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DRG?1.DRG(Diagnosis Related Group)中文翻譯為(疾病)診斷相關分類,它根據病人的年齡、性別、住院天數、臨床診斷、病癥、手術、疾病嚴重程度,合并癥與并發癥及轉歸等因素把病人分入500-600個診斷相關組,然后決定應該給醫院多少補償。2. DRG是當今世界公認的比較先進的支付方式之一。DRG的指導思想是:通過統一的疾病診斷分類定額支付標準的制定,達到醫療資源利用標準化。有助于激勵醫院加強醫療質量管理,迫使醫院為獲得利潤主動降低成本,縮短住院天數,減少誘導性醫療費用支付,有利于費用控制。3. DRG用于醫療費用支付制度的基本出發點:醫療保險的給付方不是按照病人在院的實際花費(即按服務項目)付賬,而是按照病人疾病種類、嚴重程度、醫療手段等條件所分入的疾病相關分組付賬。依病情的不同、病人的不同、醫療手段的不同會有不同的DRG 編碼相對應。DRG體系構件需要完善數據標準:完善數據標準的重點在于完善病案首頁控制機制、統一ICD編碼標準。中小醫院DRG醫保付費系統特點
萊文病案首頁反面導入HIS手術及操作數據相關介紹:手術類ICD9對接HIS手術麻醉,患者手術完成后,即同步手術數據,用戶可選擇性進行導入;操作類ICD9一對一關聯HIS收費項目,患者產生費用后,即同步操作類數據,用戶也可選擇性進行導入;減少醫生病案首頁手工錄入工作量,防止ICD9編碼少錄或者多錄;針對AH19氣管切開伴呼吸機支持≥96小時的分組,校檢呼吸機使用時間是否≥96小時。萊文病案首頁反面主手術可自主選擇。通過萊文DRG系統可查詢嚴重并發癥或合并癥(MCC)/一般并發癥或合并癥(CC)目錄診斷列表。萊文DRGs分組手術查詢系統多少錢DRG分組對于疾病主要診斷的選擇要求很高。
DRG是一個三支柱系統,是指基于DRG的醫保付費系統、醫療監管系統、醫院管理系統。這些系統也有使用方,就是公立醫療保險機構、民辦(商業)健保公司,衛生行政部門(衛健委),醫院、醫院管理部門以及醫學會在三支柱系統下,無論是醫保付費、有關部門監管還是績效管理,均基于標尺競爭,或叫做同業比較。簡單來講,就是評判醫院的醫療服務做得好與不好。到醫保結算的時候,若兩家醫院做得同樣好,拿到的額度是一樣的,或者受到的監管是一樣的。而“同樣好”則是指治在同類疾病醫療上做得一樣好,不是一類醫院不能放到一起比。這就叫標尺競爭,同業比較。
醫保drg指的是按照疾病診斷進行分組,將住院病人按照患病的類型、病情的嚴重程度、醫療方法、個人特征、合并癥、并發癥等因素進行評定,并且以組為單位打包確定價格、收費以及醫保支付的標準。醫保drg的推出可以讓患者清楚了解自己的診斷花費,也可以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醫保drg是醫保支付方式的一個重大變革,已經在試點城市實行后續將在全國全方面推廣。此前傳統的醫保支付方式是:只要在醫保范圍內,在結算時醫保基金和患者按照規定的比例支付。而少數醫院為了盈利,會讓患者做一些不必要的檢查項目,這樣不僅導致患者以及醫保基金多花了錢,同時也造成了浪費。醫保drg的推行會將醫療標準化,根據國家規定將drg分成了618個不同的疾病組,并且對不同疾病組的醫療花費進行了標注化封頂,后續患者就有希望“用更少的錢治好病”了。DRG即“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
DRGs-PPS醫保監管體系可以總結為:日常審核抓典型、年度考核控指標、長效評價做價值引導。醫保應有效監控并評價當地醫療服務能力、醫療質量與安全、醫療服務效率、患者負擔、患者健康狀況等多方面情況。一是為了有效評價DRGs-PPS支付變革的效果。同時,這些監控和評價的實現,可以讓醫保更為清晰地了解當地患者的訴求、掌握醫療資源的分布和利用效率,為后續制定更為合理的變革措施提供事實依據。按照DRG相關疾病組醫保支付,是今后發展的大趨勢。建立DRGs-PPS為主流的醫保支付制度,有助于較終實現醫保基金支出可控、醫院控費有動力、服務質量有保障、參保人群得實惠的多方共贏的醫改目標。萊文DRG通過對醫院患者醫保疾病診斷入徑的判斷,為醫院提供醫保DRG預分組和預警業務支持。大型醫院DRG醫保付費系統報價
DRG付費會給相關企業帶來哪些機會?中小醫院DRG醫保付費系統特點
萊文MCC/CC排除表:一些其他診斷與主要診斷關系密切,在MCC/CC列表中都有一個對應的排除表表號,當這些疾病診斷作為主要診斷出現時,相應的MCC/CC應該被 排除,即不被視為MCC/CC;MCC/CC排除表診斷目錄,數據來源于CHS-DRG國家2020版目錄,根據浙江版醫保反饋數據,定期更新;萊文DRGs分組點數設置:區分醫保:根據各地不同的醫保可設置不同DRG分組點數;導入分組點數:可按月導入分組點數,或者按年導入分組點數,系統自動識別取較新的一條分組點數。中小醫院DRG醫保付費系統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