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控費系統建設目標:以病人利益為導向,綜合運用信息技術、大數據、統計學、經濟管理等手段,形成有效的醫保費用監控機制,逐步引導病人、醫生、醫療機構規范醫療服務行為,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從而提高醫院信譽、有名度、管理水平。醫保控費系統有哪些好處?1、提高管理部門工作效率:通過醫保知識庫和分析引擎系統能自動分析出違規行為和疑似違規行為,并通過各維度指標分析形成報表,幫助管理人員形成管理策略和管理依據。2、提供醫院基金管理水平:能在事前和事中提醒管理部門和業務人員違規行為和疑似違規行為,及時防止醫保基金的濫用、違規使用等。目前醫保付費方式,正向DRG方式進行變革。醫院醫保內控系統基本功能
如何配合使用醫保內控系統推進醫保基金運行規范?一是完善內控制度體系,確保內部管理有章可循有據可依。二是強化崗位責任,確保內控和管理有效落實,全方面系統地梳理分析業務流程中所涉及的不相容崗位,通過實施分離措施,明確細化責任,橫向與縱向相互制約監督,實行人員AB角制度和定期輪崗制度,有效防范關鍵崗位風險。三是開展內控自查,運用評價結果促進管理提升,監督檢查和自我評價,是內部控制得以有效實施的重要保障。通過日常監督檢查,查找內控實施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管理漏洞和薄弱環節,并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限時整改,推動內控工作質量進一步提升。醫院醫保內控系統基本功能針對DRG醫保控費中付費模式凸顯的問題,醫保機構和醫療機構需要協同發力。
醫療信息化不斷提升,從外部準備條件。在醫保體制逐步建立的同時,醫療信息化的建設也是如火如荼的發展,以各地醫院HIS為主的醫療信息化水平已經很高,各方面的底層數據已經比較完備,這就為醫保控費的信息化準備良好的客觀條件;我國醫療體制“委托-代理”關系的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各地醫保中心與醫院的關系逐步理順,具備我國特色的醫療系統第三方支付體制已經確立。醫保控費信息化的建設具備承上啟下的重要意義。我國下一步醫療衛生變革的方向就是醫療、醫藥、醫保“三醫聯動”的方式,而其中“醫保”是撬動整體醫療體制變革的杠桿。
醫保控費系統主要目標:醫療控費的主要目標是從不合理的醫療費用中擠出水分。對于醫用耗材,不只要擠掉“過度的量”,更要擠掉長期存在的“虛高的價”。哪些費用屬于正常的醫療需求,哪些是過度醫療的水分,要科學區別對待,各地區、各醫院有所不同。變革指標需要細致地層層分解。比如,藥占比、耗占比等指標,綜合醫院和專科醫院之間、不同級別醫院之間不具有可比性,按照單一的指標考核,不符合基本規律。而在醫院層面,應改變過去長期實行按項目收付費制下的粗放管理方式,優化臨床路徑,提高醫院運行效率,獲得合理適度的結余用于分配。我國下一步醫療衛生變革的方向就是醫療、醫藥、醫保“三醫聯動”的方式。
醫保控費系統相關事項:新醫改已將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確定為醫療衛生變革的重要支柱之一。在全新的互聯網加時代,醫院的信息化建設已經成為成本控制非常重要的手段,通過信息化建設可以提升醫院的工作效率,簡化各項流程,能持續的降低醫院管理成本。同時也能為醫院決策提供及時的支持。以醫保控費信息化為基點,既可以對醫院的各種費用及醫生治方行為等進行分析,為醫療變革提供基礎數據支撐,又可以通過信息化系統,對醫院進行激勵或懲罰,對執行醫保政策好的醫院,可以實行必要的獎勵,擴大其結余金額,對于醫療費用造假甚至騙保的醫療單位,嚴重的可取消其定點醫院資格。醫院的信息化能使**少跑路,實現“網上辦或自助辦”,實現跨省異地就醫更是有效方便了**就醫,大幅提高了患者的就醫體驗,提升了患者滿意度。醫保控費有助于管理好相對有限的醫保基金,確保病患的自付醫療費用控制在其可接受的范圍。醫院醫保內控系統基本功能
醫保控費措施包括運用質控原理控制醫療費用。醫院醫保內控系統基本功能
醫保控費系統有哪些好處?規范醫療服務機構和醫務人員的診療行為:通過系統規則自動化判斷,在醫療業務發生的過程中及時提示給工作人員,避免惡意違規和由于工作疏忽帶來拒付。完善醫療保險基金監督體系:通過醫保監管體系,醫保辦可以在事中實時查看到醫務人員的醫保規范執行情況, 并對不恰當行為作出及時的糾正。實現醫務人員下治方/醫囑時提醒:通過規則庫、數據分析、數據檢索引擎可以做事前控制醫務人員的違規行為和提醒醫務人員的可疑行為。實現醫務人員下治方/醫囑后提醒:通過規則庫、數據分析、數據檢索引擎,事中醫務人員和管理人員可以審核醫療過程費用合理性。醫院醫保內控系統基本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