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棚施工作業指導書1目的明確隧道管棚施工作業的工藝流程、操作要點和相應的工藝標準,規范隧道管棚施工作業。2編制依據⑴《客運專線鐵路隧道工程施工指南》⑵《客運專線鐵路隧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⑶《高速鐵路設計規范(試行)》3適用范圍適用于XX客專XX段站前工程XX標隧道φ89、φ108等規格大管棚施工作業。4工藝流程及技術要求大管棚設計本線在隧道進出口明暗交界處設計超前大管棚。設計參數:①導管規格:外徑89mm、108mm等,壁厚滿足設計要求;②管距:環向間距40cm;③傾角:外插角1°~3°為宜,可根據實際情況作調整;④注漿材料:M20水泥漿或水泥砂漿;⑤設置范圍:拱部140°范圍;⑥長度:40m。大管棚施工施工工藝流程見圖4-1-1。圖4-1-1超前大管棚施工工藝流程圖施作護拱1.混凝土護拱作為長管棚的導向墻,在開挖廓線以外拱部140°范圍內施作,斷面尺寸為×,導向墻內設2榀I18輕型工字鋼,鋼架外緣設Φ140壁厚5mm導向鋼管,鋼管與鋼架焊接。鋼架各單元由連接板焊接成型,單元間由螺栓連接。導向墻環向長度可根據具體工點實際情況確定,要保證其基礎穩定性。2.孔口管作為管棚的導向管,它安設的平面位置、傾角、外插角的準確度直接影響管棚的質量。預支護法就是在隧道開挖前,先超前對圍巖進行加固,以增加圍巖的自穩能力。德宏大管棚管
管棚支護剛度較大,施工時如再次發生塌方,塌渣也是落在管棚上部巖渣上,起到緩沖作用。即使管棚失穩,其破壞也較緩慢。巖松動和垮塌先行施工的管棚以掌子面前方圍巖支撐和后方圍巖支撐為支點,形成一個梁式結構,二者形成環繞隧洞輪廓的殼狀結構,可有效維護圍巖松動和垮塌。管棚的作用有哪些?就為您講到這里。我們只有在了解了管棚的作用之后才能更加正確的使用它,使它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工程建設安全,施工基礎較為重要,工程施工團隊對于管棚的要求也應該更為嚴格,切勿找不專業的管棚供應商購買,以免帶來不必要的財產損失。曲靖隧道管棚注漿管超前小導管注漿適用于隧道拱部軟弱圍巖、松散無粘結土層、自穩能力差的砂層和卵礫石層的破碎巖層。
從而指導洞身開挖。清孔驗孔:1.用地質巖芯鉆桿配合鉆頭進行反復掃孔,浮渣,確保孔徑、孔深符合要求,防止堵孔。2.用高壓風從孔底向孔口清理鉆渣。3.用經緯儀、測斜儀等檢測孔深、傾角、外插角。安裝管棚鋼管1.鋼管在的管床上加工好絲扣,導管四周鉆設孔徑10~16mm注漿孔(靠孔口),孔間距15~20cm,呈梅花型布置。管頭焊成圓錐形,便于入孔。2.棚管頂進采用裝載機和管棚機鉆進相結合的工藝,即先鉆大于棚管直徑的引導孔(Φ108mm或Φ127mm),然后用裝載機在人工配合下頂進鋼管。3.接長鋼管應滿足受力要求,相鄰鋼管的接頭應前后錯開。同一橫斷面內的接頭數不大于50%,相鄰鋼管接頭至少錯開1m。注漿1.安裝好有孔鋼花管、放入鋼筋籠后即對孔內注漿,漿液由ZJ-400高速制漿機拌制。2.注漿材料:注漿材料為M20水泥漿或水泥砂漿。3.采用注漿機將砂漿注入管棚鋼管內,初壓~,終壓2MPa,持壓15min后停止注漿。注漿量應滿足設計要求,一般為鉆孔圓柱體的;若注漿量超限,未達到壓力要求,應調整漿液濃度繼續注漿,確保鉆孔周圍巖體與鋼管周圍孔隙充填飽滿。注漿時先灌注“單”號孔,再灌注“雙”號孔。施工控制要點鉆孔前,精確測定孔的平面位置、傾角、外插角。
安裝管棚和鋼筋籠:1、鉆孔后,及時安裝管棚管,避免塌孔。2、管棚采用108mm孔徑,長3米、6米,壁厚6毫米。管棚的管接頭采用螺紋連接,螺紋長度不小于15cm,同一節上的接頭至少錯開1m。3、管棚施工時,先鉆穿孔鋼花管,灌漿后再鉆非穿孔管棚管。無孔管棚管可作為檢查管,用于檢查灌漿質量。4、管棚安裝困難時,可用卷揚機將管棚推回或用其他方式推到設計位置。5、管棚管和鋼筋籠應在場外預制,然后延伸到施工現場。6、管棚逐節頂管,采用螺紋連接,保證管棚管之間的連接強度;管棚管安裝到位后,將鋼筋籠放入管棚管內,鋼筋籠采用焊接連接,焊接長度符合規范要求。7、及時填補管棚管與井壁之間的縫隙,將法蘭焊接在管棚管的外露端,并檢查焊接強度和密實度。南寧跟管、管棚、鋼花管,合縱達鋼結構,實力廠家。
注漿管棚注漿是管棚施工的關鍵環節之一,注漿效果的優劣同樣影響著整個管棚體系的施工質量。因此,注漿要根據地質情況選用合適的漿液、壓力和合理的流量,在注漿過程中壓力小則注不進,壓力過大則會造成地面外鼓、崩裂,在城市淺埋地段對地面建筑物造成影響。注漿時,一般采用先低壓、中流量注入,注漿過程壓力逐漸升高,注漿流量逐漸減少;當壓力升至終壓時,繼續壓注5min,再結束注漿。在設計給出漿液種類、預期注漿效果等條件下,為保證施工質量,在實際注漿施工前宜進行現場原位注入試驗,確定優注漿參數等來指導注漿,以保證注漿效果。為防止出現塌孔或注漿竄孔,可在鉆孔時隔孔位鉆孔,加大孔與孔之間的距離,待注漿完成凝固后再鉆相連孔位,這樣可有效保證鉆孔和注漿質量,管棚和注漿混凝土形成厚拱,實現管棚縱向成梁、橫向成拱的承載作用。為減少相鄰管孔注漿間的相互影響,注漿順序通常采用由下往上,左右對稱進行;但由于塌體內有許多塊石相互支架,致使塌體內空洞大而多,這些空洞有的直接與塌空區相連,注漿時漿液在壓力作用下通過這些空洞泄流至塌空區,而不能在管棚附近均勻擴散,從而使注漿加固帶無法形成,為此,根據經驗采用間歇注漿法。超前支護主要適用于圍巖應力較小、地下水較少、巖體軟弱破碎、開挖面可能坍塌的隧道。崇左隧道管棚管
扇形布置:當隧道段地層相對穩定,但拱部附近地層不穩定時使用。德宏大管棚管
車站暗挖段超前支護采用超前大管棚加小導管配合邊墻系統錨桿,其中超前大管棚為φ159×6mm無縫鋼管,縱向支護長度,管棚縱向一次施工長度達,這在長沙也是首例。初期支護厚度為550mm,采用雙層工字鋼支撐,C25噴射混凝土;二襯厚度取700mm,采用C35模筑混土,抗滲等級為P10。隧道開挖采用雙側壁導坑法分六個導洞施工,暗挖段結構地質縱剖圖三、技術研究緣起和應用暗挖段超前管棚支護的思考關于烈士公園南站暗挖段超前管棚施工,原設計施工分4次縱向打設,每次打設長度為27m左右,洞內不設置管棚工作室,搭接打設,侵入初支內的鋼管后期割除。原設計給施工帶來了一些不利因素:(1)洞內施工空間狹小,大型機器設備無法進場進行施工,多次管棚施工組織受制約,且需要搭設管棚平臺,施工進度緩慢,工期長。(2)原有管棚施工設計對土層地質構造多次擾動,改變圍巖的應力重分布,很大程度上破壞了原有土層地質結構的穩定性,施工安全風險性增大。針對這些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思考:(1)有沒有管棚施工工藝可以減少多次管棚平臺搭設,施工材料多次周轉材料的問題,起到節約施工成本?(2)管棚打設可不可以一次性施工,免去在洞內再次搭接打設管棚,起到縮短施工工期?。德宏大管棚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