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本身具有多樣性、高風險、信息不對稱、異質性等特點,這使外界難以對醫療服務的優劣進行科學的判別。尤其是,不同醫院、科室、醫師之間因收治病例的復雜與嚴重程度存在差異,使醫療服務的合理、科學評價更加困難。DRG醫保支付方式變革,通過「病例組合」將臨床過程相近或資源消耗相當的病例分成若干組,每個組之間制定不同的權重,來反映各組的「資源消耗情況」,權重越大,表示資源消耗越多,即難度系數越高。分組之后,組內差異較小,組內個體可直接進行比較;組間差異較大,但通過權重校正之后,不同組之間的比較也成為了可能——DRG績效評價工具由此形成。因為整個DRGs-PPS的實現,歷史數據質量至關重要。綜合醫院CC目錄診斷列表系統特點
DRG是一個三支柱系統,是指基于DRG的醫保付費系統、醫療監管系統、醫院管理系統。這些系統也有使用方,就是公立醫療保險機構、民辦(商業)健保公司,衛生行政部門(衛健委),醫院、醫院管理部門以及醫學會在三支柱系統下,無論是醫保付費、有關部門監管還是績效管理,均基于標尺競爭,或叫做同業比較。簡單來講,就是評判醫院的醫療服務做得好與不好。到醫保結算的時候,若兩家醫院做得同樣好,拿到的額度是一樣的,或者受到的監管是一樣的。而“同樣好”則是指治在同類疾病醫療上做得一樣好,不是一類醫院不能放到一起比。這就叫標尺競爭,同業比較。綜合醫院DRGs預分組查詢系統操作教學DRG支付下醫院運營管理整體解決方案,搭建院內多科室聯合的自生態。
DRG系統有助于促進醫院和醫保的協同:在我國人口老年化日趨嚴重,醫保覆蓋人群不斷擴大的背景下,醫保基金壓力巨大,因此醫保必然以控制費用增長為第1訴求。而醫院為了自身的發展,有著強烈的獲得更多結余的需求。在按項目付費的情況下,醫保與醫院的訴求矛盾,雙方關系以“博弈”為主,“協同”為輔,這也是我們未能真正形成“三醫聯動”的根本原因之一。而在DRGs-PPS的機制下,醫保基于控費的訴求,為每個組測算了既定的支付標準。而與此同時,醫院為了獲得合理的結余,必然降低診療過程中的各類資源消耗。而醫院這一行為,一方面使自身獲得較好的收益,同時必然支撐了醫保控費的訴求。也就是說,在DRGs-PPS的機制下,醫保與醫院在利益訴求上一致,其關系也就從之前的“博弈”轉變為“協同”。
什么是DRG?1.DRG(Diagnosis Related Group)中文翻譯為(疾病)診斷相關分類,它根據病人的年齡、性別、住院天數、臨床診斷、病癥、手術、疾病嚴重程度,合并癥與并發癥及轉歸等因素把病人分入500-600個診斷相關組,然后決定應該給醫院多少補償。2. DRG是當今世界公認的比較先進的支付方式之一。DRG的指導思想是:通過統一的疾病診斷分類定額支付標準的制定,達到醫療資源利用標準化。有助于激勵醫院加強醫療質量管理,迫使醫院為獲得利潤主動降低成本,縮短住院天數,減少誘導性醫療費用支付,有利于費用控制。3. DRG用于醫療費用支付制度的基本出發點:醫療保險的給付方不是按照病人在院的實際花費(即按服務項目)付賬,而是按照病人疾病種類、嚴重程度、醫療手段等條件所分入的疾病相關分組付賬。依病情的不同、病人的不同、醫療手段的不同會有不同的DRG 編碼相對應。DRG要考慮到病人的年齡、疾病診斷、并發癥、醫療方式、病癥嚴重程度及轉歸等因素。
DRG的影響在于哪些方面?首先是醫保付費。在DRG中,醫保付費是基礎,沒有付費就沒有利益機制。如今,醫院大都利用DRG系統進行績效管理,但沒有適當的利益驅動,績效管理難以落實。有付費,后續工作才會順理成章。其次是醫療品質監管。質量監管基于DRG,公開透明;質量監測基于同業標尺;績效促進基于DRG的績效評價。之后是醫院管理。在戰略管理中,醫院要確定重點DRG作為主要服務領域,后續成本控制、績效薪酬都基于此。而醫院物流管理,國際上稱之為以價值為基礎的采購,即買到性價比高的藥品或耗材。DRG收付費變革在全國多地開展試點。四川智慧醫院DRGs分組點數查詢系統
DRG要考慮病人住院的單一診斷和單一醫療方式。綜合醫院CC目錄診斷列表系統特點
DRG在院內應用的指標一般有以下5組:CMI值(病例組合指數):表示的是某病組的難度系數,醫院、科室可以根據CMI值調整收治病種的量及技術難度、達到有效的分級診療的目的、提高科室的醫療技術水平;時間消耗指數、費用消耗指數:根據醫院、科室病組的時間消耗指數、費用消耗指數和地區水平的比較,可以準確有效的控制醫療費用的增長,以及縮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中低風險死亡率:低風險組和中低風險組的死亡率,用于度量醫療服務的安全和質量。病例并不危重,一旦發生死亡,意味著死亡原因很可能不在疾病的本身而在臨床過程,提示臨床或管理過程可能存在問題;權重(RW)值:表示著醫院整體醫療救治能力,時間段內收治了多少病人;入組數:表示醫院收治病種的寬度,覆蓋多少病種。綜合醫院CC目錄診斷列表系統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