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顫動 1774年,心臟電復律技術產生 1775年,Abelard實驗研究發現鳥可以電擊而死亡,再電擊又可飛走 1889年,provost證實狗室顫能被電擊而復跳 1947年德國鮑克于開胸手術中應用胸內復律而使病人恢復心跳。為此,世界上首臺除顫器誕生 1956年到60年代德國醫生卓爾(ZOLL)證明電擊還可以用于室顫以外的其他心律失常 80年代以后被認為電除顫是終止室顫的有效的方法 室顫發生后,部分心室肌已經復極,另一部分心室肌仍處于不應期,心室肌所處的激動位相是不平衡、不協調的,因此,任何時候(時間)高壓強電流通過心臟,都足以使全部心肌纖維同時除極。異位心律暫時消失,并且中斷其折返,有利于自律性高的竇房結恢復其主導心律地位。AED的放置位置很重要放在容易獲取的地方,以便在緊急情況下能夠迅速找到。紅河州進口除顫儀哪里有
久心AED智能化管理的必要性 據國家心血管中心統計,我國每年因心臟驟停而猝死的人數高達55萬,而搶救成功率卻不到1%。一旦有人突發心臟驟停,搶救時間以秒計算,如果搶救不及時,就會導致死亡。 近年來,隨著國家政策的推動,心臟驟停主要急救設備AED已經逐步布防在人流密集的各類場所。 如何系統化管理分散在各處的AED,實現AED與城市急救系統的聯動,進一步提升院前急救響應效率? 物聯網+AED為急救贏得黃金時間。 久心AED管理系統依托華為云、云計算、4G/5G技術,可對分布在不同地區的各品牌AED進行實時監控、數據反饋、兼容管理、準確定位。 迪慶本地除顫儀AED可以檢測心律并在需要時提供電擊醫療。
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當時美國首先研制出了世界上首臺心臟除顫器。而在1970年,阿徹·迪亞克博士和他的同事發明了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正式批準了AED的使用。自此以后,AED的技術不斷發展和完善,使用范圍逐漸擴大到受過訓練的非專業人士,并且具有分析心律失常情況、自動判斷是否需要電擊除顫、提供電擊除顫的能量等功能。現在,AED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公眾應急服務和急救中,成為搶救心臟驟停患者的重要設備之一。
除顫儀單向波與雙向波區別 1、兩者在除顫波形上不同,單向波是半個正弦波,而雙向波是個完整的正弦波,因此分為單向波和雙向波。雙向波的完整波形的優勢是明顯于單向波的,能夠有效的激起心臟的正常工作。 2、兩者在體表阻抗的方式上不同,單向波在體表阻抗是沒有應對方式的,而雙向波體表阻抗是通過調節阻內來調解極內阻抗來應對的。 3、兩者在除顫成功率上不同,單向波是一種單向從一個電流流到另一個電流的這么一種方式,是一種單向的行為,并不能夠起到更大的作用,而雙向波改變一次方向,并不是一直按照一個方向來進行流動。AED的使用可以幫助醫生更好地了解心臟驟停的預防措施。
1.按除顫時電流的不同分為: 交流電除顫 直流電除顫 (常用 ) 2.根據除顫器按波形不同可分為: 單相波:電流只是單方向流過心臟。 雙相波:電流首先從一個方向通過心臟,然后再逆向通過心臟 。 室顫、室撲是主要的適應癥,還有就是無法識別R波的快速室性心動過速。 1.電除顫的能量選擇 成人單相波360J,雙相波120~200J,兒童1~8歲每公斤體重2J,第二次續后每公斤4J 2.具體操作 將病人擺放為復蘇位置。選擇除顫能量,確認非同步方式。將手控除顫電極板涂以專門使用的導電糊,并均勻分布于兩塊電極板上。 電極板位置安放正確;(“STERNVM”電極板上緣放于胸骨右側第二肋間“APEX”電極板上緣置于左鎖骨中線第五肋間)電極板與皮膚緊密接觸。 AED可以與120急救系統聯動,自動發送患者信息。紅河州通用除顫儀在哪里
AED的使用可以提高心臟驟停患者的生存率。紅河州進口除顫儀哪里有
AED是自動體外除顫儀,能夠自動分辨心搏驟停是否由室顫或無脈性室速引起。若需除顫,可提供高能量電流,點擊除顫完成搶救。 “救命神器”AED是什么? 自動體外除顫儀,俗稱AED,能夠自動分辨心搏驟停是否由室顫或無脈性室速引起。如需除顫,它可以提供高能量電流,進行電擊除顫而完成搶救,幫助發生惡性心律的病人恢復心律,是搶救呼吸、心搏驟停病人的“利器”,被稱為“救命神器”!是一種非專業人員也能使用的醫療設備。 黃金四分鐘 挽救生命 我國每年心臟猝死病人在55萬人左右,絕大多數是心源性心搏驟停病人,平均每分鐘有4人,而且90%以上發生在醫院外,如果1分鐘之內通過AED對患者進行電擊除顫,救活概率為90%,每延遲一分鐘救活的希望降低7%—10%。 在心搏驟停時,只有在搶救時間的“黃金4分鐘”內,利用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對患者進行除顫和心肺復蘇,才是有效制止猝死的辦法。紅河州進口除顫儀哪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