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控費措施:(1)費用償付模式采用預付制:即按病種或人頭先把錢預付給醫院,超支不補,節余歸醫院。從根本上轉變醫院的利益機制,由原來的醫療費用支出越多醫院收益越大,轉變成醫療費用支出越多醫院收益越小。因此,醫院不得不提高醫療質量、縮短住院天數、降低服務成本和開展預防保健工作,從而達到了降低醫療費用的目的。(2)運用質控原理控制醫療費用:適用于病種費用以及門診費用和住院費用控制。首先隨機抽取足量的樣本,然后計算出乎均值和標準差,再把平均值加兩個標準差作為費用控制上限。對超過上限的費用,保險管理機構向醫療單位償付一部分或者全部拒付。醫保控費系統主要是發現醫保報銷中的各種欺騙就醫行為。杭州醫院醫保控費軟件使用注意事項
醫保控費系統主要是發現醫保報銷中的各種欺騙就醫行為,比如偽造材料、虛假報費、掛床、串換藥品、串換項目、醫療行為異常、過度醫療、藥品濫用等。目前的控費手段對人工依賴程度比較高,技術比較落后單一,因此審核不夠全方面和徹底。但是隨著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已經出現了眾多三方監管平臺,通過更為先進的大數據手段進行醫保基金的智能審核、監管和決策,有效提高了對欺騙騙保行為的發現和解決。醫保控費需要解決的矛盾:1、醫院數據信息孤島問題,能否打通信息壁壘,成了大數據醫保控費的關鍵。2、數據信息安全問題等。杭州醫院醫保控費軟件使用注意事項我國下一步醫療衛生變革的方向就是醫療、醫藥、醫保“三醫聯動”的方式。
醫保控費,簡言之,就是控制不合理的醫療費用。我國存在看病難,看病貴的普遍現象,國家的醫保資金面臨虧空,一些不合理用藥、濫用藥等行為導致醫保費用浪費。醫保控費就是要減少不合理支出,提高醫保基金使用率。 目前針對醫保控費主要政策有三,一是醫院控制藥占比,二是醫院醫保費用限額撥付,三是按病種付費。點對診療過程中出現過度診療、過度檢查、分解治方、超量開藥、重復開藥,不得重復收費、超標準收費、分解項目收費等操作進行監管和預警。
醫保控費信息化的發展是符合客觀發展規律的。首先,醫保支付占比的提高,帶來醫保系統內部的變化。隨著我國醫保支付比例的提高,首先帶來的就是醫保基金的支付壓力逐步加大。從各地醫保基金的運行情況看,每年尚有結余,但醫保基金的支出是剛性的增長,醫保基金覆蓋率總會達到某個極限,基金收入水平又受到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各地醫保基金收支壓力在未來幾年不容小覷;另外就是管理方式存在變革的需要。各地醫保中心配置不過十幾人,在醫保支付占比較小的時期,尚可以應付稽查的需要,但隨著醫保支付占比逐步提高,原有的管理方式已經不能適應醫保控費的發展形勢。DRG醫保控費系統測算支付標準是標準體系構建中較為復雜的部分。
為什么需要落實使用醫保控費系統?在醫保基金領域,其重大風險表現為醫保基金可能出現的穿底現象,這里面既有正常因素,比如老齡化;也有大治方、亂檢查、假票據等不合理因素。當前違規套取醫保基金的事件頻發,影響惡劣。如果我們認同醫療保險的本質是保險,那么在保險行業發生的一切合理或者不合理行為,在這個領域都會發生,比如騙保。所以醫保控費,其實是通過技術、管理、法律和經濟手段來控制醫保費用不合理的增長。在醫保控費層面上,高層者和民眾默契的達成了高度共識,人民喜聞樂見,管理者鐵腕執法,這件事情的正確性是不言而喻的。針對當前醫保存在的問題,國家醫保局提出了醫保控費的要求。杭州醫院醫保控費軟件使用注意事項
醫保控費系統結果分析功能包括藥品違規排名。杭州醫院醫保控費軟件使用注意事項
醫保控費系統事中干預功能介紹:根據門診/住院醫師在診療各環節(就診、錄入診斷、開具每條明細、提交治方/ 醫囑)的情況,系統會提供不同的提示或提醒功能,輔助醫師在政策范圍內合理的開具治方/醫囑。如醫師在 HIS 系統開具單條治方或化驗檢查信息后,通過事前系統預置的規則和知識庫,對單條明細進行審核,若不符合相關規定,則提示信息,針對單條明細的審核, 建議的規則包括限工傷限生育、限就醫方式、限單價、中藥飲片單帖限克數、病種限用、禁忌癥、限性別、限兒童、小兒等、醫院類型、級別限用、藥品限量(單次限量、每天限量、提前取藥、頻繁取藥)、科室、醫生限用等。杭州醫院醫保控費軟件使用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