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控費系統主要目標:醫療控費的主要目標是從不合理的醫療費用中擠出水分。對于醫用耗材,不只要擠掉“過度的量”,更要擠掉長期存在的“虛高的價”。哪些費用屬于正常的醫療需求,哪些是過度醫療的水分,要科學區別對待,各地區、各醫院有所不同。變革指標需要細致地層層分解。比如,藥占比、耗占比等指標,綜合醫院和專科醫院之間、不同級別醫院之間不具有可比性,按照單一的指標考核,不符合基本規律。而在醫院層面,應改變過去長期實行按項目收付費制下的粗放管理方式,優化臨床路徑,提高醫院運行效率,獲得合理適度的結余用于分配。醫保控費系統的應用可以大幅提高醫保基金的使用效率。醫保控費系統特點
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醫療支出,高效滿足更多人的醫療需求,醫保控費成了新醫改的重要目標和方向之一。不少人好奇,醫保控費是什么意思?對公司的影響有哪些?醫保控費是國家的一項長期政策,主要目標是從不合理的醫療費用中擠出水分。對于醫用耗材,不只要擠掉“過度的量”,更要擠掉長期存在的“虛高的價”。為此,我國醫保推出了帶量采購、多元復合支付方式等舉措。在醫保控費的背景之下,藥企面臨著不可小覷的挑戰。比如在帶量采購方面,如果不中標,可能會影響企業生存;如果中標,則面臨成本的壓力。藥企會發現,公司效益與利潤會較以往有所縮水。杭州數字化醫院醫保內控系統怎么樣針對當前醫保存在的問題,國家醫保局提出了醫保控費的要求。
目前醫保付費方式,正向DRG方式進行變革。DRG付費,調整福利“整體經濟性”,記賬固然重要,結賬的方式也更為關鍵。無論是DRG,還是單病種,其中心都是大寫的三個字--”預付費“,這并不是對于猴子來說的朝三暮四,早上三個棗,晚上四個棗的來回倒騰,而是從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醫療福利的分配方式。從國際經驗來看,預付制是醫療支付方式發展的必然趨勢。在以項目制為表示的”后付費“的模式中,藥品和耗材是醫院的利益中心。而DRG在收付費兩端形成閉環后,藥品和耗材將徹底轉變為醫院的成本中心,配合醫生福利待遇的提升,DRG的經濟杠桿作用及其對醫療體制的整體變革調控作用將真正發揮出來。從實施上來看,醫保付費方式的變革是一個牽一發動全身的系統工程。不只包括分組器部署和搭建、金保結算數據的轉換、定點醫院病案首頁等技術難題,也包括一些可見的管理問題,未來的主流,將是以DRG為主,多種付費方式并存的支付方式。
如何有效落實醫保控費?醫保應建立年度考核制度,確保醫保年度控費、質量控制等目標的達成。年度考核的指標應依據年初制定的支付方案,將次均費用和總費用增長率、各DRG組費用增長率以及占比等指標納入績效考核范圍,強化醫保對醫療服務的監控作用。同時也為統籌區內的各醫院提供病案質控,醫療服務績效、醫療質量管理、醫療安全等數據分析服務,用于醫院精細化管理及提升DRG相關臨床工作效率和質量。并將DRG方法作為對醫院服務能力、服務績效和醫療質量進行客觀定量評價的重要手段之一,逐步加大量化評價方法在醫院評審中所占的比例。醫保控費系統功能包括模擬結算。
從控費從介入時點來說,醫保控費系統分為事前控制功能、事中控制功能、事后控制功能。1、事后控制是目前主要的手段,完成結算的數據和票據進行深度審核,挖掘違規交易,再處罰醫療機構和參保人。2、事中控制是指在患者結算過程中,及時發現違規數據,避免違規數據進入結算,這需要和社保結算系統進行實時的交互。3、事前控制是指通過以臨床路徑規則為基礎,對醫生的用藥、治方進行輔助指導以及智能提醒,讓醫生的醫療行為更為合理。其中,事后控制的系統建設主要在社保局以及商保等后端,事前控制需要在前端和醫院系統打通。由于控費涉及到的參與方以及業務系統較多,各類企業可以從不同的切入點進入醫保控費市場。針對DRG醫保控費中付費模式凸顯的問題,醫保機構和醫療機構需要協同發力。南京智慧醫院醫保控費軟件
萊文醫保控費系統可實現互斥/包含/對照規則條件多樣化。醫保控費系統特點
DRG醫保控費系統能夠有效促進醫院和醫保的協同:在我國人口老年化日趨嚴重,醫保覆蓋人群不斷擴大的背景下,醫保基金壓力巨大,因此醫保必然以控制費用增長為第1訴求。而醫院為了自身的發展,有著強烈的獲得更多結余的需求。在按項目付費的情況下,醫保與醫院的訴求矛盾,雙方關系以“博弈”為主,“協同”為輔,這也是我們未能真正形成“三醫聯動”的根本原因之一。而在DRGs-PPS的機制下,醫保基于控費的訴求,為每個組測算了既定的支付標準。而與此同時,醫院為了獲得合理的結余,必然降低診療過程中的各類資源消耗。而醫院這一行為,一方面使自身獲得較好的收益,同時必然支撐了醫保控費的訴求。也就是說,在DRGs-PPS的機制下,醫保與醫院在利益訴求上一致,其關系也就從之前的“博弈”轉變為“協同”。醫保控費系統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