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鹽度或淡水中養殖凡納濱對蝦時,必須對蝦苗進行淡水馴化。在育苗室淡化速度每日鹽度降低不超過5,降至5時便可直接向微鹽池塘中放苗。在淡水池養殖,應選擇在鹽度1以下水中穩定培育3天以上的蝦苗,亦可先向池塘內加入20~30厘米的淡水,再用出鹽前的鹵水或海水素(精)調節至適宜的鹽度放養蝦苗,經數日暫養后,再逐日加入淡水。除直接放養外,尚可對幼小的蝦苗進行中間培育,其好處是放養大規格蝦苗的成活率較穩定,便于養成期的管理,而且可以延長養殖期,在露天池尚達不到放養水溫時,可先將蝦苗放在有塑料大棚或其它升溫條件的池內暫養一個時期,待露天池水溫上升后再分池養殖以延長養殖期。中間培育的放苗密度可是養殖池的3~5倍。
廣州環控為了降低水產養殖風險、提高養殖效益,經過多年的研究試驗,終于開發出了由多種水產養殖設備組成的循環水養殖系統,整套循環水養殖設備能夠適合淡水養殖和海水養殖。循環水養殖系統能夠從根本上解決養殖水質量問題,可以長時間維持水體環境平衡,遏止病毒滋生,系統管理、合理排放、環保節能、提高養殖效益,將會領水產養殖行業的發展新方向。
高密的養殖下,一旦系統崩潰、疾病爆發或循環水養殖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和系統總水量的平衡、生物濾池的維護、過濾設施的定期清理、合理的投喂策略、適宜的養殖密度以及水質的檢測和疾病的預防都是分不開的。因此,循環水系統的科學有效運行是多學科知識的綜合體現。研究調查發現,很多企業對循環水養殖的原理、水處理設施設備的作用、運行參數等知之甚少,直接影響到系統的運行管理。較高的進入門檻也進一步加大了循環水養殖模式的推廣難度。