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過程中產生的殘餌、糞便,有部分無法通過換水排出而吸附在池壁池底。洗池對于排出養殖池底的污物有一定效果。無死角的養殖池形狀結合向中央傾斜的池底和中央排污方式,可以有效的排出池底污物。當同一個養魚池中魚的大小、強弱不一時,會嚴重影響魚的生長速度,因而,養殖過程中必須按時進行大小分選。魚的大小分選不僅可以防止互殘(半滑舌鰨的互殘的情況很少發生),而且便于進行管理,尤其是幼魚,幼魚生長比較快,分選和不分選,幼魚的生長、死亡率和餌料的利用率相差很大。但要盡可能減少分養次數,過多次數的分養會使魚體受傷,增加魚的應激反應。
生化過濾依靠的是硝化細菌,硝化細菌的數量直接影響凈水效能。硝化細菌的數量和濾材的表面積有關:表面積越大就能附著越多的硝化細菌。有資料顯示,火山石的比表面積是300平方米/立方,K1是500平方米/立方。還有一種micro k1的東西,國內電商平臺上面沒有見過,比表面積是950平方米/立方。常見的過濾還有沼澤過濾,這個屬于是被動過濾,濾材上的硝化細菌因為得不到足夠的氧氣,硝化反應比較慢,大多數商超暫養用的就是這種過濾,優點是建造完成后基本無需維護。
未來社會工業化的發展趨勢以及世界先進養殖模式的發展水平預示,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系統將是未來水產養殖的重要模式。因此,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是我國水產養殖的重要發展方向。國際上沒有工廠化養殖這一提法,與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系統相對應的是循環水養殖系統(RAS),其主要特征是水體循環利用,日均水利用率在95%以上,如低于此指標,即為流水養殖。工廠化循環水養殖與傳統養殖方式相比,具有節水、節地、高密度集約化和排放可控的特點,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是未來水產養殖方式轉變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