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驟停是心臟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心臟驟停患者的搶救成功率與救治速度密切相關,每 1分鐘的延誤,都會讓患者生存幾率下降 7%-10%。當出現這種情況時,應在盡快時間內進行急救,對患者施行心肺復蘇和除顫。雖然除顫是目前救治心臟驟停的有效手段,但由于某些患者可能存在心臟驟停的誘因或存在其他并發癥,除顫無法保證一定救活患者。但通過及時的進行心肺復蘇使用AED是可以提高搶救成功率和生還率,挽救更多的生命。AED是一種便攜式醫療設備,可以自動分析患者的心律失常情況,判斷是否需要電擊除顫,并提供電擊除顫的能量。AED的使用方法簡單,非專業人士也可以操作。臨滄銷售AED設備
雙向波除顫的優點是: 雙向波減低通過心肌的峰值電流,從而減少對心肌做成的損傷,雙相波在不同阻抗的患者身上保持不變的波型,從而達到效果。 單相波形與雙相波形的電流峰值之間的差別為40%。因此除顫所造成的心肌損傷主要取決于波形的電流峰值而不是使用能量的焦耳數。 1.皮膚處的損傷,通過電來除顫,所以會引起皮膚局部的燙傷。 2.心律不齊,會發生心率減慢或者甚至是室顫。 3.肺水腫、心肌損傷,由于電流峰值比較大,沖擊心臟時對心肌和肺造成的損傷。 4.呼吸中樞抑制,部分患者由于藥物治療時大量的zheng靜劑導致。 5.血壓降低,和室顫本身有關系,如果心肌受到損傷,電流經過后會更加嚴重損傷心肌。 6.肺栓塞、腦栓塞 7.心力衰竭,電流對于心臟本身造成一定損傷引起。紅河州AED設備AED的使用需要經過專業培訓,確保正確操作。
心臟驟停不只發生于既有心臟病史人群,一些平日里看似健康的人,也會因各種原因導致心臟驟停發生。今年歐洲杯期間,丹麥隊球員克里斯蒂安?埃里克森在比賽中突發心臟驟停失去意識,盡早的時間得到隊友、裁判和隊醫的幫助后轉危為安,讓他死里逃生的關鍵正是球場邊常備的AED。人在心臟停跳后無法向大腦輸送血液,短時間內腦組織會因缺血缺氧而壞死。據統計,70%以上病患心跳驟停都是由心臟室顫造成,而處理室顫重要的方法就及時除顫。所以,發現心臟驟停患者后立即給予心肺復蘇,同時盡快使用AED 給患者實施電除顫,是能夠搶救患者生命的方法。
AED即自動體外除顫器,是一種便攜式急救設備,它是一種電擊設備,非專業人士都可以操作,當遇有心跳驟停人員時,只要在搶救時間的“黃金4分鐘”內,利用AED對患者進行除顫和心肺復蘇,就可以有效制止猝死。 公開數據顯示,中國心跳驟停人數每年超過54.4萬,算下來,平均每天就有超過1500人死于心跳驟停。與此對應的是,目前我國院前的心跳驟停搶救成功率不足1%。如能在一分鐘內對心跳驟停的患者給予電擊除顫,急救成功率可能高達90%;每延遲1分鐘,存活率將遞減7%至10%。從某種意義上來講,AED不僅是一種急救設備,更是一種先進的急救理念。AED的普及程度反映了一個國家和地區的公共衛生水平。
心室顫動 1774年,心臟電復律技術產生 1775年,Abelard實驗研究發現鳥可以電擊而死亡,再電擊又可飛走 1889年,provost證實狗室顫能被電擊而復跳 1947年德國鮑克于開胸手術中應用胸內復律而使病人恢復心跳。為此,世界上首臺除顫器誕生 1956年到60年代德國醫生卓爾(ZOLL)證明電擊還可以用于室顫以外的其他心律失常 80年代以后被認為電除顫是終止室顫的有效的方法 室顫發生后,部分心室肌已經復極,另一部分心室肌仍處于不應期,心室肌所處的激動位相是不平衡、不協調的,因此,任何時候(時間)高壓強電流通過心臟,都足以使全部心肌纖維同時除極。異位心律暫時消失,并且中斷其折返,有利于自律性高的竇房結恢復其主導心律地位。AED是一種自動體外除顫器,用于心臟驟停的緊急救治。臨滄銷售AED設備
AED可以放置在公共場所的任何位置,方便取用。臨滄銷售AED設備
除顫注意事項主要包括注意除顫儀的工作狀態、注意除顫部位、注意除顫時間等,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操作。 1、注意除顫儀的工作狀態 在進行除顫前,要注意除顫儀的工作狀態,要保證其處于正常工作狀態,否則可能會影響除顫的效果。 2、注意除顫部位 在進行除顫時,要注意除顫部位的選擇,通常是在患者胸前的心前區,不要在患者的腹部進行除顫,否則可能會影響除顫的效果。 3、注意除顫時間 在進行除顫時,要注意除顫的時間,一般需要持續1分鐘左右,不要超過2分鐘,否則可能會導致除顫效果不佳。 除此之外,還要注意除顫器的狀態、注意患者的生命體征等。如果出現不適癥狀,建議及時就醫醫治。 臨滄銷售AED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