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控費措施:(1)費用償付模式采用預付制:即按病種或人頭先把錢預付給醫院,超支不補,節余歸醫院。從根本上轉變醫院的利益機制,由原來的醫療費用支出越多醫院收益越大,轉變成醫療費用支出越多醫院收益越小。因此,醫院不得不提高醫療質量、縮短住院天數、降低服務成本和開展預防保健工作,從而達到了降低醫療費用的目的。(2)運用質控原理控制醫療費用:適用于病種費用以及門診費用和住院費用控制。首先隨機抽取足量的樣本,然后計算出乎均值和標準差,再把平均值加兩個標準差作為費用控制上限。對超過上限的費用,保險管理機構向醫療單位償付一部分或者全部拒付。醫保控費系統的應用可以大幅提高醫保基金的抗風險能力。中小醫院醫保控費系統好不好
以建立醫保控費信息化系統為切入點,一方面可以對醫院各方面費用、醫生診療行為、醫生治方行為等進行有效的數據分析和監控,為各項醫療體制變革提供數據基礎;另一方面,通過醫保信息化系統,設計出良好的外部激勵制度,例如,對醫保各項政策執行到位的醫保定點醫院,縮短回款周期,實行必要獎勵,甚至提高總額預付的額度;對醫保政策執行不到位的醫保定點醫院,進行必要的懲罰,對不配合整改的醫院進行公示,甚至取消醫保定點醫院資格;擴大非公立醫院的醫保定點數量,對有特色科室的非公立醫院進行必要扶持;與衛生系統信息化結合,設計合理的支付體系,發展遠程醫療服務和引導患者就近選擇醫院就醫等。以醫保控費信息化為中心的“醫保”變革可以開啟醫改全盤,這也是形成未來具有我國特色的醫改可行方案之一。中小醫院醫保控費系統好不好醫保控費系統的落實可杜絕過度診療、過度檢查等情況發生。
如何有效落實醫保控費?醫保應有效監控并評價當地醫療服務能力、醫療質量與安全、醫療服務效率、患者負擔、患者健康狀況等多方面情況。一是為了有效評價DRGs-PPS支付變革的效果。同時,這些監控和評價的實現,可以讓醫保更為清晰地了解當地患者的訴求、掌握醫療資源的分布和利用效率,為后續制定更為合理的變革措施提供事實依據。按照DRG相關疾病組醫保支付,是今后發展的大趨勢。建立DRGs-PPS為主流的醫保支付制度,有助于較終實現醫保基金支出可控、醫院控費有動力、服務質量有保障、參保人群得實惠的多方共贏的醫改目標。
醫保控費系統有哪些好處?規范醫療服務機構和醫務人員的診療行為:通過系統規則自動化判斷,在醫療業務發生的過程中及時提示給工作人員,避免惡意違規和由于工作疏忽帶來拒付。完善醫療保險基金監督體系:通過醫保監管體系,醫保辦可以在事中實時查看到醫務人員的醫保規范執行情況, 并對不恰當行為作出及時的糾正。實現醫務人員下治方/醫囑時提醒:通過規則庫、數據分析、數據檢索引擎可以做事前控制醫務人員的違規行為和提醒醫務人員的可疑行為。實現醫務人員下治方/醫囑后提醒:通過規則庫、數據分析、數據檢索引擎,事中醫務人員和管理人員可以審核醫療過程費用合理性。針對當前醫保存在的問題,國家醫保局提出了醫保控費的要求。
為什么需要落實使用醫保控費系統?在醫保基金領域,其重大風險表現為醫保基金可能出現的穿底現象,這里面既有正常因素,比如老齡化;也有大治方、亂檢查、假票據等不合理因素。當前違規套取醫保基金的事件頻發,影響惡劣。如果我們認同醫療保險的本質是保險,那么在保險行業發生的一切合理或者不合理行為,在這個領域都會發生,比如騙保。所以醫保控費,其實是通過技術、管理、法律和經濟手段來控制醫保費用不合理的增長。在醫保控費層面上,高層者和民眾默契的達成了高度共識,人民喜聞樂見,管理者鐵腕執法,這件事情的正確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國家醫保控費的大背景下,醫院需要對自身成本進行合理控制,才能進入良性競爭發展的軌道。中小醫院醫保控費系統好不好
醫保控費系統功能包括違規預警。中小醫院醫保控費系統好不好
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醫療支出,高效滿足更多人的醫療需求,醫保控費成了新醫改的重要目標和方向之一。不少人好奇,醫保控費是什么意思?對公司的影響有哪些?醫保控費是國家的一項長期政策,主要目標是從不合理的醫療費用中擠出水分。對于醫用耗材,不只要擠掉“過度的量”,更要擠掉長期存在的“虛高的價”。為此,我國醫保推出了帶量采購、多元復合支付方式等舉措。在醫保控費的背景之下,藥企面臨著不可小覷的挑戰。比如在帶量采購方面,如果不中標,可能會影響企業生存;如果中標,則面臨成本的壓力。藥企會發現,公司效益與利潤會較以往有所縮水。中小醫院醫保控費系統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