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制裝配整體式結構,是指部分結構構件均在工廠內生產,如:預制外墻、預制內隔墻、半預制露臺、半預制樓板,半預制梁、預制樓梯等預制構件。預制構件運至現場后,與主要豎向承重構件(預制或現澆梁柱、剪力墻等)通過疊合層現澆樓板澆筑成整體的結構體系。預制裝配整體式結構通常采用強連接節點,由于強連接的裝配式結構在地震中依靠構件截面的非彈性變形耗能能力,因此能夠達到與現澆混凝土現澆結構相同或相近的抗震能力,具有良好的整體性能,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延性,能安全抵抗地震力。預制裝配整體式結構的主要優點是生產基地一次投資比全裝配式少,適應性大,節省運輸費用,便于推廣。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縮短工期,實現大面積流水施工,結構的整體性良好,并能取得較好的經濟效果。地下工程施工,做好通風措施,確保空氣質量達標。杭州地基基礎工程設計
鋼框架-支撐結構體系是在鋼框架體系中沿結構的縱、橫兩個方向均勻布置一定數量的支撐所形成的結構體系。鋼框架-支撐結構體系屬于雙重抗側力結構體系,鋼框架部分是剪切型結構,底部層間位移較大,頂部層間位移較小;支撐部分是彎曲型結構,底部層間位移較小,而頂部層間位移較大,兩者并聯,可以明顯減小結構底部的層間位移,同時結構頂部層間位移也不致過大。由于支撐斜桿只承受水平荷載,當支撐產生屈曲或破壞后,不會影響結構承擔豎向荷載的能力,框架繼續承擔荷載,不致危及建筑物的基本安全要求。對鋼結構建筑墻體材料不僅應滿足隔熱、節能、保溫、隔聲、防腐和防火等各項要求,同時還要盡量保證墻體質量輕且便于裝配、與工業化相適應,施工效率高。杭州建筑室內裝修工程礦山工程施工,嚴格監測瓦斯濃度,防范爆發危險。
結構的功能要求結構在設計工作年限內,必須符合下列規定:應能夠承受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期間預期可能出現的各種作用。應保障結構和結構構件的預定使用要求。應保障足夠的耐久性要求。具體說,結構應具有以下幾項功能:安全性,結構體系應具有合理的傳力路徑,能夠將結構可能承受的各種作用從作用點傳遞到抗力構件。當可能遭遇爆、撞擊、罕遇地震等偶然事件和人為失誤時,結構應保持整體穩固性,不應出現與起因不相稱的破壞后果。當發生火災時,結構應在規定的時間內保持承載力和整體穩固性。適用性,在正常使用時,結構應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如吊車梁變形過大會使吊車無法正常運行,7欠池出現裂縫便不能蓄水等,都影響正常使用,需要對變形、裂縫等進行必要的控制。耐久性,在正常維護的條件下,結構應能在預計的使用年限內滿足各項功能要求,也即應具有足夠的耐久性,例如,不致因混凝土的老化、腐蝕或鋼筋的鎊蝕等影響結構的使用壽命。安全性、適用性和耐久性概括稱為結構的可靠性。
首先類: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動性能的外加劑,包括各種減水劑、引氣劑和泵送劑等。第二類調節混凝土凝結時間、硬化性能的外加劑,包括緩凝劑、早強劑、速凝劑等。第三類: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劑,包括引氣劑、防水劑和阻鎊劑等。第四類: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劑,包括膨脹劑、著色劑、防凍劑等。外加劑的選用應根據設計和施工要求,并通過試驗及技術經濟比較確定。不同品種外加劑復合使用,應注意其相容性及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使用前應進行試驗,滿足要求方可使用。為了預防混凝土堿-骨料反應所造成的危害,應控制外加劑的堿總量滿足國家相關標準要求。為了防止外加劑對混凝土中鋼筋銹蝕產生不良影響,應控制外加劑中氯離子含量滿足國家標準要求(預應力混凝土限制在0.02kg/m3以下,普通鋼筋混凝土限制在0.020.2kg/m3,無筋混凝土限制在0.20.6kg/m3)。混凝土外加劑中含有的游離甲醛、游離萘等有害身體健康的成分,含量應控制在國家有關標準規定范圍內。對于含有尿素、氨類等有刺激性氣味成分的外加劑,不得用于房屋建筑工程中。冬季施工,混凝土需添加外加劑,防止受凍。
普通混凝土是以膠凝材料(水泥)、水、細骨料(砂)、粗骨料(石子)、外加劑和礦物摻合料(需要時摻人)為原料,按適當比例配合,經過均勻拌制,密實成型及養護硬化而成的人工石材。(1)普通混凝土常用水泥有: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泥和復合硅酸鹽水泥。水泥進場時應對其品種、級別、包裝或散裝倉號、出廠日期等進行檢查,并應對其強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標進行復驗,其質量必須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的規定。當在使用中對水泥質量有懷疑或水泥出廠超過三個月(快硬桂酸鹽水泥超過一個月)時,應進行復驗,并按復驗結果使用。水泥貯存應做好防潮措施,避免水泥受潮。不同品種的水泥不得混摻使用。水泥不得和石灰石、石膏、白堊等粉狀物料混放在一起。(2)砂:按其產源可分為天然砂(河砂、湖砂、海砂和山砂)、人工砂。按砂的粒徑(或細度模數)可分為粗砂、中砂和細砂。(3)石子:普通混凝土用石子可分為碎石和卵石。石子粒徑大于5mm。(4)水: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飲用水。當采用其他水源時,水質應符合《混凝土用水標準》JGJ63一2006的規定。施工過程中的臨時支撐搭建,保障結構成型前的穩固。海南地基基礎工程施工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弱電系統布線復雜需精心規劃。杭州地基基礎工程設計
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抵抗環境介質作用并長期保持其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外觀完整性的能力。它是一個綜合性概念,包括抗滲、抗凍、抗侵蝕、碳化、堿骨料反應及混凝土中的鋼筋銹蝕等性能,這些性能均決定著混凝土經久耐用的程度,故稱為耐久性。(1)抗滲性。混凝土的抗滲性直接影響到混凝土的抗凍性和抗侵蝕性。混凝土的抗滲性用抗滲等級表示,分P4、P6、P8、P10、卩12和>卩12共六個等級。混凝土的抗滲性主要與其密實度及內部孔隙的大小和構造有關。(2)抗凍性。混凝土的抗凍性用抗凍等級表示,分F50、F100、F150、F200、F250、F300、F350、?400和>?400共九個等級。抗凍等級F50以上的混凝土簡稱抗凍混凝土。(3)抗侵蝕性。當混凝土所處環境中含有侵蝕性介質時,要求混凝土具有抗侵蝕能力。侵蝕性介質包括軟水、硫酸鹽、鎂鹽、碳酸鹽、一般酸、強堿、海水等。(4)混凝土的碳化(中性化)。混凝土的碳化是環境中的二氧化碳與水泥石中的氫氧化鈣作用,生成碳酸鈣和水。碳化使混凝土的堿度降低,削弱混凝土對鋼筋的保護作用,可能導致鋼筋銹蝕;碳化明顯增加混凝土的收縮,使混凝土抗壓強度增大,但可能產生細微裂縫,而使混凝土抗拉、抗折強度降低。(5)堿骨料反應。 杭州地基基礎工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