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如何推進重點病組管理:為達到良好的的管理效果,可對優勢重點病組實現每日監測、月度監測和階段評估,及時反饋,協助科室及時調整。1、每日監測:采集每日出院患者基本數據,分析平均住院日、次均費用和藥占比,與同期標準值對比,及時了解病組數據變化;2、月度監測:根據病案首頁信息匯總月度病組數據,圖表形式展示病組指標達標情況和趨勢;3、階段評估:對連續數月病組效益不佳的科室,評估是否存在病組結構的改變,深度分析原因,反饋到具體部門。DRG組支付標準等于DRG組的相對權重乘以費率得到。智慧醫院DRG系統使用方法
在DRGs-PPS的機制下,DRGs支付標準作為醫保向醫院預付費用的依據,可使醫院在提供醫療服務前即預知資源消耗的較高限額,由此醫院必須將耗費水平控制在該DRGs支付標準以內方有盈余,否則就虧損。DRGs支付標準成為項目盈虧的臨界點,從而調動醫院積極性,在提供服務過程中,挖潛節支、提高診斷率、縮短住院天數。因此DRGs-PPS在控費方面的功能毋庸置疑。DRGs-PPS在醫療質量控制方面同樣具有獨到的優勢。DRG除了是先進的醫療支付工具外,還是很好的醫療評價工具。它自帶一整套指標體系,可以科學、客觀的對醫療服務進行評價,該特性可以作為醫療質量控制的有效補充。更為重要的是,DRGs-PPS的實行,必然催生真正臨床路徑的誕生。中小醫院嚴重并發癥目錄診斷列表查詢系統特點在DRGs-PPS的機制下,醫保與醫院在利益訴求上一致,其關系也就從之前的“博弈”轉變為“協同”。
DRG體系構件需要完善數據標準:完善數據標準的重點在于完善病案首頁控制機制、統一ICD編碼標準。疾病分類編碼和手術操作分類編碼是DRG分組的主要依據,DRG分組對于疾病主要診斷的選擇要求很高,是分組的較基礎數據,直接影響到DRG分組結果。因此醫院需要建立完善病案管理系統,維護信息系統疾病編碼庫和手術操作編碼庫,保證病案首頁編碼和手術操作編碼的準確性。醫保局專業人員根據病案質控情況,定期統計、匯總各醫院病案首頁差錯情況,進行分析評價,對存在的病案質量問題可以要求醫院如何對病案質量進行整改。并且醫保局需要持續追蹤改進情況,按照病案首頁填寫考評標準納入醫院年終績效考核,這樣可以快速明顯提升醫院病案首頁填寫質量。
DRGs-PPS付費方式下病人使用的藥品、醫用耗材和檢查檢驗都成為診療服務的成本,因此監控重點已經從費用明細轉變成對病例整體的合理性和準確性進行審核。從醫保局的角度,另一個主要的監管目標是監控醫院的醫療質量是否因為合理控費而有明顯地降低。將次均費用、平均住院日、CMI、總權重、低風險組死亡率、中低風險組死亡率等關鍵指標納入考核范圍,強化醫保對醫療服務的監控作用。并將DRGs方法作為對醫院服務能力、服務績效和醫療質量進行客觀定量評價的重要手段之一,逐步加大量化評價方法在醫院評審中所占的比例。DRG是用于衡量醫療服務質量效率以及進行醫保支付的一個重要工具。
醫保應開展基于DRGs-PPS的日常審核,它完全簡化以前醫保項目付費下的對醫保內藥品與收費項目明細的審核,因為在DRG付費方式下病人使用的藥品、醫用耗材和檢查檢驗都成為診療服務的成本,而不是醫院獲得收益的手段。DRG智能審核主要是針對住院病例的整體審核,通過數據分析和智能編碼等方式,使用統計和逆運算對醫院病案進行監控管理,杜絕醫院發生高編碼、分解住院、低標準入院等違規行為。對病例進行系統自動審核,對異常病例進行鉆取分析與人工審核,實現與醫療機構的信息溝通,支持稽核管理。DRG支付下醫院運營管理整體解決方案,搭建院內多科室聯合的自生態。南京醫院DRG系統
DRG分組對于疾病主要診斷的選擇要求很高。智慧醫院DRG系統使用方法
DRG系統有助于促進醫院和醫保的協同:在我國人口老年化日趨嚴重,醫保覆蓋人群不斷擴大的背景下,醫保基金壓力巨大,因此醫保必然以控制費用增長為第1訴求。而醫院為了自身的發展,有著強烈的獲得更多結余的需求。在按項目付費的情況下,醫保與醫院的訴求矛盾,雙方關系以“博弈”為主,“協同”為輔,這也是我們未能真正形成“三醫聯動”的根本原因之一。而在DRGs-PPS的機制下,醫保基于控費的訴求,為每個組測算了既定的支付標準。而與此同時,醫院為了獲得合理的結余,必然降低診療過程中的各類資源消耗。而醫院這一行為,一方面使自身獲得較好的收益,同時必然支撐了醫保控費的訴求。也就是說,在DRGs-PPS的機制下,醫保與醫院在利益訴求上一致,其關系也就從之前的“博弈”轉變為“協同”。智慧醫院DRG系統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