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國際市場。環保設備企業將通過技術引進,合作研發,直接投資等方式參與海外環保工程建設和運營,采取優勢互補,強強聯合形式,積極拓展國外市場,實現國際化對接。近年來,為加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各地陸續開始了對水泥行業的排放改造。河北,河南,安徽,北京,福建,貴州,廣東等省市都了水泥行業排放政策,一場旨在進一步嚴格水泥行業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標的環保風暴正式掀起。
河北為例,今年3月,河北省又印發《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將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限值限定為10mg/m30mg/m100mg/m3。不過,水泥行業的排放并非“一日之功”,一些現實問題依舊阻礙著水泥排放的推進。公開報道顯示,當前部分省市雖然相繼了排放標準,但是并沒有統一的標準,以氮氧化物減排為例,各省市標準從50mg/m3到150mg/m3均有涵蓋。
由于不同排放標準,對技術選型以及生產成本增加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如果不能統一水泥行業排放標準,對于標準更嚴格區域的水泥企業而言,市場競爭優勢將被削弱,并且也可能降低企業的排放改造積極性。水泥行業“三大污染物”(粉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減排是水泥行業實現排放的關鍵。然而,三大污染物的減排難度也存在較大的差異。
但脫硫,實現排放問題不大。氮氧化物的治理難度高,目前國內脫硝技術流派眾多,但是真正實現穩定運行并達到地方排放要求的不多。粉塵治理難度低總體而言氮氧化物減排也成為了限制當前水行業排放推進的關鍵。目前國內水泥企業基本能夠做到10mg/m3的排放標準。二氧化硫治理方面也基本能夠應對即使未來粉塵排放標準進一步嚴格。但由于水泥生產工藝本身具備脫硫特性。因此國內水泥熟料企業大約僅有一半需要加裝脫硫設施。雖然投資成本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