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醫院信息系統已初具規模,許多醫院相繼建立起醫院范圍的信息系統,為我國電子病歷的研究和應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相比紙張病歷,發展電子病歷的意義有以下方面的優勢:(1)結合醫療知識庫的應用,通過校驗、告警、提示等手段,能夠有效降低醫療差錯。(2)為醫護人員提供完整的、實時的、隨時隨地的病人信息訪問,有助于提高醫療質量。(3)為醫療管理、科研、教學、公共衛生提供數據源。(4)通過醫療信息共享,支持病人在醫療機構之間的連續醫療。(5)通過電子化的信息傳輸和共享,優化醫院內部的工 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電子病歷的IT系統建設,必須考慮到穩定性。數字化醫院醫療文書推薦
什么是電子病歷?電子病歷(EMR,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也叫計算機化的病案系統或稱基于計算機的病人記錄(CPR,Computer-Based Patient Record)。它是用電子設備(計算機、健康卡等)保存、管理、傳輸與重現的數字化的醫療記錄,用以取代手寫紙張病歷。它的內容包括紙張病歷的所有信息。有關醫學研究所將定義為:EMR是基于一個特定系統的電子化病人記錄, 該系統提供用戶訪問完整準確的數據、警示、提示和臨床決策支持系統的能力。萊文電子病歷系統中構建了系統智能的自我“學習”知識庫架構,能主動、準確、完整、智能的為臨床診療活動提供參考數據、警示信息、輔助決策。中小醫院病歷質控特點電子病歷系統采用了結構化、模塊化結構設計。
電子病歷是隨著醫院計算機管理網絡化、信息存儲介質--光盤和IC 卡等的應用及Internet的全球化而產生的。電子病歷是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在醫療領域的必然產物,是醫院病歷現代化管理的必然趨勢,其在臨床的初步應用,極大地提高了醫院的工作效率和醫療質量,但這還只是電子病歷應用的起步。電子病歷據國家衛生部頒發的《電子病歷基本架構與數據標準電子病歷》中定義為:電子病歷是醫療機構對門診、住院患者(或是保健對象)臨床診療和指導干預的、數字化的醫療服務工作記錄。
電子化病歷系統的用途包括什么?有力提高舉證:病歷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醫學記錄,為醫療事故鑒定、醫療糾紛爭議提供醫療行為事實的法律書證,如遇到法律糾紛時,沒有書寫的內容被視為沒有詢問、檢查,那么法院將視為過失,這將對醫院造成很大的被動,甚至是損失。通過符合規范的病歷記錄,避免了語義模糊、書寫潦草、缺頁、漏項等問題,減少了可能出現的會對醫院各方面造成不良影響的、但是可以避免的錯誤,為舉證倒置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據。不只維護了醫院和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而且對醫院名譽、經濟效益都能帶來益處。電子病歷系統的優點包括共享性好。
電子病歷主要功能有哪些?1、結構化存儲;2、病歷模板庫;3、必填項檢查;4、支持各種醫學表達式(例如月經史、胎心、齲齒位置的公式表述)。5、支持病歷文檔三級檢診(三級審核)功能;6、支持修改痕跡保留,保留各級醫生的修改痕跡;7、時效控制機制,采用工作流主推模式,任務自動提示,及時提醒和催促醫務人員,按時、按質、按量完成病歷書寫工作,有效的避免病歷文檔的缺寫、漏寫、延時書寫;8、支持數據元素綁定、實現了多文檔同步刷新技術;9、表格處理能力(可以方便的制作表格病歷),支持表格嵌套、合并單元格、拆分單元格、刪除行、刪除列、添加行、添加列、表格內插入元素、表格寬度手動或自動調整;10、對用戶輸入的內容進行檢查,包括:病歷內容的規范性、邏輯性、 數據格式的有效性等。醫務人員使用電子病歷系統能夠更方便的檢索。中小醫院病歷質控特點
電子病歷是電子病歷系統的功能形式或是功能統稱。數字化醫院醫療文書推薦
電子病歷(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簡稱為EMR)據國家衛生部頒發的《電子病歷基本架構與數據標準電子病歷》中定義為:電子病歷是醫療機構對門診、住院患者(或保健對象)臨床診療和指導干預的、數字化的醫療服務工作記錄。電子病歷是用電子設備(計算機、健康卡等)保存、管理、傳輸和重現的數字化的病人醫療記錄,取代手寫紙張病歷。電子病歷具有主動性、完整和正確、知識關聯、及時獲取等特征,是醫療機構對門診、住院患者(或保健對象)臨床診療和指導干預的、數字化醫療服務工作記錄。數字化醫院醫療文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