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的循環水養殖系統技術的系統設施和養殖生產處于相脫節的狀況,也就是說只有少數人真正掌握循環水養殖設施正常管理技術,大多數已建的循環水養殖設施很大一部分不能正常運轉。究其原因,一是循環水養殖管理要求復雜,技術上有缺陷,不易實現平穩運行;二是一般養殖場的人員素質和結構不能滿足循環水養殖的要求。因此,今后養殖設施的開發應更加注重從整體上整合養殖設施和養殖技術,做到“軟硬件”真正的統一,并不斷提高設施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降低管理維護難度。
未來社會工業化的發展趨勢以及世界先進養殖模式的發展水平預示,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系統將是未來水產養殖的重要模式。因此,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是我國水產養殖的重要發展方向。國際上沒有工廠化養殖這一提法,與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系統相對應的是循環水養殖系統(RAS),其主要特征是水體循環利用,日均水利用率在95%以上,如低于此指標,即為流水養殖。工廠化循環水養殖與傳統養殖方式相比,具有節水、節地、高密度集約化和排放可控的特點,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是未來水產養殖方式轉變的必然趨勢。
供氧系統停掉,工廠化漁場里魚因密度較大,五分鐘內會死光光。如果溶氧不夠,魚也不會長大,飼料率也會翻番。溶氧量盡要可能的大,比如紅螯螯蝦不低于5mg/L (25度水溫),虹鱒不低于8mg/L(18度水溫)。所以溶氧計是必須的,可以選在線式或者離線式溶氧計,其價錢和探頭材質有關,白金的較貴,銀的便宜。適宜的溶氧方式有射流器溶氧(微氣泡牛奶水溶氧)、簡易爆氧機溶氧和虹吸溶氧。高密度(30公斤/立方以上)以射流器和簡易爆氧機溶氧為主,虹吸溶氧在下面水質那塊主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