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光伏電池的轉化效率與自身的運行溫度密切相關,溫度越高效率越低。研究數據表明:電池溫度每上升 1℃,晶硅電池的光電轉化效率就會下降約0.4%,非晶硅電池大約會下降 0.1%。另外,電池在達到其運行溫度上限后,電池溫度每上升 10℃,晶硅電池的老化速率將增加一倍。運行溫度是光伏系統設計時需重點考慮的參數之一,電池生產廠家一般會給出電池的工作溫度范圍,若溫度超出給定范圍,將對電池同時造成短期損傷(效率下降)和長期損傷(不可逆損傷)。哪家的光伏液冷成本價比較低?江蘇品質保障光伏液冷定做
熱管理是保證儲能系統持續安全運行的關鍵。理想情況下的熱管理設計可以將儲能系統內部的溫度控制在鋰電池運行的溫度區間(10-35°C),并保證電池組內部的溫度均一性,從而降低電池壽命衰減或熱失控的風險。目前儲能熱管理的主流技術路線是風冷和液冷。儲能熱管理技術路線主要分為風冷、液冷、熱管冷卻、相變冷卻,其中熱管和相變冷卻技術尚未成熟。01風冷通過氣體對流降低電池溫度。具有結構簡單、易維護、成本低等優點,但散熱效率、散熱速度和均溫性較差。適用于產熱率較低的場合。安徽水冷板光伏液冷定制正和鋁業致力于提供光伏液冷,歡迎您的來電哦!
圖1表示一種使用本發明原理的太陽能光伏發電裝置,其中包括一個反射式聚光器和一個接收轉換器;圖2表示圖1所示接收轉換器的放大視圖;圖3表示使用本發明原理的太陽能光伏發電裝置的另一個實施例,其中包括一個透射式聚光器和一個接收轉換器;圖4表示使用本發明原理的太陽能光伏發電裝置的又一個實施例,其中包括透射式聚光器和接收轉換器;圖5表示使用本發明原理的一種多元組合式太陽能光伏發電裝置;圖6表示圖5所示多元組合式太陽能光伏發電裝置中一個單元的放大示意圖。圖中標號:1太陽光,2反射式聚光器,3透明窗,4冷卻液體,5光電池,6箱體,7輸出導線,8透射式聚光鏡,9透射式聚光鏡,10散熱片。如圖1-6所示,本發明的太陽能光伏轉換方法使用光電池5作為基本部件,光電池5至少在光電轉換工作期間由冷卻液4進行冷卻,太陽光穿過透明的冷卻液而到達光電池5上。
風冷 風冷是利用空氣自然或強制對流對設備進行冷卻的方法,具有結構簡單、技術成熟等優點。目前,自然對流冷卻的研究主要是從提升表面對流傳熱系數和增大換熱面積兩方面入手,但該冷卻方式具有一定的散熱極限。為提升表面對流傳熱系數,強制空冷中需要接入風機,但此時需要綜合考慮電池效率提升與風機功耗增加之間的平衡問題。1.1.1 自然對流冷卻 TANAGNOSTOPOULOS 等對光伏板背面的兩種低成本空氣流道改進方案進行了實驗研究,兩種改進方案分別為:通過在光伏板背面的空氣流道中間增加金屬薄板(TMS)以及空氣流道壁面設置涂黑翅片(FIN)來提高空氣與光伏板背面的對流傳熱,實驗中兩種改進方案與普通的光伏板空氣流道自然冷卻相比較,如圖1(a)所示。結果表明:TMS方案下的電池溫度要高于 FIN 方案,但均低于對比裝置,PV 模塊溫度平均下降 3~10℃。正和鋁業為您提供光伏液冷,有想法的可以來電咨詢!
在水流和表面蒸發的雙重作用下,文獻中的電池運行溫度降低了 22℃,扣除水泵耗能,輸出功率凈增長了 8%~9%,而文獻中電池最高溫度也由 60℃降低至 37℃,轉化效率凈提升了3.09%。GAUR 等則研究了表面冷卻中流量對冷卻效果的影響,隨著流量的不斷增大,PV 模塊表面對流傳熱系數及電效率均不斷增長,當流量由0.001kg/s 增至 0.85kg/s 時,對流傳熱系數及電效率分別由 14.2W/m2·K 和 7%增至 413W/m2·K 和7.45%,當流量超過 40g/s 時系統效率增加緩慢,因此,表面式冷卻中增大流量對提高對流傳熱系數與系統發電效率之間需要取流量,從而達到系統性 能得到優 化的同時 保證其經 濟性。 ABDELRAHMAN 等對比分析了表面噴淋冷卻、背面直接接觸冷卻及同時采用兩種冷卻方式時的PV 模塊性能,實驗中 3 種冷卻方式下電池溫度分別下降了 16℃、18℃和 25℃,輸出功率分別提升22%、29.8%和 35%。哪家公司的光伏液冷的品質比較好?安徽水冷板光伏液冷定制
正和鋁業光伏液冷值得放心。江蘇品質保障光伏液冷定做
MING則將相變材料的儲存空間設計成了相互關聯的三角形單元結構,并對同時應用兩種相變材料時系統的冷卻散熱性能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復合相變介質可使電池溫度始終維持在 30℃以下,且三角形單元空間結構還可起到消除熱應力以及縮短熱調控周期的作用。MAITI 等指出單純的效率提升帶來的效益無法滿足 PV-PCMs 系統的初始投入,為此作者認為 PV-PCMs 系統應與室內采暖通風相結合以提升系統的綜合效率。MALVI 等提出了 PV/T 耦合相變儲能系統(PVT-PCMs),如圖 8所示。管路中的水和 PCMs 能同時吸收電池產生的熱量,實驗中電池的發電量提升了 9%,水溫上升了 20℃,并大幅降低了光伏發電的單位面積成本。 HO 等在建筑集成光伏中集成了厚度為 3cm、熔點溫度為 30 ℃ 的相變 微 膠囊儲 能 材料層(MEPCM),并運用數值模擬對其熱、電性能進行了研究,在夏季時 PV 模塊的溫度可維持在34.1℃。江蘇品質保障光伏液冷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