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控費措施:(1)費用償付模式采用預付制:即按病種或人頭先把錢預付給醫院,超支不補,節余歸醫院。從根本上轉變醫院的利益機制,由原來的醫療費用支出越多醫院收益越大,轉變成醫療費用支出越多醫院收益越小。因此,醫院不得不提高醫療質量、縮短住院天數、降低服務成本和開展預防保健工作,從而達到了降低醫療費用的目的。(2)運用質控原理控制醫療費用:適用于病種費用以及門診費用和住院費用控制。首先隨機抽取足量的樣本,然后計算出乎均值和標準差,再把平均值加兩個標準差作為費用控制上限。對超過上限的費用,保險管理機構向醫療單位償付一部分或者全部拒付。醫保控費系統功能包括付費方式預測。萊文醫保控費系統使用方法
醫保控費系統對費用使用進行實時監控和預警,基于人工智能的支付方式預測。模擬結算設置:基于醫保政策,按照醫保結算規則,建立院內本地結算模塊,實現實時費用結算,同時減輕結算系統的壓力;付費方式規則設置:基于醫保政策,將總額預付、按分值付費、按DRGS付費、按定額付費等付費方式進行規則可視化管理;科室二次分配設置:基于BI數據統計分析,對海量數據進行分析,對人次定額和總額預付根據不同科室的情況進行科室二次分配,醫保基金更加科學合理使用。萊文醫保控費系統使用方法醫保控費系統結果分析功能包括藥品違規排名。
醫保控費系統誕生前景:針對當前醫保存在的問題,國家醫保局提出了醫保控費的要求。所謂醫保控費,簡言之就是控制不合理的醫療費用,控制資源浪費造成的醫療費用的過快增長,管理好相對有限的醫保基金,確保病患的自付醫療費用控制在其可接受的范圍。醫保控費不是簡單地控制醫療費用的過快增長,而是將有限的醫保基金用到刀刃上,大幅提高醫保基金的使用效率,提高醫保基金的抗風險能力。在國家醫保控費的大背景下,醫院需要對自身成本進行合理控制,才能進入良性競爭發展的軌道。醫院在優化成本的過程中,要注重對醫療水平以及醫療服務質量的保證,進行細致化、精確化的成本管理,可以使得醫院在運營管理中不斷降低成本。在醫院成本管理體系的建設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正常運轉所需要的成本,要采用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術來降低成本。
DRG醫保控費系統能夠有效促進醫院和醫保的協同:在我國人口老年化日趨嚴重,醫保覆蓋人群不斷擴大的背景下,醫保基金壓力巨大,因此醫保必然以控制費用增長為第1訴求。而醫院為了自身的發展,有著強烈的獲得更多結余的需求。在按項目付費的情況下,醫保與醫院的訴求矛盾,雙方關系以“博弈”為主,“協同”為輔,這也是我們未能真正形成“三醫聯動”的根本原因之一。而在DRGs-PPS的機制下,醫保基于控費的訴求,為每個組測算了既定的支付標準。而與此同時,醫院為了獲得合理的結余,必然降低診療過程中的各類資源消耗。而醫院這一行為,一方面使自身獲得較好的收益,同時必然支撐了醫保控費的訴求。也就是說,在DRGs-PPS的機制下,醫保與醫院在利益訴求上一致,其關系也就從之前的“博弈”轉變為“協同”。萊文醫保控費系統可根據規則條件,增加運算符及運算條件。
DRG醫保控費系統測算支付標準是標準體系構建中較為復雜的部分。支付標準測算過程中一般需要直面歷史數據質量和合理定價兩大問題。DRG組支付標準等于DRG組的相對權重乘以費率得到。但是DRGs—PPS支付標準并不是一個靜態指標,需要根據成本因素、物價因素以及新技術、新療法的應用及時進行動態調整。醫保部門在支付標準制定中要適時對DRG病組付費進行前瞻性的研究,并將疾病的診療手段考慮進分組因素中,避免發生醫院為降低成本而減少甚至放棄使用新技術的情況。要對DRG病組成本做出科學合理的預測,并在實踐過程中不斷調整與改進。針對當前醫保存在的問題,國家醫保局提出了醫保控費的要求。萊文醫保控費系統使用方法
萊文醫保控費系統可實現自定義消息提示。萊文醫保控費系統使用方法
目前醫保付費方式,正向DRG方式進行變革。DRG付費,調整福利“整體經濟性”,記賬固然重要,結賬的方式也更為關鍵。無論是DRG,還是單病種,其中心都是大寫的三個字--”預付費“,這并不是對于猴子來說的朝三暮四,早上三個棗,晚上四個棗的來回倒騰,而是從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醫療福利的分配方式。從國際經驗來看,預付制是醫療支付方式發展的必然趨勢。在以項目制為表示的”后付費“的模式中,藥品和耗材是醫院的利益中心。而DRG在收付費兩端形成閉環后,藥品和耗材將徹底轉變為醫院的成本中心,配合醫生福利待遇的提升,DRG的經濟杠桿作用及其對醫療體制的整體變革調控作用將真正發揮出來。從實施上來看,醫保付費方式的變革是一個牽一發動全身的系統工程。不只包括分組器部署和搭建、金保結算數據的轉換、定點醫院病案首頁等技術難題,也包括一些可見的管理問題,未來的主流,將是以DRG為主,多種付費方式并存的支付方式。萊文醫保控費系統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