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Gs-PPS醫保監管體系可以總結為:日常審核抓典型、年度考核控指標、長效評價做價值引導。醫保應有效監控并評價當地醫療服務能力、醫療質量與安全、醫療服務效率、患者負擔、患者健康狀況等多方面情況。一是為了有效評價DRGs-PPS支付變革的效果。同時,這些監控和評價的實現,可以讓醫保更為清晰地了解當地患者的訴求、掌握醫療資源的分布和利用效率,為后續制定更為合理的變革措施提供事實依據。按照DRG相關疾病組醫保支付,是今后發展的大趨勢。建立DRGs-PPS為主流的醫保支付制度,有助于較終實現醫保基金支出可控、醫院控費有動力、服務質量有保障、參保人群得實惠的多方共贏的醫改目標。萊文DRG通過對醫院患者醫保疾病診斷入徑的判斷,為醫院提供醫保DRG預分組和預警業務支持。安徽中小醫院合并癥目錄診斷列表系統
在DRGs-PPS的機制下,DRGs支付標準作為醫保向醫院預付費用的依據,可使醫院在提供醫療服務前即預知資源消耗的較高限額,由此醫院必須將耗費水平控制在該DRGs支付標準以內方有盈余,否則就虧損。DRGs支付標準成為項目盈虧的臨界點,從而調動醫院積極性,在提供服務過程中,挖潛節支、提高診斷率、縮短住院天數。因此DRGs-PPS在控費方面的功能毋庸置疑。DRGs-PPS在醫療質量控制方面同樣具有獨到的優勢。DRG除了是先進的醫療支付工具外,還是很好的醫療評價工具。它自帶一整套指標體系,可以科學、客觀的對醫療服務進行評價,該特性可以作為醫療質量控制的有效補充。更為重要的是,DRGs-PPS的實行,必然催生真正臨床路徑的誕生。綜合醫院CC目錄診斷列表系統基本功能DRG除了是先進的醫療支付工具外,還是很好的醫療評價工具。
DRG付費具體是指什么?DRG(Diagnosis Related Groups,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是將患者患病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后納入不同的診斷組打包醫療,實現醫療流程的規范化以及醫療費用的可控。具體來說就是根據病人的年齡、性別、住院天數、臨床診斷、病癥、手術、疾病嚴重程度,合并癥與并發癥及轉歸等因素把病人分入診斷相關組,然后決定醫保支付。一句話概括就是:醫保支付方式從“按項目付費”轉變到“按病種付費”。PS:按項目付費:簡單地說就是按診療項目付費,如尿常規多少錢、血常規多少錢。按病種付費:是將一項疾病的診療費用打包、定價,以作為醫保支付的標準。
DRG體系構件需要建立分組標準:分組標準的建立需要注意兩大重點。一是分組標準本身的成熟度,二是如何完成相對權重的本地化。DRG系統只需與醫院電子病歷系統病案首頁對接,通過DRG分組器軟件,完成疾病分組。對于按DRG付費,分組完成后,就需要根據當地歷史實際數據,選擇付費范圍(時間范圍、醫保類型范圍、醫院等級范圍)進行權重、費率測算。需要明確不同級別醫院和不同醫保類型是否使用統一費率,建議不同醫保類型按醫院等級不同分別測算。如果現醫保局政策中有總額控制上限,測算費率時可考慮使用總額上限金額替代總費用。醫保應用 DRG 付費所期望達到的目標是實現醫-保-患三方共贏。
industryTemplateDRG 是以劃分醫療服務產出為目標,其本質上是一套“管理工具”。大型醫院DRG醫保付費系統價格
在DRGs-PPS的機制下,醫保與醫院在利益訴求上一致,其關系也就從之前的“博弈”轉變為“協同”。安徽中小醫院合并癥目錄診斷列表系統
醫保應開展基于DRGs-PPS的日常審核,它完全簡化以前醫保項目付費下的對醫保內藥品與收費項目明細的審核,因為在DRG付費方式下病人使用的藥品、醫用耗材和檢查檢驗都成為診療服務的成本,而不是醫院獲得收益的手段。DRG智能審核主要是針對住院病例的整體審核,通過數據分析和智能編碼等方式,使用統計和逆運算對醫院病案進行監控管理,杜絕醫院發生高編碼、分解住院、低標準入院等違規行為。對病例進行系統自動審核,對異常病例進行鉆取分析與人工審核,實現與醫療機構的信息溝通,支持稽核管理。安徽中小醫院合并癥目錄診斷列表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