代天然蕓苔素內酯的活性比人工合成蕓苔素高 10~100 倍,可經由植物的葉、莖、根吸收,然后傳導到起作用的部位,有的認為可增加 RNA 聚合酶的活性,增加 RNA、 DNA 含量,有的認為可增加細胞膜的電勢差、 ATP 酶的活性,也有的認為能強化生長素的作用,作用機理目前尚無統一的看法。它起作用的濃度極微量,是高效植物生長調節劑,在很低濃度下,即能有效地增加植物的營養體生長和促進受精作用。天然蕓苔素內酯是一種集營養調節、預防為一體的新型植物生長調節劑。
植物生長調節劑是一類控制植物生長發育的農藥,包括與天然植物ji素相似的合成化合物和直接從生物體中提取的ji素。它是人們在了解了天然植物ji素的結構和作用機制,了解了微量分析、有機合成、植物生理和生物化學,掌握了現代農林園藝栽培等多種科學技術后綜合發展的產物。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是農業五大新技術之一,其具有使用投資小、見效快、用量微達ppm級(百萬分之級)、效果明顯、投入產出比極高等特點。隨著農業生產技術的發展,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一方面能進一步提高作物產量,另一方面調節劑能提高植物自身免疫,發揮保健作用、減少農藥用量和惡劣氣候對農作物的損害。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研究及其在生產上的應用,是近代植物生理學及農業科學的重大進展之一,世界各國的農業科學家都高度重視這一領域,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已成為農業科技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天然蕓苔素內酯適用于一切具有生命力的植物,在植物的整個生命期均可使用, 用量極少即可達到良好效果。江蘇蕓苔素內酯注意事項
天然蕓苔素內酯可以使植物產生抗病能力, 使植株健壯,增強植株抗逆能力。天然植物生長調節劑蕓苔素內酯是什么
蕓苔素的發現:上世紀30年代,美國農業部(USDA)研究人員發現,植物花粉提取物能促進植物生長。1941年Mitchell 初次報道了花粉(玉米)正己烷提取物可促進植物(豆類)生長,1951年Mitchell 又報道了不成熟的豆類種子提取物也可促進植物生長。由于以上發現,上世紀60年代USDA啟動了從花粉中發現新的植物生長調節活性物質的研發項目。1970年Mitchell從歐洲油菜花粉中提取到能引起菜豆幼苗節間伸長、彎曲、裂開等異常現象的生長物質,命名為brassins。1972年Mitchell發現brassins可以促進多種植物、不同植物部位的生長,具有普遍的植物調節活性。1979年,Grove等從油菜花粉中分離到4 mg高活性物質,經X-射線晶體衍射分析確定其結構并命名為蕓苔素內酯。此后,人們陸續發現了超過60種天然蕓苔素內酯類化合物及其甾醇類似物,統稱為蕓苔素甾醇(BRs)。1998年,在日本千葉舉行的第16屆國際植物生長物質學會會議上,BRs被正式確認為是繼生長素、赤霉素、細胞分裂素、脫落酸、乙烯之后的第六類植物ji素。天然植物生長調節劑蕓苔素內酯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