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霉病對水產動物沒有選擇性,凡是受傷的都有被感染的可能,水霉菌是腐生性的,它不感染健康無傷的魚。因為活細胞具有“抗霉s”,“抗霉s”很可能存在于黏液分泌細胞所分泌的黏液中,細胞一死,就停止分泌黏液,水霉菌孢子很快寄生上去。疾病早期基本沒有癥狀,當肉眼能發現癥狀時候,菌絲已經在傷口侵入并向外長出外菌絲,似灰白色的綿毛狀,俗稱“生毛”或白毛病。霉菌可以分泌大量的蛋白酶,機體受刺激后能分泌大量的粘液。
項目投產前,首先需要決定養殖品種:因為底息類的魚池設計有區別,同時還需要對生物習性了解清楚:喜歡靜水,還是喜歡頂水;適宜水溫等等條件,不一而足。再了解了生物習性后,工廠化循環水養魚成功與否取決于以下幾個主要條件:溶氧量、水質、水溫,如果是海魚的話還有鹽度。副條件還有:ph、硬度、鹽度(淡水魚)、光照等。買魚苗后先進行觀察篩選(15天以上),把那些狀態不好的,比如明顯有寄生蟲、殘疾等不適合的剔除了,省的以后麻煩。在觀察期間還會死魚,除了體質問題外,還有一個因素是水體各元素含量不同導致的。
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系統是以工業化手段主動控制水環境,水資源消耗小、占地少、對環境污染小、產品優質安全、病害少、密度高、養殖生產不受地域或氣候的限制和影響,資源利用率高,是高投入高產出,低風險實現水產養殖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工廠化循環水養殖采取集約化生產方式,減少了人力成本,降低了餌料系數。10%的養殖面積產出百分百的產量,這僅僅是其優勢之一,更加環保的養殖方式,也提高了養殖品種的品質,可以獲得更好的產品售價和經濟效益。消費者對高品質的水產品需求日益增長,傳統養殖方式產出的水產品沒有太多的附加值空間,利潤小,風險高,已經很難適應高端消費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